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训的书一向都很受大众欢迎。
因此每当要发行新书的时候,亚历山大·伍德总是会囤积大批的库存用来应对接下来的售卖浪潮。
即使偶尔一两次卖的慢些也没关系,不管囤积多少,卖空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以往这堆满仓库的新书是数不清的英镑,现在则变成了无尽的麻烦。
新书造势早就已经开始了,离着发售时期也只剩下几天的时间了。、亚历山大·伍德不得不通知印刷厂停工,将所有人力都集中在撕毁扉页的工作上。
这无疑是个大工程,尤其是张训在晚些时候又打来了电话,详细的跟亚历山大·伍德说明了这件事的重要性。
但没有扉页的书怎么能算上一本完整的书呢,亚历山大·伍德不得不跟张训商量解决的办法。
“听着,张,所有的书都有扉页,你的书也不能例外。如果这件事不给读者们一个满意的解释,可能以后企鹅出版社出版的所有书籍都会被抵制。”
亚历山大·伍德语气沉重的说道:“这不是我在危言耸听,那些虎视眈眈的敌人们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的。”
张训此时也觉得有些头疼了。
现在企鹅出版社经营上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由亚历山大·伍德决议的。
张训有自己的事情要忙,艾伦·兰登则是又创立了一家设计公司,现在正在拓展新的商业版图。
除非发生十分重大的事情导致亚历山大·伍德无法决断需要听一下另外两个股东的意见之外,其余的事情亚历山大·伍德都有最大的权限。
也是因此,只要是亚历山大·伍德提出来的警告,张训都不敢掉以轻心,现在也在电话旁苦恼的揉搓着额头。
回忆起在现代看到的那些营销手段,张训试探性的说道:“放张卡片进去怎么样,随便什么样的都行,就说是出版社给读者的福利?”
电话另一端的亚历山大·伍德不过是想了一下,便立刻应道:“好主意!我看卡片就印上你的肖像吧,你再手写一些祝福语,分散着夹在书里,这样我们也可以跟读者解释了。”
印刷厂有张训的铜板肖像,这下子倒是不用在这上面多费功夫,只要将张训手写的祝福语刻上十几版,加班加点应该能将这些卡片赶制出来。
亚历山大·伍德想的很好,但这其中也牵扯了许多问题。
不光是印刷卡片的纸张需要重新选购剪裁,就连张训的祝福语也需要额外找上好几位雕刻师傅才能顺利的赶制出来。
好在艾伦·兰登在收购完家族产业后也对产业中附带的印刷厂进行了工艺优化,由于这种精装书需要铜板雕刻的地方较多,所以精装书印刷厂里的雕刻师傅数量也不算少,临时调走几个也不会影响什么。
终于,在多方的努力之下,《美丽新世界》总算顺利售卖了。
这种新颖的写作风格十分受大众欢迎,尤其是还有爱德华这位王储殿下在其中推波助澜,最后的销量倒也十分不错。
虽然还赶不上福尔摩斯系列书籍的售卖,但比张训以往出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等书倒是高上不少。
张训不知道的是,就在《美丽新世界》这本书发行不久,威廉·海特就在一次同苏联外交官的会晤中向对方推荐了这本书,并十分慷慨的给每一位苏联驻英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送了一本。
就连打扫卫生的都没落下。
彼时英苏正在重新建交,工党重新执政之后再次同苏联建起了大使级别的外交关系,苏方也派遣了格里戈里·雅科夫列维奇·索科利尼科夫过来担任新一任的驻英大使。
而威廉·海特正是与其对接的人员之一。
如果可以,英国其实是很不愿意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的,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双方不得不展开一定程度上的合作,但这并不妨碍英国官员暗戳戳的使出一些手段恶心对方。
张训的这本书也是出版的及时。
威廉·海特虽然不能对外暗示这本书的作者对苏联意识形态的厌恶,但将这本书送给新任苏联大使也足够恶心对方了。
偏偏对方也不能因此上纲上线,不然就是没有大国气量。
格里戈里也看过英国的王储爱德华的采访报道,但由于里面对《美丽新世界》这本书讲述的含糊其辞,他也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直到威廉·海特在公开场合当面送给他了这本书。
pS:今天的第三章奉上,虽然这本书的成绩不咋地,但是我是不会断更的,所以各位亲亲请放心,如果觉得写的还可以的就给个五星好评吧,谢谢各位亲亲的捧场了,爱你们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