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科技在西柏林展览会上可谓是大放异彩,每天都有大量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让无数的参展商直流口水。
尤其是启明科技推出的锐科手机,更是成为这次展会上当之无愧的焦点,吸引无数人的目光。
受到众多电信公司的青睐。
许多小电信公司,纷纷与启明科技达成合作协议,希望能够借助这款手机的优势,提升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这些合作的电信公司规模都相对较小,资金实力有限。
启明科技跟这些公司的合作方式,和dtt公司一样,采用专利入股的形式。
那些电信巨头们显得格外谨慎。
尽管启明科技的锐科手机,在展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这些巨头们却始终按兵不动,只是远远地观望。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摩托罗拉手机在过去的三年里,销售业绩并不理想,仅仅售出了几十万台。
这一数据让其他电信巨头,对手机市场的前景产生担忧,不敢轻易涉足。
这些电信巨头们,都在等待月底的香江移动通讯大会,希望能够从张启明那里得到,如何解决手机价格过高问题的答案。
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产品的性价比,那么即使产品再好,也很可能步摩托罗拉手机的后尘,难以在市场上取得成功。
张启明对于这些电信巨头们的想法,其实早就心知肚明。
他此次前来柏林展会,真正的目标并非那些大型电信公司。
而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型电信公司。
正所谓“莫欺少年穷”,谁能保证这些小公司将来不会发展壮大,成为行业内的翘楚呢?
小公司有小公司的好处。
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弊端。
移动电话通信领域,是一个全新的开端。
大公司往往船大难调头,很难舍弃原有的有线通讯领域的利润,大胆进入移动电话通信领域。
小公司反而更加灵活多变。
他们在有线电话通信领域,本身就竞争不过那些大企业,生存艰难。
移动电话通信反而给了他们新的希望。
在这个领域,他们和那些电信巨头,都处在同一起跑线,唯一的差别就是资本不足。
但是他们更灵活,可以率先进入,取得先发优势。
后世Att就是这么被逐步超越。
等到90年代反应过来时,已经为时已晚。
柯达相机自己人发明了数码相机技术,最后为什么被数码相机打败?
就是因为为了保持原有的利益,有技术不用,最后被别的公司使用,反过来打败了他这个龙头。
张启明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与其费心费力的去劝说那些电信巨头,还不如将将目光投向那些小公司身上。
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张启明打算借助红杉资本和菲斯特投资的力量,从全球范围内募集资金,以此来扶持和培养这些电信公司。
要想让这些小公司迅速崛起,需要大规模的搭建信号塔,占据市场,资金的支持是必不可少。
欧洲国家众多,而且其中大多数都是小国。
以红杉资本和菲斯特投资这样的华尔街资本的身份,这些小国即使将来对电信公司有所企图,恐怕也得仔细权衡一下,惹怒华尔街所带来的后果。
张启明并不期望这些电信公司,能够直接为他带来巨额的利润。
他的目的只是将这些电信公司,打造成启明科技通讯设备和手机的渠道商。
为即将到来的2G数字通信时代,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个时期的欧洲,还没有像后世那样走向衰落,依然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
在数字通信领域,已经布局很久。
未来2G 数字移动通信标准的时代,是欧洲通讯联盟的天下。
在这个领域,欧洲人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想要在其中分得一杯羹,就必须加入这个联盟,否则就只能被别人拿捏。
启明科技也不例外,就算现在在数字通信技术方面,有着很强的实力。
如果不加入欧洲的通讯联盟,也很难在这个市场上立足。
标准才是这个行业的核心,技术再强也干不过标准。
张启明之前想过以启明科技的名义,发起一个通信标准。
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因为他知道,如果只是普通产品,要想让一个新的标准被市场接受并广泛应用,并不难。
但是通信领域,是每个国家都看的很重的一个领域。
没有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力量,也很难参与标准制定。
张启明也考虑过直接和米国合作,绕过欧洲的 GSm 标准,另外制定一套通信标准。
经过仔细分析之后,他发现这个方案。可能会使得米国在通信领域更加强大,这更不符合启明科技的利益。
相比之下,后世注定在通信领域没落的欧洲,反而更加合适。
等到欧洲没落时,启明科技或许已经足够强大。
如果在他的影响下,让大陆的通信技术更加先进,在3 g时代,就成为重要参与者。
启明科技或许可以成为,全球通信领域的霸主企业之一。
而不是按照历史走向那样,要到5g时代,华夏的通讯企业才能真正崛起。
在后世,夏为公司的通讯设备,就在欧洲地区,与众多电信公司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关系。
这种合作的成功并非偶然。
除了技术和价格因素外。
欧洲小国对米国的防备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夏为公司与欧洲电信公司的合作。
这些欧盟国家在政治上,与米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但在经济和商业领域,它们对米国的态度却并非完全信任。
在国际竞争中,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博弈是不可避免的。
与夏为公司合作,那些欧洲国家不仅能够获得优质的通讯设备,还能避免过度依赖米国企业带来的潜在风险。
在他们眼里,夏为公司只是一家来自华夏的公司,相对于米国公司,它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影响力相对较小。
欧洲国家在心理上有一种优越感,觉得自己在合作中更具主动权。
夏为公司作为一家发展中国家企业。
认为和他们这些发达国家合作,会更注重信誉和品牌形象。
不太可能在产品质量上弄虚作假。
事实上,欧洲国家的这种想法并非毫无根据。
华夏企业做出口产品,那质量标准都是优中选优。
相比之下,米国公司在一些情况下,坑他们的行为,可是没少干。
通讯设备和手机,以后会是启明科技最核心产品。
电信行业又是一国基础行业之一,涉及到很多的信息安全。
各国政府为了保障本国通信网络的安全和稳定,会要求手机等通信设备符合一定的安全标准。
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入网许可证是手机等通信设备,进入当地市场销售的必要条件。
锐科手机要进入欧洲市场,需要获得cE认证,这其中就包含对通信设备,符合欧洲通信标准的要求,相当于一种入网许可性质的认证。
在米国同样如此。
米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会对进入米国市场的电子设备,包括手机进行监管,手机必须获得Fcc认证才能合法销售。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通信网络制式、频段等也存在差异。
像后世,随着数字通讯时代的到来,有些国家主要使用cdmA网络,而有些则以GSm或LtE网络为主。
频段的划分在全球也不尽相同。
获得当地入网许可证,意味着手机经过了相关测试,能够与当地的通信网络兼容,保障用户可以正常使用语音通话、短信、数据上网等功能。
所以这个行业的准入门槛,相对其他行业来讲要高的多。
除了技术以外,和当地的人情世故处理方面,要求也非常高。
这些电信公司别看规模小,但是这些公司的老板,能够进入这个行业,其背后的人脉关系绝对不差。
和这些公司合作,有他们为启明科技疏通关系,启明科技的产品想要进入当地市场,要省下很多精力。
要是再经过启明科技多年的培养和合作,这期公司成长为大公司,启明科技产品将在欧洲畅通无阻。
………
启明科技在西柏林展会大放异彩时,身为公司董事长的张启明,却只在展会的第一天,在会展上出现过。
第二天开始,他就已经离开了西柏林。
此时他正在西柏林一墙之隔的对面--东德。
二战结束后,曾经勇猛德意志战败。
国家被米、毛熊、英、高卢四国分区占领。
随着冷战的加剧,德意志逐渐分裂。
1949年,在米、英、高卢三国占领区成立了西德。
在毛熊占领区成立东德国。
柏林墙的修建是德意志分裂的标志性事件。
柏林位于民主德意志境内,但也被四国分区占领,同样形成了东、西柏林的局面。
由于东德经济发展水平与西德存在差距等原因,大量东德居民逃往西德。
为了阻止这一情况,1961年8月13日,西德政府开始沿着东、西柏林分界线修筑柏林墙。
柏林墙全长155公里,由围墙、了望塔、通电铁丝网等组成,将柏林一分为二,也象征着德意志的分裂。
柏林墙依然矗立,它成为了冷战的象征。
“董事长,有一位叫瓦西里想要见您!”秦超脸色凝的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