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也不和家里商量商量的!”乔晓芸一听说他又要买三亩地,就皱眉斥责道。
在乔晓芸的眼中,乔长东哪怕成年了,孩子都有了,她都觉得他还小,做这种重大的决定就该和家里人商量再做决定。
“我这不是来跟你们商量了嘛。”面对乔晓芸的责备,乔长东也不在意,只笑呵呵的说。
“你这人,这能一样吗?是个什么价?”乔晓芸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说着又问道。
“价格和上次一样。”乔长东这么回答的时候,从口袋里掏出了七八张图纸,摆在莫家堂屋的高脚桌子上。
这是他在津市的时候,特意找汪振华要的各种四合院的建筑图纸。
他解释说:“你们看看这个,这是我这次在津市看到的,舅舅家也是住的这种房子,我觉得这种房子的格局特别好,想在我们这儿也起一个类似的。”
孟郑程拿了一份建筑图纸看了一会后,就给与了肯定的回答:“这个好,这个好。”
其他人也各自拿了一份,看了起来,眼中尽是新奇。
“房子还能这么起啊,看着不错啊。”
“是看着不错,在津市那边都是这么起的吗?”
“这房子真气派,能住不少人吧。”
这些年除了乔长东,开着货车走南闯北的到处跑,乔家大多数人都是蜗居在洪丰镇,去的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宝宜市了,这还是乔长东在那边盘了酒店,他们才有机会过去的。
而宝宜市那边的房屋,和洪丰镇是大差不离的。
没钱的人家,起个平房就很不错了,再好点就是两层的楼房什么的,总之在华江省,房子起的好的代表就是不停的往上加楼层。
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房子不是往上面加,而是往周围加,一圈又一圈的圈起来的。
“好是好,但这建起来,不得十几万啊。”乔晓芸看不太懂这个图纸,就是觉得加那么多地,肯定要很多钱。
乔长东现在这个房子,加上买地基的钱,就目前为止,大概花了三万左右了,这些还不包括房子以后要做的软装装修。
现在还要再加三个这样的院子,那建个房子不得十几万啊?
乡下建房,不用买地基,哪怕是建楼房,也很少有上万的。
结果,乔长东建个房却要花十几万,对乔晓芸而言无疑就是天文数字。
“没事没事,钱我来出。”在乔晓芸说完那话之后,本来正在拉着莫老爷子讨论武术的汪老爷子,听到乔晓芸那话,当即拍着胸脯,很是财大气粗的说道。
“你们一共五兄妹,那就起个五进院落的四合院,舅舅这些年也没帮衬过你们什么,这个房子,就当舅舅送你们的见面礼好了。”
“本来之前,舅舅是打算给你们拿二十万的,现在正好,这二十万你们拿来起房子好了,起在一处,正好一家人都能住在一起,和和美美的,让你们妈妈好好享享清福。”
汪老爷子这番话是真心实意的。
他想补偿乔奶奶,之前是想将乔奶奶留在津市生活,给她请保姆,请佣人,让她舒舒服服的度过晚年。
但是乔奶奶不愿意,不过是待了几天就待不住了。
一会说家里的鸡鸭没人照看,一会又说地里该长草了,临近月底时,更是着急的一会都待不住,在屋子里来来回回的走,说是家里该秧苗了,她不回去,家里会忙不过来。
总之,就是在他那儿待着,是哪哪都不得劲,哪哪都不舒服。
汪老爷子就知道想要留住这个妹妹,是不大可能了。
没有办法,只能跟着她回来。
昨天跟着他们回到乔家村的时候,看着那几间屋子,他一度难受的差点泪崩。
要不是乔长东后来说了,他已经在镇上起房子了,他今天也是要单独跟乔家人提,给他们起房子的事情的。
汪老爷子说完这一番话之后,坐在他边上的颜筱晴也没出声反驳。
只是眉眼含笑,表情也没有什么异常,显然赞同丈夫的提议的。
不过这个提议,被乔长东否决了。
他知道汪老爷子这是心疼乔奶奶,想要补偿这些年乔奶奶受的苦,他如果单独给钱给乔奶奶,他不会管,那是他们兄妹俩的事情。
但是他不能拿汪老爷子的钱。
而且比起花汪老爷子的钱,他更能心安理得的花乔荞赚的钱。
他一副很骄傲的语气说:“你们不用担心钱的事情,我女儿会赚钱,她会养我的。”
那边正蹲着掐青菜的乔荞,听到乔长东这话,还真的就抬起小脑袋,露出和乔长东同款理所当然的表情,附和的点着头:“对,我很厉害的,我能给爸爸赚很多很多钱,我能养爸爸。”
上一次,乔长东和乔荞一共在莫海军那儿放了十块原石。
他们在南州的时候,卖掉了两块,赚了十万块,这十万块还没花完呢。
他们去京都的时候,莫海军打电话给他们,说又出手了四块,进账十八万,按照百分之十的比例抽出一万八的佣金给莫海军,他们还剩下十六万多。
这一笔钱,在他们回宝宜市的时候,就打了过来。
只说这卖掉的六块原石,他们就赚了二十六万多,起个房子完全不在话下。
更何况,她手镯空间里,还剩下起码上百块的上好原石,只要能卖出去,就是数不清的钱。
就算卖不出去,光就东荞酒店这两个月的营业额,也够他们父女俩过上好日子了。
所以乔荞对于自己不靠颜莉媂给她的那些资产,就能够养好她爸爸这件事情,那是有百分之百的信心的。
“……”听到乔长东和乔荞这话的其他人。
皆是无语凝噎。
只觉得这对父女,简直是倒反天罡!
汪老爷子见乔长东态度坚决,没有办法,只能遗憾的妥协,心里想着,看来要在其他方面补偿乔奶奶了。
中午,莫家摆了三大桌。
有王大厨在,桌子上也不再是全是洪丰镇这边的口味了,还有不少津市的菜色。
等到快十二点半的时候,向冬燕也接了在初中上学的几个小子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