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八日。
西北的寒风裹挟着细雪掠过军区大院,却吹不散礼堂里蒸腾的热闹气息。
林安安今天心情很好,今天是楚明舟的庆功表彰宴,她作为妻子,自然比谁都开心。
“小兰,你去把新做的粉色棉袄穿上,那个好看,然后嫂子给你扎头发。”
“好嘞~”
“小宇,你把袖套摘了,把这个小帽子带上。”
“来了,嫂子。”
林母跟楚姑婆也都收拾得板板正正的,她们作为大家长,面对这样的日子,腰杆子都挺得笔直,只觉面上有光的不行。
“婶子,您是不知道,我这心里啊……见安安跟明舟都出息,我是真开心呐……”林母是说着说着,给自己眼眶都看红了。
楚姑婆笑得眉眼弯弯,“这两个孩子都本事,以后的日子指定越过越好。”
林母忙跟着点头,“是!您是不知道,在我们亲房里,好些人都怪我偏爱安安,觉得她一个病秧子女娃娇养没用,浪费资源。
可他们哪懂我们家安安的好呐!她打小就聪明,学什么都快,这么好的孩子,哪怕再难,我也不舍得埋没了她。就算她真的命不长……”
“呸呸呸,大好日子的,可别说胡话。安安好着呢,身子骨也越来越好了,你瞧她多本事,又漂亮又有文化,就是你教得好、培养得好。”
林母眼眸微闪,抬手抹去眼角的湿润,只点头没再说话,眼神一直追随着林安安,舍不得挪开半分。
等一家子都收拾好,顾砚也正好到了。
“砚哥。”
顾砚穿着一件黑色大衣,里面是笔挺的白衬衫,领口微微敞开,露出精致的锁骨。他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精神看上去比之前好了许多。
他冲着林安安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她微微隆起的腹部,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砚哥你来得正好,走,出发去礼堂,时间差不多了。”
“嗯。”
林母深深地看了两人一眼,眸底神色更深了一层。
一行人出了门,往部队礼堂走去。
礼堂外红旗招展,“热烈庆祝楚明舟团长荣立二等功”的横幅在风中猎猎作响,礼堂内更是灯火通明,红绸与彩带交织成喜庆的网,将冬日的严寒隔绝在外。
早已是人山人海,军人们穿着整齐的军装,军属们也都打扮得体,脸上洋溢着笑容。
林安安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楚明舟,他此时正和几位领导交谈着。身姿挺拔,眼神坚定,一举一动都端正得不像话。
林安安看着他,心中涌起一股难掩的骄傲和自豪。
楚明舟似有所感,一回头就对上了林安安亮闪闪的眼眸,瞬间柔了神色。
林安安伸手朝座位那边指了指,示意他忙自己的就行,她带家里人去落座。
楚明舟微点了下头,只是目光却始终追随着她,生怕人潮拥挤伤到她分毫。
庆功宴开始,场内静了下来。
政委阔步走上台,目光威严地扫视全场,随后声音洪亮地说道:“同志们,军属们!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与自豪的心情,齐聚在此,隆重表彰楚明舟团长!
在豫省抗洪的危急时刻,洪水肆虐,百姓生命财产岌岌可危。楚明舟团长临危受命,带领着部队奔赴抗洪一线。他身先士卒,与战士们并肩作战,筑起冲不垮的防线,解救无数受灾群众。用无畏和坚韧诠释军人担当,为豫省人民带去了生的希望。
当面对边关防役战,他突破敌特白雀组织,精准指挥,凭借卓越的领导才能,迅速制定策略。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大获全胜,守护了边疆领土。
楚明舟团长无论是在灾难救援,或多场战役中,都以身作则,展现出非凡的领导力和高尚的品德。他是我们西北军区的荣耀,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话落,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林安安望着台上身姿挺拔的楚明舟,眼眶微微湿润,眼神里尽是爱意与崇敬。
顾砚侧头看了林安安一眼,见她真的很开心,心中反而释然了。
接着,几位领导依次上台,对楚明舟进行了表彰和嘉奖。
楚明舟微微颔首,身姿笔挺,朝众人敬礼。
当郑军长将二等功的奖章挂在他胸前时,礼堂里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现在,我们请楚明舟团长发言。”
楚明舟接过话筒,声音沉稳而有力:“这份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每一位在边境战斗中浴血奋战的战士们,以及在背后默默支持我们的军属们。
没有你们的付出和支持,就没有今天的胜利。我将继续努力,为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安全,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好!”
楚明舟的话音刚落,礼堂内再次爆发出如潮水般的掌声。
楚明宇激动得小脸通红,踮着脚用力鼓掌,楚明兰则站得笔直,眼神中满是对大哥的崇拜。
林母和楚姑婆相互对视,眼角的皱纹里都藏着欣慰的笑意。
等表彰结束,庆功宴也正式开始了。
上桌的菜色还算不错,有肉有菜,只是样式不多。
在上菜的人群里林安安看到了陈铁柱夫妇。
“柱子哥,嫂子。”
“诶,今天菜色还行不?是我们跟机关食堂一块准备的。”
林安安朝陈铁柱比了个大拇指,“柱子哥的手艺自然没得说,辛苦你们了。”
陈铁柱忙摆摆手,“哪里的话,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陈铁柱媳妇给每个小朋友都打了蒸蛋羹上来,林安安也单独有一份,“安安妹子,给。”
“谢谢嫂子。”
林安安小口抿着鸡蛋羹,嫩滑的口感让她忍不住弯了弯眼睛。
她看向主桌位置,楚明舟正被几位领导和战友围着敬酒,虽然他平日里不善言辞,但此刻脸上也洋溢着难得的开怀笑容。
每当他抽空朝林安安这边望来时,目光中都充满了温柔与关切。
酒过三巡,不知是谁起了个头,礼堂里响起了激昂的军歌。
好些人都放下碗筷,跟着节奏齐声高歌。
还真应了郑军长那句话,难得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