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五章 :星河长明6
深冬的寒风卷着细雪扑在玻璃窗上,发出细碎的呜咽声。苏瑶站在厨房的料理台前,将最后一颗白菜放入沸腾的锅中,蒸汽腾起模糊了她的眼镜片。客厅传来李悦清脆的钢琴声,断断续续的《小星星》夹杂着孩童特有的错音,却让整个屋子都洋溢着温暖的气息。
“妈妈,爸爸怎么还没回来?”李阳抱着篮球从外面跑进来,羽绒服上沾着融化的雪水,发梢还挂着细小的冰晶。苏瑶抽出纸巾替儿子擦脸,目光不自觉地望向挂在墙上的老式挂钟,指针已悄然指向七点。往常这个时候,李渊早就系着围裙在厨房忙活,今天却毫无音讯。
手机突然在口袋里震动,苏瑶的心猛地提了起来。屏幕上显示着一串陌生号码,接通后,一个低沉的男声传来:“苏医生,我是老陆。李渊在训练基地受伤了,你......”后面的话被耳鸣声吞没,苏瑶感觉眼前的世界突然倾斜,扶住台面才勉强站稳。
“妈妈?”李阳察觉到异样,伸手扶住她颤抖的手臂。苏瑶深吸一口气,努力让声音保持平稳:“阳阳,去收拾几件衣服,我们去看爸爸。”她转身走进卧室,打开衣柜时,李渊那件洗得发白的迷彩服映入眼帘,熟悉的皂角香混着淡淡的硝烟味扑面而来,勾起无数尘封的回忆。
七年前的中东战场,苏瑶作为战地医生,第一次见到李渊。他浑身是血地被抬进帐篷,腹部插着弹片却依然紧握着对讲机,用最后的力气指挥战友撤退。手术灯亮起的那一刻,苏瑶望着他棱角分明的侧脸,心跳莫名漏了一拍。
“妈妈,我收拾好了。”李阳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两个孩子站在门口,李悦抱着最爱的泰迪熊,小脸写满担忧。苏瑶蹲下身,将女儿搂进怀里:“别怕,爸爸是超人,这点小伤难不倒他。”话虽如此,她的指尖却在微微发抖。
驱车三个小时,终于抵达位于城郊的军事训练基地。寒风呼啸着掠过空旷的操场,苏瑶带着孩子快步走向医务室。消毒水的气味刺鼻,李渊躺在病床上,右腿打着石膏,左臂缠着绷带,脸色苍白却仍挂着笑容:“瞧,我就说没事。”
苏瑶走到床边,轻轻握住他未受伤的手,触到掌心的老茧和新添的伤口。“别瞒着我。”她声音发颤,“老陆说你为了救新兵,从三米高的障碍墙上跳下来。”李渊叹了口气,用拇指摩挲着她的手背:“当时情况紧急,总不能看着孩子出事。”
李阳突然站到病床前,眼神坚定:“爸爸,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李渊愣了一下,随即笑出声,牵动伤口闷哼一声:“先把学习搞好,军人不仅要会打仗,更要有脑子。”他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头,目光中满是欣慰。
夜深了,孩子们在隔壁休息室沉沉睡去。苏瑶坐在李渊床边,借着月光仔细端详他的脸。这些年,战场的硝烟和生活的磨砺在他脸上刻下痕迹,却让那双眼睛愈发深邃。“后悔吗?”她轻声问,“离开部队这么久,还拼命往危险里冲。”
李渊握紧她的手:“穿上军装的那一刻,就注定要守护一生。现在守护新兵,和当年守护战友,没什么不同。”他顿了顿,“而且,我答应过孩子们,要带他们去看真正的军营。这点伤,还拦不住我。”
接下来的日子,苏瑶一边照顾李渊,一边兼顾工作和孩子。李阳主动承担起照顾妹妹的责任,每天放学回家都会给李渊读报纸;李悦则用彩笔画了许多“加油”卡片,贴满病房的墙壁。看着孩子们懂事的模样,李渊既欣慰又心疼。
这天,苏瑶正在给李渊换药,病房门突然被推开。一群身着迷彩的年轻士兵涌了进来,手里捧着鲜花和水果。“首长!”为首的小伙子红着眼圈,“要不是您......”李渊摆了摆手:“别婆婆妈妈的,训练成绩有没有退步?”
士兵们立刻挺直腰板,争相汇报训练成果。苏瑶站在一旁,看着李渊眼中重新燃起的光芒,突然明白,有些东西早已融入血脉,永远不会改变。临走前,一个新兵偷偷塞给她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谢谢您,苏医生。是您教会我们,英雄也有软肋。”
李渊出院那天,春雪初融。李阳和李悦一左一右搀扶着他,像两个小卫士。训练基地的士兵们列队送行,军靴踏在积雪上发出整齐的声响。“敬礼!”随着一声令下,所有士兵同时抬手,目光中满是敬意。李渊站得笔直,回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夕阳为他镀上一层金色的轮廓。
回到家,苏瑶发现院子里的紫藤花不知何时抽出了新芽。李渊拄着拐杖走到花架下,伸手轻抚藤蔓:“等花开了,我们在这儿搭个秋千。”李悦立刻欢呼起来,李阳则若有所思地问:“爸爸,你说战争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问题让空气瞬间凝固。李渊沉默良久,缓缓开口:“战争是残酷的,它会夺走很多人的生命和家园。但也让我明白,和平有多珍贵。”他看向妻子和孩子,眼中满是温柔,“所以我拼了命,也要守护住你们的笑容。”
日子渐渐步入正轨,李渊在康复训练中一天天好转。他开始教李阳打军体拳,一招一式都严格要求;李悦则缠着苏瑶学急救知识,说长大后要像妈妈一样救死扶伤。每当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在客厅,听李渊讲述部队里的故事,那些惊险的战斗、感人的战友情,在他的讲述中变得生动鲜活。
然而,平静的生活再次被打破。一天深夜,苏瑶被李渊压抑的咳嗽声惊醒。打开灯,只见他蜷缩在床边,额头上满是冷汗。“怎么不叫醒我?”苏瑶慌乱地摸出体温计,39.5度的高温让她的心沉到谷底。
医院的检查结果如同晴天霹雳——肺部感染引发严重并发症,需要立即手术。苏瑶攥着诊断书的手不停发抖,李渊却反过来安慰她:“别担心,我命硬。当年子弹都没把我怎么样,这点小病算什么。”
手术室外,李阳紧紧握着妹妹的手,指节发白。李悦小声抽泣着:“哥哥,爸爸会不会像故事里的英雄一样......”“不会!”李阳打断她,声音带着少年特有的倔强,“爸爸说过,我们家是最坚固的堡垒。”
手术进行了整整六个小时。当医生说手术成功的那一刻,苏瑶瘫坐在椅子上,泪水夺眶而出。推开病房门,李渊刚从麻醉中醒来,看到妻儿的瞬间,虚弱地笑了:“我说过,我还要看着阳阳考上军校,看着悦悦成为最优秀的医生。”
康复期间,李渊开始写回忆录。泛黄的稿纸上,记录着他从新兵到兵王的历程,也写满对家人的爱。“以前总觉得,军人的使命在战场。”他在日记中写道,“现在才明白,守护好身边的人,才是最大的成就。”
春暖花开时,李渊终于能扔掉拐杖,在院子里自由行走。紫藤花开得格外茂盛,一串串淡紫色的花穗垂下来,像梦幻的瀑布。李阳在学校的军事知识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奖状被郑重地挂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李悦则用自己攒的零花钱,买了一套儿童急救套装,煞有介事地给全家当“小医生”。
这天,训练基地的老领导突然来访,带来一个特殊的邀请:“组织希望你能回来,担任新兵训练营的总教官。”苏瑶的心猛地揪紧,她看向李渊,却见他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转为犹豫。
“我......”李渊刚开口,李阳就抢着说:“爸爸,你去吧!我和妹妹会照顾好妈妈的!”李悦也用力点头:“对!等我们长大了,也要去部队!”苏瑶看着丈夫眼中重新燃起的光芒,终于轻轻握住他的手:“去吧,我和孩子们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就这样,李渊重返军营。每周六下午,苏瑶都会带着孩子去基地探望。看着丈夫站在训练场上,身姿挺拔如松,用沙哑的嗓音喊着口号,苏瑶总会想起初见时那个浑身是血却眼神坚毅的男人。而孩子们眼中,父亲的形象愈发高大,成为他们努力追赶的目标。
夏夜的星空格外璀璨,一家人躺在基地的草坪上看星星。李阳指着天空:“爸爸,你说那些星星,是不是牺牲的战士们在守护我们?”李渊揽住儿子的肩膀:“也许吧。但记住,真正的守护,不是遥不可及的星光,而是身边触手可及的温暖。”
苏瑶靠在丈夫肩头,感受着他熟悉的气息。远处传来新兵们嘹亮的军歌,歌声随风飘向远方。她望着两个孩子认真听故事的侧脸,突然觉得,生命中最美好的事,莫过于看着所爱之人在自己的道路上闪闪发光。
日子在平淡与感动中流淌,紫藤花谢了又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李阳如愿考上了军校,临走那天,李渊亲自为他整理军装,父子俩的背影在阳光下重叠;李悦则以优异的成绩被医科大学录取,开学前,她在院子里种下一棵桂花树,说要像妈妈一样,给别人带去希望和温暖。
多年后,苏瑶和李渊坐在摇椅上,看着孙子孙女在院子里嬉戏。紫藤花架下,新添了一块刻着“星河长明”的石碑。春风拂过,花香四溢,远处传来熟悉的军歌声。李渊握住苏瑶的手,四目相对,岁月的痕迹里,藏着永不褪色的深情。
“这辈子,值了。”李渊轻声说。苏瑶靠在他肩头,微笑着望向天空。星河长明,照亮了他们的爱情,也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守护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