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凤藻宫贤德妃因妄议朝政,被隆庆帝当众责罚,罚俸、禁足,于凤藻宫前跪了整整一夜。
朝会之上,隆庆帝目光扫视下方群臣,目光森严冷冽,触之如受锋寒。
“安南郡王,真是好一个安南郡王。善待功臣未有如本朝者,可结果朕都养的这是什么东西!
如果不是暹罗求援告状,朕还要被蒙在鼓里不知道什么时候。你们说说,朕该怎么处置安南侯。”
隆庆帝没有一上来就先询问对于缅甸东吁王朝是战是和,而是第一时间试探众人对于安南郡王的处置。
第一派:还废什么话啊!玩忽职守,养虎为患,致使东吁成了气候,就光是这一项罪过,抄家灭门都不为过!
算他造反都不冤枉他!这还问什么,陛下,弄死他!!!
第二派:支持弄死南安侯,但留他一脉香火,改小宗为大宗,原本大宗尽诛,以示隆庆帝的宽容仁慈。
最后一派,也是唯一一派据理力争力求保下南安郡王府传承的人。
南安郡王死罪难逃,这点就是太上皇过来也没有用,事犯的太大了。
但勋贵一脉仍旧尝试,保留南安郡王府的祭祀,保留大宗香火。
看着朝堂上泾渭分明的派系,隆庆帝心底大概便有了底,现如今朝堂上勋贵一脉彻底成为了孤军。
爪牙、势力范围能砍的几乎都被隆庆帝给砍了,妥妥的光杆司令。
隆庆帝的目光落在下面的义忠亲王身上:“义忠亲王,你说说你的理由。”
义忠亲王站了出来,恭恭敬敬的行礼道:“回陛下,臣以为南安郡王一脉无论如何,也是开国功勋的后裔。
昔日成祖金口玉言,与国休戚。现如今南安侯罪不容恕,这点臣等并无争议。
只是恳请陛下念在这些年历代安南郡王府上忠臣为国尽心尽力的份上保留其大宗香火。
想必阖府上下,必世世代代,感念陛下圣恩!”
隆庆帝闻言笑道:“朕素闻义忠亲王与四王八公亲厚。朕还以为你会为南安侯求情呢。”
义忠亲王闻言将头垂了下去,双手垂在衣服下摆处:“臣虽与其交好,然国法岂可因私情论处。
南安侯犯下弥天大错,罪无可恕,不容置疑。是以臣并无颜面求陛下赦免南安侯。”
隆庆帝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意味深长的看了义忠亲王一眼,而后直接宣判了对南安侯的处决。
“义忠亲王言之有理……”
勋贵一脉众人听到隆庆帝这么说,脸上立刻升起了希望之色。
唯独站在人堆里的贾赦面无表情,甚至心里还有些伤感,南安郡王府这一刀是跑不掉了……
“然其罪大恶极,不做惩处,不足以平民愤。南安侯玩忽职守,养虎为患,罪大恶极,褫夺爵位一切恩荣。
南安郡王府承袭荣耀已有百年,非本朝违世祖之言,实乃其事天怒人怨。
南安郡王府现主脉三代内外不论嫡庶,不论老幼,尽数斩首!
南安侯府主脉女眷,打入刑部,等候论处治罪。未及成年之亲眷,充入教坊司。
老王妃年事已高,虽有治府不严,教子无方之罪,然念其年事已高,荫老南安郡王功德,保留王妃之号,由朕内帑拨付俸禄给养。
至于南安郡王之祭祀香火,改小宗为大宗,具体交由礼部讨论选拔。祭祀所需费用,由朝廷拨付。
安南郡王府收其牌匾,抄没府邸归国库所有。”
“陛下圣明!!”
屹立大明百年的四王八公格局,终于破了。南安郡王一脉自此之后,彻底成为历史。
随着隆庆帝一道圣旨降下,曾经的朱门绮户王公之家,彻底成了路边的无根野草。
四王八公,以后便是三王八公了。
……
“和亲议和?本朝还未有如此先例吧?”林如海将朝会上发生的事同薛虹讲了,而后薛虹发出疑问。
林如海拈须叹息:“可现在势比人强,从目前来看,现如今的朝廷确实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打一场国战。”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牺牲一人来换取一个国家的安稳,是非常值得的,尤其在一些特殊的时期,比如现在的大明。
只要让大明度过了这段尴尬时期,只要腾出手来,东吁王朝不足为虑。
理智也在告诉薛虹,如果隆庆帝选择和亲,暂时议和是最正确最稳妥的抉择,可薛虹心中就是有郁结在。
什么时候一国安危要系在女子的身上了?
汉皇殿壁言求和,昭君出塞悔倾国。
烽火一戏千古罪,兵变马嵬芳魂薄。
白骨磊磊巾帼泪,愧把七尺腰胆折。
豪言壮志岂空话,怎把须眉骨气夺。
薛虹忍着心中不快,对着林如海拱手一礼回后院去寻黛玉去了。
林如海对自己这个弟子的道德底线有时候也是颇为头疼,忽高忽低。低的时候低的没底,高的时候也是高的没边,偏偏还倔的离谱。
“万幸,玉儿的性子最适合治景瑜这样的倔脾气了。
也万幸景瑜是这么个脾气啊……”
林如海摇了摇头,自顾自的抿了一口香茗。
……
“祸事!祸事啊!!府里糊涂啊!怎么能让娘娘去掺和这样的浑水呢!
我料定今儿个娘娘受罚,必定是与南安郡王府的事情有关。
别人家都知道躲着些,咱们府怎么就眼巴巴的往是凑呢?”
贾琏气呼呼的回了院子里,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王熙凤连忙凑了过来问道:“二爷,南安郡王府真的……倒了?”
“何止是倒了!府里的公子全部入狱问斩,女眷小姐们通通充入教坊司了。
唉!倒是可惜了南安王妃的模样,这样的人物落入那样的去处……唉?哈哈,凤姐,我不过是随口感慨一句。
总之瞧见了没?就连南安郡王府,一有不合圣意的地方也没了。
今时不同往日,以往有人告咱们家谋反都是不怕的,如今不行了。
凤姐,千万约束府里上下,不可自取祸事啊!”
……
与此同时,王子腾给贾府出了一个主意:公主多年幼,圣上又最是疼爱子女。
若是贵府替陛下承了这父女永隔之苦,不但贤德妃娘娘的事情可以一笔勾销,就连贵府也会立下大功。
只是……隆庆帝真的会像所有人想的那样吗?
(谁说我四十多岁的?我才二十五,我零零后好吗!!(???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