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瞧他这话说的。
沈知霜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他当过皇帝吗,就说如今的日子比当上皇帝还要好。
沈知霜联想起那日看到的街头醉鬼。
那人好不容易得了几文钱,买了一两小酒,随即大声感叹:“这样的日子,神仙也不换!”
……他要是真成了神仙,绝对不会这样说了。
沈知霜用礼貌微笑回应李渊,没有发言。
李渊看出沈知霜压根不信,也不恼火,只去看沈知霜越发大的肚子。
随着产期临近,沈知霜的肚子看起来越发恐怖。
夜里李渊早就不敢拥着沈知霜睡觉了,生怕碰到她的肚子,他只会牵着她的手,若是有什么动静,他也能第一时间知道。
“别看了,打算生孩子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自己将会有什么样的风险。”
其实沈知霜非常佩服那些成为母亲的女子,尤其是在古代。
无论她们是自愿还是不自愿——有时候世间实在是太多不得已。
总之,她们能熬过来,真是不容易。
像她这样惜命的人,即便做好了充沛的准备,即便找了一个基因不错且身强力壮的男人,依旧要面临在鬼门关转一圈的危险。
不过,既然她选择走这条路,就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
可这一次,李渊看起来越发担忧。
双胎,某种意义的确可以省去怀胎十月的时间,可危险性会成倍增长。
不知道李渊如何做到的,他搜罗了一些医术高明的大夫,把他们弄到了陵州城。
每个来到陵州城的大夫都给沈知霜把过脉,他们的结论大同小异——沈知霜的身体底子很好,又有过生育的经历,这次生产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可李渊仍旧不放心。
沈知霜之前就一直在组织城中的大夫编写女子生育手册,李渊得知这件事后,当即下令大力推行。
有了李渊的强力推动,这才过了多久,这本手册都快编制完成了。
关于手册的内容,李渊都要一一看过,对于他不了解的地方,必须要刨根问底。
怎么说他也是实际上的城主,有他在其中催促,大夫们只能加班加点编写手册。
他们走街串巷,进行了多次调查,把女子在怀孕和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危机和急救措施都罗列出来了。
沈知霜还贡献了一部分力量,她提出了许多“疑难杂症”。
毕竟她在现代生活过,很清楚怀孕对母体的伤害有多大。
如果因一个女性顺利生产,没有留下多少后遗症,就将那些因生产留下后遗症以至于终身遗憾的女性排除在外——那只能说明文明在退步。
把后遗症的发生当作危言耸听,跟掩耳盗铃没有区别。
实际上,要是没有相应的病例,就不会有相关的记录。
现代医术的进步,大方向是要让所有人都免于病痛的伤害,同样,女性生产也是一样。
她们有这样的后遗症,那说明有概率发生,为什么要将这些事视为碰不上的事件,还要安慰别人,你不可能遭遇这些瞬间——再小的概率,发生在当事人身上,也是百分百。
与其讳疾忌医,不如打开天窗说亮话,有什么样的问题就针对相应的问题做出预防,这才是真正的解决方式。
所以,哪怕顺利生产了一个孩子,沈知霜没有类似的优越感,她感受到了太多的不容易。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她的感触只会更深。
女子得不到工作岗位,难以获得独立生存的能力,她们几乎避免不了生产,无论是哪个当政者,在人口紧缺时,都会鼓励生育。
哪怕李渊以后当上了皇帝也一样。
沈知霜能做的,就是尽力帮她们规避风险。
她庆幸自己如今的位置还算是重要,也庆幸李渊对她的用心正是时候,有些事她说一百遍,比不上李渊说一遍。
正如这本生育手册,沈知霜之前一直想要快些完成,可人力物力的投入达不到,她想也白想。
不过,沈知霜倒是没有怨言,她只是感到幸运。
李渊对她的宠爱,因利用得当,让其他女子同样得到了好处,难道不是一件喜事?
听了沈知霜的话,李渊又忍不住看了看沈知霜的肚子。
她生头胎时,他哪怕陪伴在她身侧,却也没有如今那样用心。
这段时间,他越发心疼沈知霜。
听她以无所谓的语气提起自己的怀孕之事,李渊心中的怜爱更深。
他又忍不住凑过去,吻住了沈知霜的唇。
又亲,又亲,永远都是亲个不停。
沈知霜刚开始还要嫌他不卫生,可他根本就是我行我素,尤其是情到浓时,她也不好说什么——其实是没时间说。
幸好李渊的卫生保持一直有质量。
除了对她,在其他时候,他同样有洁癖。
沈知霜搂住他的脖子,心想着别想这样有的没的了,享受此刻光阴吧。
毕竟李渊如今什么都愿意为她做,包括一些她自己都不想做的,他都能细致体贴,只为讨好她……
两人抱在一块吻了一阵,李渊又忍不住缓了一阵。
沈知霜心想着他都二十七八的人,怎么早上还是……嗯,难以言喻。
她拥着被子,看他起身,努力捂住耳朵,打算重新入睡。
可李渊不放过她。
他弄好以后,回来抱起她,给她用温水擦脸,又要帮她刷牙。
睡懒觉的想法被彻底打消了,沈知霜自己拿过了牙刷,刷了牙。
两人洗漱好了,李渊又过来亲她。
真的是……
沈知霜都要怀疑过不了两年两个人就得越来越像了。
“待会出去看看雪。”李渊对她道。
冬天了,有太多好看的景。
李渊管不了所有人,至少能让陵州城里的百姓这个冬天好过一些。
沈知霜更是早早为他们的取暖工作为准备,各种方法齐上阵,就连那些将士们也被调来给百姓们义务修缮房屋。
为防有人偷懒,沈知霜吩咐下去,让手底下的人一户户核对,她绝不允许李渊的治下有一个人冻死。
感到了主子的关怀,那些百姓们对于李渊的统治只会更加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