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稀薄,夜色如墨,小李家的瓦屋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屋内,小芳轻摇着摇篮,哼着悠扬的摇篮曲,孩子睡得香甜,呼吸均匀而平静。小李则坐在桌旁,借着微弱的烛光,修补着白天劳作时弄破的渔网。
“咯吱——”一阵细微的声响从院子角落的老槐树下传来,打破了夜的寂静。小李手中的动作一顿,眉头微皱,目光穿透窗棂,投向那抹朦胧的暗影。
“小芳,你听到那声音没?”小李压低声音,生怕惊扰了熟睡的孩子。
小芳轻轻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安:“像是有人在动咱家的柴堆。”
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放下手中的事务,悄悄起身,蹑手蹑脚地向院子走去。小李从门边抄起一根木棍,小芳则紧握着手电筒,光束在夜色中划出一道利剑般的光芒。
靠近老槐树时,声音戛然而止,只剩下夜风轻拂过树叶的沙沙声。小李和小芳小心翼翼地绕到柴堆后,却只见一片空旷,并无半个人影。
“难道是我听错了?”小李自言自语,心中却仍存疑虑。
正当他们准备转身离开时,一阵低沉的呜咽声突然从柴堆深处传来,清晰而凄凉,如同深夜中的幽灵低语。小芳手中的手电筒猛地一晃,光束照亮了柴堆下的一个狭小缝隙。
“看那里!”小芳指着缝隙,声音微微颤抖。
小李蹲下身,木棍轻轻拨开柴草,缝隙渐渐扩大,露出了一只脏兮兮的小狗,它蜷缩着,眼中满是惊恐与无助。小狗身上缠着几根断裂的树枝,显然是受伤了。
“原来是只小狗。”小李松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温柔。他小心地将小狗抱出,小芳连忙从屋里拿来布条和清水,为小狗清洗伤口并包扎。
小狗似乎感受到了两人的善意,不再呜咽,只是用那双湿润的眼睛默默地看着他们,眼中闪烁着感激的光芒。
“这么晚了,它怎么会在这里?”小芳疑惑道。
小李沉思片刻:“可能是从哪家跑丢的,或是被遗弃了。咱们先养着它吧,等它伤好了再说。”
两人决定将小狗留在家中,给它取名“阿黄”。阿黄的到来,给这个温馨的小家增添了几分生气。白天,它跟在小李身后,摇头摆尾;夜晚,则蜷缩在摇篮旁,守护着孩子,仿佛成了这个家的一份子。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几天后的一个傍晚,小李外出捕鱼归来,刚踏入家门,就听见小芳在院子里焦急地呼唤:“小李,快来!阿黄不见了!”
小李心头一紧,放下渔网,急忙奔向院子。果然,平日里活蹦乱跳的阿黄此刻已不见踪影,只留下空荡荡的摇篮旁,一缕淡淡的血迹。
“它受伤了,一定是被人抓走了!”小芳眼中满是担忧。
小李脸色阴沉,拳头紧握:“无论是谁,敢伤害阿黄,我绝不会放过他!”
夜幕降临,小李带着手电筒和木棍,沿着村道一路搜寻。夜色中,每一声风吹草动都让他心跳加速,生怕错过任何线索。终于,在一片荒废的破屋前,他听到了微弱的呜咽声,与那晚如出一辙。
小李悄悄靠近,透过破窗望去,只见屋内烛火摇曳,几个身影正围坐在一起,中央的地上,阿黄被绳子绑着,伤口处已被简单处理,但仍显得虚弱无力。
“原来是村东头的老光棍赵四。”小李心中暗骂,正准备冲进去,却听赵四开口道:“这狗看着挺机灵,应该能卖个好价钱。明天一早,咱们就把它送到镇上。”
另一个声音附和:“嘿嘿,还是赵哥有办法,这大半夜的也能抓到这么好的货。”
小李心中怒火中烧,但深知硬闯不是办法。他悄悄退回,决定回去叫上小芳,再一起想办法救出阿黄。
回到家中,小芳一听阿黄被赵四抓走,立刻急得眼泪汪汪。小李安慰道:“别担心,我已经知道它在哪里了。咱们现在就去把它救回来。”
两人迅速准备了一番,带上绳索和木棍,趁着夜色,悄悄向破屋进发。一路上,小李心中盘算着各种可能的情况,如何制服赵四一伙人,又不惊动村里的其他人。
终于,他们来到了破屋前。小李轻轻推开半掩的门,只见屋内烛火已熄,只留下一抹微弱的月光洒在地面。他示意小芳躲在一旁,自己则悄悄摸向中央,准备突袭。
然而,就在他即将接近赵四时,一声突如其来的狗吠划破了夜的寂静。原来,是阿黄认出了小李的气味,兴奋地想要挣脱束缚。这一声吠叫,瞬间惊醒了所有人。
“谁?”赵四大喝一声,猛地站起身,手中的火把瞬间点亮了整个屋子。
小李不再隐藏,大步迈出,目光如炬:“赵四,放了阿黄,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赵四一看是小李,冷笑一声:“哼,就凭你?今天你能活着走出这里就不错了!”
话音未落,赵四的同伙已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手中拿着棍棒和刀具,气氛瞬间剑拔弩张。小李和小芳背靠背站在一起,眼神坚定,毫无畏惧。
一场激烈的争斗即将展开,而阿黄的命运,也将在这场争斗中迎来最终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