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舆论1
和高主任聊了一会后,高主任有事情就离开了。
不是王卫民圣母,而是因为高主任他性格,如果在这么下去,以后南锣鼓巷这边必乱。
自己这么大的院子,如果真的有人进来那也不好交代。
所以王卫民想着乱可以,但是最好小乱,有那么点意思就行了。
自己家族以后还有不少人在进城那,到时候在给年轻一辈给带着瞎胡闹,那王卫民的努力就白费了。
“卫民,文秀来了,还有他家人一起过来了。”立行叔急匆匆的走进书房里。
王卫民听后立刻站了起来,往外赶去,这应该属于丈母娘第一次上门,王卫民怎么着也要出门迎接的。
这都是最基础的礼俗还是懂得,不然别人知道会说自己没有家教了。
“他们都收拾好了吗?”王卫民边走边问道。
立行叔点头说道:“都收拾好了,现在在准备午饭那。”
“哦,那就行,立行叔你去看看,我昨天在厨房把东西都放好了。”王卫民叮嘱道。
立行叔点头说:“我看过了,用的就是那些,你别管这些了,我看到文秀家人时刚刚才进胡同,估计马上就到家门口了。”
“行,那立行叔你和我一起吧,在四九城这边也就你一个长辈。”王卫民笑着说道。
立行叔点了点头,随后和王卫民出了院子。
看到文秀他们并没有骑车,而是步行走过来的,就连大舅子家两个孩子都一起来了。
看来今天他们家还是挺重视啊。
王卫民和立行叔快步上前迎接,见面笑着说道:“阿姨,大哥,文秀你们来了。”
“快点回家去,来把东西给我,我来拿着。”王卫民笑着说道。
文秀母亲看着王卫民,又看到立行叔,笑着问道:“卫民,这位是?”
“这是我堂叔,立行叔,他现在也在城里上班,就住在隔壁院里。”王卫民急忙介绍道。
立行叔急忙说道:“亲家母,快回家坐着,卫民你招呼其他人。”
“知道了,立行叔。”王卫民笑着说道。
随后一行人就往家走去,今天是周日,大家都休息在家,不少人都在胡同里闲逛或者聊天那。
因为文秀在街道办供销社上班,不少人都认识她,也都知道王卫民是她对象。
见到一家子过来,就知道今天人家是来给王卫民暖锅的,这在四九城算是大事情了。
“不得不说,这两人还真的挺般配的。”
“谁说不是那,一个采购员,一个供销社上班你说这两人要是结婚了,以后家里的日子还不得起飞了哦。”
“不用结婚人家日子就起飞了。”
“也是一个采购员养活一家五六人不成问题,关键日子还不会差。”
“你们都还不知道吧。”
“知道什么,你是不是听说什么了,快点说出来给我们听听。”
“咳,咳。”
“昨天我们家那口子看到王采购他们搬家,就过去搭把手,谁成想也没有费多大的事。”
“你们知道最后王采购拿什么招待大家的吗?”
“什么啊。”
“这个我知道,我们家那口子也去了,白面做的面疙瘩汤,关键还有鸡蛋,一个人一个整的那种。”
“纯玉米面饼子,可劲的造,只要你能吃的下,人家一句话都不说。”
“那昨天一顿不是吃掉他们家一个月的口粮啊。”
“一个月,你家一个月才多少白面,多少纯玉米面啊。”
“啊,那你们说他们家哪里来这么多的粮食啊。”
“你们说会不会投机倒把得来的。”
胡同里的妇女更是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最后都说到了投机倒把上了。
王卫民要是听到都不得不佩服这些人的想象力,这些也都是有传承的,后世多少住在这个区里的明星被他们这些人举报了。
这些人的情报网还是很强大的,但想象力那是更加强大。
“你们懂啥,瞎说。”
“那你说说,不是投机倒把这些粮食哪里来的。”
“我告诉你,我家一个亲戚就和王采购他姑姑一个村的。他们家啥情况能不清楚。”
“那你说说,快说,急死人了。”
“现在整个农村是不是都受灾了,不少地方都没有一点收成了。”
“是啊,这还用你说吗,如果不是受灾了,我们哪会过的这么苦。”
“但是王采购老家你们不知道,人家可还是很舒服的。”
“哦,他们村没有受灾吗。”
“那不会,受灾是受灾了,只是人家只是少量的减产而已,还有你更不知道的,人家整个村子都是一家人,现在村长更是他们族长。”
“你说这样的村子,受灾小,又是一家人,能让自己家几个有出息的孩子在城里受罪吗?”
“你们知道的,前些年农村日子可是一点不比我们农村差,人家族里就没有存点东西。”
“哦,我说那,这就说的通了。”
“这些我们还真的不知道那,听你这么一说,那人家王采购日子肯定不会差。”
“如果这样,村里谁家能差,一家人又有老辈的人守着,但凡节俭一些每家每户都能有不少的存粮,怎么着也能度过一两年。”
“那是,你们还不知道那,你知道他们村一直有一个规矩吧。”
“啥规矩啊?”
“对,说来听听。”
“就是读书识字,他们村建国后每个人必须上学,而且最少都必须高小毕业。”
“在他们村像王采购一样的基本上都是初中毕业。”
“啊,真的假的啊,初中毕业,在城里还好些,农村要花多少钱啊。”
“要说你们没见识那,人家在筛选了,只要有一个出息的,以后其他人能差,还有就是上学总比不识字强吧。”
“我可是听说了,他们村种地产量都比别的村要高二成那,听说都是从书上看的。”
“不识字,你能看懂书吗?”
。。。。。。
这些都是王卫民安排喜波还有卫责他们平时和他们大院里人聊天一点点透露出去的。
就是告诉众人,他们日子好过是因为全族一起托举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