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招待丈母娘一家
王卫民并不知道文秀和大嫂的聊天,而是一直在陪丈母娘和大舅哥聊天那。
他们第一次来,王卫民肯定要用最高的规格进行接待了。
“婶子,你看家里是否还要买些其他的。”王卫民问道。
董母想了想,好像王卫民家里现在除了自行车,其他的像缝纫机还有收音机一个都没有。
但这两样好像又不是特别必须品,所以也就不再提了。
“没有,你家里都这些东西,其他的啥都不缺了。”董母笑着说道。
王卫民急忙摆手说道:“婶子,啥还要准备啥你直接说就是,真的不用担心的。”
“真的不用的,你家里我又不是没看到,啥都有了。”董母直接摆手说道。
至于所谓的三转一响并不是这个时代采用的,但是一般家庭好点的结婚时候都会买的。
但王卫民已经准备这么多了,董家的条件又不差,买这些东西肯定他们自己出钱,算是文秀的家装。
任何时候闺女出嫁,有了嫁妆,这些东西就是闺女在婆家生活的底气。
不然两口子吵架,男方来一句,结过婚你们家啥都没陪嫁,那女的一句话都不好说。
这和后世真的一点都不一样的,江西的老表在后世感触还是比较深的。
“那我们吃饭吧,婶子,饭菜都做好了。”王卫民看到餐厅的饭菜都摆好后,立刻站起来说道。
董母点了点头,随后来到客厅,今天的主位肯定是董母还有两位大舅哥,但是立行叔在这就是要有拉扯了。
毕竟立行叔是长辈,不管年纪有多大的,长辈就是长辈,这做不得假的。
最后一顿拉扯结果就是董母和立行叔坐在主位,两位小舅子坐在副位,其他人则是随意坐了。
正常的规矩是文秀也要有人陪的,但是这次也不算特别正式那就没有搞这些的噱头。
随后王卫民拿出茅台,这是四几年生产的,王卫民不是很清楚,但绝对好似老酒了。
“卫民啊,过日子不能这么铺张浪费,这一桌饭菜我就不说啥的,这酒太过了。”董母说道。
王卫民笑着说道:“婶子,我们平时都不喝酒的,就当把平时的酒钱集中到一起买了这些,你看行不。”
随后打开,给每个人都倒上,当然是女人和孩子喝的是饮料,喝酒的就是几位男人和董母了。
酒倒好后不一会,顿时满屋子的酒香算是彻底传开了。
就是连孩子都能闻出是好酒。
“来,嫂子,先成,还要先觉,我们共同和一个,今天也是你们第一次登门,家里那也就我一个不算长辈的长辈在。”
“有啥招待不周的地方,你们可都别怪罪,毕竟我们都还年轻,以后我们在改正。”立行叔站起来端起酒杯笑着说道。
这样都话也只是场面话,真的愿意做亲的人,不会因为一些小的礼节而有想法。
不想做亲的你就是把孔家的礼仪人请来安排,该挑礼的还是挑礼的。
因为每个人心里对礼这个东西认识不一样,你也不能猜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别这么说大兄弟,这样的安排已经很好了,就不说准备的这一桌子饭菜了,就是当当这些东西,都很好了。”
“我们一家人,什么礼不礼的,我们都是普通老百姓,互相敬着对方就行了,你说是不是。”董母笑着说道。
立行叔点头道:“是这个礼,那我们喝了开始吃菜吧。”
北方无论是什么天气,开道的都是凉菜,哪怕就是数九寒天都是一样,无论在露天的席地,还是屋里都是一样的。
只是每家根据条件的差好,凉菜的盘子不一样而已。
就算是只有萝卜丝也是必须要先上去的。
这一顿饭吃的很热闹,而且每个无论是吃还是喝最后都很满了。
一桌子的饭菜,也都吃的差不多了,可不是王卫民抠门,而是现在人能吃,还有就是现在人肚子里压根就没有油水的。
吃过饭,一家人又坐在一起开始聊天,其实了得就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了。
现在有立行叔在前面,王卫民就带着文秀和董先觉来到了书房。
“姐夫,你这书房也装的太好了吧,这样的书房我都没见过,就是以前的翰林也就这样吧。”一进书房董先觉就惊呼道。
文秀对着董先觉的脑袋上就来了一下:“都多大了,上班都快一个月了,怎么还一惊一乍的啊。”
“做事说话,就不能稳重一点吗,你去看看人家卫责和你年纪差不多大,你看人家像你这样毛毛躁躁过吗。”
董先觉一脸的无辜,随后辩解道:“我这不是在姐夫面前才这样的吗,在外面我可不是像这样。”
“在谁的面前都不行,这要行成习惯了咋办,听到没。”文秀板着脸说道。
不是文秀故意的,而是文秀和王卫民聊过一些事情,王卫民对文秀也没有隐瞒。
希望董先觉能在银行里面站稳了,以后有更好的发展,自己也能给他一些帮助。
文秀自从知道王卫民的想法后,对自己这个疼爱的弟弟,就没有了以前的宠溺,反而是家里要求最严格的了。
“好吧。”董先觉无奈的坐下。
王卫民看着这些都没有说话,而是给文秀他们泡茶,毕竟这样也是王卫民希望见到的。
王卫民一直都是认为董先觉太活泼了,必须要稍微在沉稳下来,不然以后压根就没有进步的空间了。
“好了,好尝尝这茶怎么样,这可是新茶你以前没有喝过的。”王卫民给董先觉倒了一小杯后,笑着说道。
文秀则是对王卫民泡茶方式挺喜欢的,从王卫民开始动手泡茶,眼睛就没有离开过。
王卫民笑着问道:“怎么,文秀喜欢这个。”
“嗯,我感觉挺好的,这泡茶方式我以前都没见过。”文秀点头说道。
王卫民就开始介绍起来,随后王卫民从书架上拿下一个香炉,随后又找出檀香点上。
这些东西都是王卫民好不容易才弄到的,香炉虽然不是宣德的,但是绝对是清早期的,檀香则是王卫民从别人手里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