当袁绍得知吕布平定中原的消息,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错过了击败吕布的最好机会。
官渡之战前,袁绍兵多将广,他和吕布之间的实力差距对比是九一开,袁绍九,吕布一。
官渡之战后,袁绍损兵折将,此时他和吕布之间的实力差距对比是七三开,袁绍七,吕布三。
吕布平定中原以后,实力大增,这个时候袁绍和吕布之间的实力差距对比已经是六四开了,袁绍六,吕布四。
在此消彼长之下,两人之间的差距逐渐地缩小。
袁绍第一次感到巨大的危机感,他觉得自己天下第一诸侯的地位已经是岌岌可危了。
失去田丰、沮授对袁绍的影响很大,甚至超过了失去颜良、文丑的影响。
田丰是内政型人才,相当于曹操的荀彧,刘备的诸葛亮,孙权的张昭。
沮授是统兵型人才,相当于曹丕的司马懿,刘禅的诸葛亮,孙权的陆逊。
现在两人都在洛阳朝廷效力,虽然没有加入吕布阵营,但是失去他们的袁绍是元气大伤。
田丰以前的工作现在由许攸接管,沮授的工作由郭图接管,但是许攸、郭图比起田丰、沮授,那差了不止一点点。
河北四庭一柱只剩下张合、高览。
袁绍现在手中能用的人才太少了,幸亏他还拥有冀州这个基本盘。
官渡战败到现在已经过了两年了,袁绍时不时还会想起在黎阳最后的那个夜晚。
那个时候因为己方的联络网全部被切断,大军不知道今后应该往东,还是往西,根本找不到方向。
在黎山的山脚下,袁绍在半夜中突然被惊醒,他来到军队中,听到了士兵悲泣哀嚎的声音。
袁绍认真听着士兵们的哭声,有些人是为失去兄弟而哭,有些父亲为战死的儿子而哭,有些年轻人则是为失去父亲而落泪......
哭泣的原因有很多,总的来说就是因为官渡战败,士兵们失去了自己的亲人。
离黄河越来越近的时候,时不时有溃散的士兵集结,他们个个都是无精打采的模样,如果不是因为在河北还有家人,他们真想立刻投降。
看到集结的军队越来越多,袁绍终于有了一种死而复生的感觉,他相信自己只要能成功回到河北,卧薪尝胆几年,还可以卷土重来,到时候胜败犹未可知。
整个河北之地,如果强行征兵的话,还可以组织一支三十万的军队,当然这会让老百姓对自己的怨恨加深。但是袁绍不在乎,只要河北士族还愿意支持他,百姓的死活,他并不看重。
这一点,吕布和袁绍相反。
在吕布的眼中,士族们都是趴在大汉王朝身上吸血的蛀虫,是必须推翻消灭的,所以他每占领一个地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抢三天”。
但是吕布的“抢三天”和别的军队“抢三天”是不同的。
别的军队抢的基本上都是老百姓。
吕布的军队抢的都是世家大族和地主豪绅。
因为吕布最终要建立的不是士族王朝,而是一个武家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