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脚火力线,由堑壕和碉堡为防御主体。
由于依然靠近沼泽地区,理论上来说,堑壕体系是无法完全发挥的。
因为一挖堑壕,容易出现地下水上涌,导致堑壕积水。
在这种环境作战,对于士兵的伤害很大,不过,山脚火力线驻守堑壕的部队,既不是安义麾下的作战部队,也不是精灵和半精灵军队,而是亚人的作战力量。
亚棉嘉半岛防线开始建立以后,亚人不单单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还组织了不少的士兵加入防线作战。
战壕积水确实不利于人类,兽人,精灵作战,但是对于水鼠来说,确是非常有利的环境。
水鼠本来就擅长在积水环境下生活,堑壕的积水环境对于水鼠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所以,山脚的堑壕防御体系,驻守的主力将由水鼠和其他生活环境偏于潮湿的亚人部族军队防守。
安义会为这些亚人提供必要的武器装备。
而山脚火力线的碉堡,则为钢筋水泥结构,内部布置有机枪或者是小口径速射火力。
比如说20毫米厄利孔机炮。
地表阵地除少数交通壕地区以外,其他地区都埋设有地雷,炸弹,和布置有铁丝网,以及铁制拒马。
山腰火力线说是布置在山腰,实际上是从山脚一直延伸至山腰的多道复杂堑壕堡垒防御体系网络。
从山脚至山腰,守军挖掘了大量的半地下式永备工事。
这些永备防御工事以钢筋水泥结构为主,上覆水泥,铁皮,原木,泥土,哪怕是体型较大的六级黑兽,直接压上去,都可以保证这些永备防御工事不被压塌。
防御工事内不单单布置了轻重机枪,还布置了大量的37毫米战防炮,40毫米高炮,75毫米反坦克炮,88毫米高炮。
以及其他直瞄火力。
为了进行防御,守军动用了海量的人力和机器设备,对山腰火力线进行建设。
重要的火力点彼此之间,都通过山体内部的隧道进行连接。
为了防止黑兽攻入隧道,影响整体防御,内部隧道布置有多道用于隔绝的铁门,或者在一些重要节点建立了火力点,并埋设有炸药。
一旦黑兽攻入隧道,守军可以通过爆破隧道进行堵塞,影响黑兽的前进。
此外,主要的隧道都有出口布置在山体反斜面,守军既可以通过这些入口撤出隧道,也可以通过这些入口不断为第二火线进行兵力补充和装备补充。
所以第二防线拥有的武器数量是没有一个固定数值的,必要时候可以将第二第三防线的重火力,悉数集中到第二防线进行作战。
就算有一处火力点被摧毁了,守军依然可以携带武器,在地下网道当中迂回机动,前往其他火力点进行防御。
尤其是,山腰防线极其注重侧射火力的布置。
由于第二防线的山体十分蜿蜒曲折,所以侧射火力可以发挥的非常好。
而最后一道火线,则是位于山顶。
山顶地区的防御工事数量并不多,守军在山顶布置的火力,主要以重机枪,战防炮,小口径速射火炮,以及大批使用反坦克步枪的兽人为主。
同时,山顶另一项重要的任务,是为反斜面以及后方的炮兵阵地提供炮击坐标。
守军的大口径火炮,都布置在山体后方,以曲射火力支援前方阵地。
而在第二道防线后面则是守军布置的第三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大多数地区属于平原地带,守军挖掘了大量的堑壕,交通壕,并以少量制高点作为防线支撑,作为兵力和装甲部队的集结点。
第三防线除了大量可以供人作战通过的战壕以外,还有可以让坦克通行的堑壕。
这些可以容纳坦克通行的堑壕,足够让坦克避开地表黑兽的视线,突然出现在战场上。
而且,第三防线是纵深最大的防线。
在平原地区守军建立的第三防线,纵深普遍超过三公里以上。
多道战壕组成了第三防线的主要防御手段。
而第三防线最重要的一点是,其由于地处平原地区,可以让装甲部队发挥最大的作战效应。
根据参谋部门的计划,亚棉嘉半岛将拥有四个装甲师,拥有坦克超过1500辆。
其中,第三防线还装备了刚刚生产的180毫米高炮,用于对抗七级黑兽。
如果黑兽真的突破了前两道防线,抵达了第三道防线,那么四个装甲师组成的强大机械军团,将成为阻挡黑兽最主要的力量。
而亚棉嘉半岛防线东西两侧,布置的兵力和装备是最少的,因为东西两侧靠近海洋,可以得到海军军舰的舰炮支援。
半岛防线东西两侧的海军舰队,都是由两艘战列舰和不少于15艘驱逐舰组成专门的炮击舰队。
在第三防线后方,50到150公里这个范围内,守军建立了多座机场。
预计在亚棉嘉半岛将集中超过300架轰炸机,以及侦察机,对地攻击机,运输机等其他飞机,200多架,总计数量近600架各式飞机。
而600架飞机并不是亚棉嘉半岛拥有飞机的总数,只是目前第一阶段布置的飞机。
之后安义还准备陆续在亚棉嘉半岛建立更多的机场,布置更多的飞机。
而亚棉嘉半岛防线不单单只是局限于半岛北端,在亚棉嘉半岛中部地区还有大量的其他设施和基地,将作为支援最前端防线的重要存在。
比如说在亚棉嘉半岛中部地区,精灵控制区域内,将建立多座维修工厂,负责维修生产各种基础武器零件。
像枪管,枪栓,扳机,弹簧,弹链,这些武器的基础零件将可以在亚棉嘉半岛进行直接生产,以弥补作战造成的损失。
同时,在亚棉嘉半岛中部地区还建立有多座子弹复装工厂,可以将前线回收的弹壳进行二次复装。
另外,在中部地区还有多条子弹和炮弹生产线。
主要为作战前线生产子弹和中小口径炮弹以及迫击炮炮弹,这些工艺较为简单的弹药。
预计布置在北段防线的守军兵力数量会保持在160左右,其中,安义会派遣出四个装甲师以及16个步兵师参战。
不过,参战的步兵师大多是从依玛城撤退到亚棉嘉半岛的作战部队,很多都是在依玛城刚刚新组建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