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禾从挎包里拿出本子和笔,快速地写下一个药方递给袁小华。
袁小华小心地放进了兜里。
“娘你歇着,我去做饭。”
苏禾表示可以帮忙,杨红英不放心也跟着去了厨房,苏禾摘菜,杨红英烧火,袁小华负责炒菜。
几个人一边聊着天,一边干活,配合默契,不多时就把饭菜做好了,这时袁小华的父亲也回来了。
袁小华拉着父亲的手给两人做了介绍。
袁友明是个典型的农村汉子,可能也思虑过度,早早的两鬓也生了白发,看着苏禾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
“苏禾不要客气,来了就多住几天,让小华带你四处看看。”
“好的袁叔。”
苏禾能看出来,这一家人都很淳朴善良。
晚饭很丰盛,炖了肉,炒了个鸡蛋,一盘花生米,还有一盘小青菜。
杨红英一个劲地给苏禾夹菜,袁小华的手艺很好,就是简单的青菜也做得有滋味。
正吃着饭就听到有脚步声传来。
“二弟,弟妹,吃饭呢,哎呦,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吃这么丰盛?”
来人是袁小华的大伯娘顾彩虹,看到桌子上的炖肉眼睛都挪不开了,所有人在见到顾彩虹来了之后,都收起了脸上的笑容。
顾彩虹像是没看到几人的脸色,自来熟地去拿了副碗筷,一屁股坐在袁小华的身边就开始吃肉。
这年头,不年不节,家里不来客人,一个月都不一定舍得吃一回肉,顾彩虹上去就是吃了一块,气得袁小华眼睛都红了。
刚想说什么,被一旁的苏禾拉住,冲着她摇摇头,让她不要冲动。
要是袁小华今天敢说一句不好听的话,明天满大队的人都会知道,袁小华不敬长辈。
现在这个年代女孩子的名声很重要,要是真的传出这样的风声,就是以后澄清了,袁小华也不好找婆家了。
顾彩虹筷子一刻都没停,她知道老二一家都是软和性子,就是心里不高兴也不会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来,其他人更不用在意了。
袁小华气得饭都不想吃了,又怕肉都便宜了大伯娘,气得脸色一阵白一阵红的。
苏禾看着袁小华的面色也很能理解,眼里闪过一丝兴味。
顾彩虹吃得正起劲的时候,突然感觉一阵风吹来,现在真是夏末秋初,气温还挺热,顾彩虹却莫名地打了个寒颤。
摸了摸胳膊上起的鸡皮疙瘩,又要去夹盘子里的肉,不知道怎么的,手里的筷子像是不好使了似的,肉怎么也夹不起来。
然后感觉脖子后面一阵凉风袭来,顾彩虹伸手在后脖子处掸了掸,筷子又伸向了一旁的鸡蛋。
这次和刚才一样,还是夹不起来,顾彩虹这时也感觉有些不对劲了,看看一旁坐着的几人,都在默默地吃着饭。
顾彩虹感觉心里毛毛的,放下筷子站起来,见没有人理自己,也不觉得尴尬轻咳一声。
“弟妹啊,我上一次和你说的事情你考虑得怎么样了,我嫂子可说了,给五十块钱彩礼,等小华嫁过去一定好好对她,不会让她受一点委屈的。
而且我嫂子还说了,等你们老了之后,就让我侄子给你们养老送终。
俗话说的好,这一个女婿半个儿,你家也没有男孩,小华嫁给我侄子那就是亲上加亲,等你们老了之后也有个依靠不是。”
杨红英虽然性子绵软,但是涉及到孩子的终身大事就不同了,自从大闺女丢了之后,她把小闺女看得跟眼珠子似的。
不要说孩子现在还小,自己没想她这么早就嫁人,就是有这想法也不会嫁给自己这个嫂子的娘家侄子。
说不知道顾彩虹娘家侄子是个傻子,让她闺女嫁给一个傻子,她是说什么都不会干的。
杨红英冷着脸,放下筷子,从顾彩虹进屋第一次正眼看她,语气严肃地说道。
“谢谢嫂子的好意,小华年纪还小,不想让他跟她这么早结婚,你就不要打小华的主意了。”
杨红英觉得自己说得够明白了,没想到有人就是这么不识趣。
顾彩虹嗤笑一声。
“不小了,都十八了,这要是在以前孩子都有了。”
“嫂子也说那是以前,现在可不兴那么早结婚,我还想多留她几年呢。”
顾彩虹见杨红英死咬着不松口,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自己可是在娘家嫂子面前夸下海口,一定会促成这桩婚事。
现在杨红英这样分明就是不同意,顾彩虹立刻威胁道。
“你可想好了,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就凭你家这样的条件,你以为小华能找到什么好人家。”
袁小华蹭得从凳子上站起来。
“我能找什么样的人家就不劳大伯娘费心了,大伯娘要是觉得你娘家侄子好,你就让堂姐嫁过去,亲上加亲岂不是更好。
不要整天盯着我,而且我爹娘有我养老,不用指望别人。”
说完气呼呼地回了自己的屋子。
顾彩虹听完被气得不轻,用手指着袁小华离开的方向。
“你们看看,你们看看,这就是你们家养的好闺女。”
这时袁友明也放下筷子道。
“大嫂,我觉得我闺女说的这话没什么问题。”
顾彩虹被这一家油盐不进的样子气的脸都有些扭曲,一甩袖子气呼呼的走了,刚走到院子里就听哎呦一声,顾彩虹莫名地摔了个狗吃屎。
袁小华在窗前看着,没忍住笑出了声。
顾彩虹这一跤摔得不轻,半天才爬起来,恶狠狠地瞪了屋子一眼,一瘸一拐地走了,走时嘴里还骂骂咧咧的。
没多一会儿,就听到狗叫声和顾彩虹的惨叫声,袁小华立刻跑到门口往外看,不一会儿就满脸笑容地回来。
“哈哈哈,笑死我了,我大伯娘也不知道咋了,被村里的狗给撵的鞋都跑掉了一只。”
杨红英听着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苏禾一抬手把站在院门口袁小青招了回来。
杨红英转头对苏禾道。
“让你看笑话了。”
苏禾摆摆手。
“谁家还没有几个奇葩亲戚,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最要紧的。”
“苏禾说得对,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最重要。”
袁友明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