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人到处下注的习惯,皇帝明显是了解的,且还拿捏的死死的。
不得不说,作为看的人,齐姣也是眼花缭乱,里面也有不少“神童”般的人物,送上来的也都是天之骄子,都是下了血本了。
要是不懂事,也不知道是进宫来博前程,还是惹祸。
第一页被段惟和折了起来,明显是已经内定的人选,齐姣刚刚也看过了,是皇后大哥的嫡幼子,今年八岁,确实是刚好做长宁伴读的年纪。
不止是长宁身边,当初长安作为郡主,也可以选一个作为伴读,选的也是汪家人,当初太子妃嫡亲三哥的嫡长女。
皇后的大哥有一个嫡女,但在年龄上不太适合,便选了她三哥的嫡长女,叫汪子珊,和长安同岁。
两孩子玩的还不错,长安有时会将她带回来做客,齐姣也见过许多次。
是一个很阳光的小姑娘,笑起来很开朗,两人还经常一起比赛马术,长安提起她也都是夸赞,说对方的控马特别厉害。
皇后有三个嫡亲哥哥,而长安长宁身边都有汪家嫡系的人,皇帝想的是什么,不言而喻。
皇后作为皇帝和汪家之间沟通的桥梁,这内定之事早就知道了,提前跟大哥打了声招呼,让他做好准备。
她听小妹提起过这个侄子,不是个省油的灯,把汪府闹的是鸡飞狗跳,大嫂是整天鞭子不离手。
进了宫,可别把长宁也带皮了,这下就是满宫乱窜了
皇帝这事做的直白,也是让汪家安点心,但也是明晃晃地告诉他们,皇子就别想,老老实实听安排就对了。
明显是想把他们绑到明贵妃的船上,但这又不同于母族关系,没有天然的亲近,这样也不怕宠妃和将军造反。
皇后想的有些头疼,还得跟她大哥仔细说说。
不过,这对汪家来说,倒是个还算明朗的局面。
汪家又没想着造反,说实话,家里也没有哪个有脑子造反的人,如果能和皇帝打好关系,自然要顺着皇帝来,在北边的父子三人还等着朝堂的粮草呢。
皇后又写了封长信回家,一晚上的油灯不灭。
皇帝迅速敲定了伴读的人选,也不吊人胃口。
给大皇子选了三个伴读,除了汪家的嫡幼子汪子锐,还有首辅兼太师杜怀穆的嫡孙杜正卿,海威将军嫡幼子左博。
这阵容明显是按皇太子的规模安排的,组的像太子的小班子。
长安作为长公主,也增加了两个伴读,东阁大学士的嫡孙女乌净澄,还有永淳长公主的幼女段雅湘,一个十岁,一个九岁。
这场安排堪称是雨露均沾,文官武官,外加宗室,一网打尽。
大臣们只觉得皇帝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透了。
但从这伴读的选择也可以看的出来一点,皇帝在不断为这明贵妃抬高身价呢。
这些伴读在大皇子左右,那些命妇自然会和明贵妃多加交流,多了一层关系在,话题都好找了,这贵妃的位置是越来越稳。
不到一年就能被晋为贵妃的,也就只有这个明贵妃了,发生在她身上的事,好像都算不上稀奇。
金嬷嬷跟皇后说起来时都有些咂舌,这些公子小姐家里的人官职是一个比一个大。
之前在闺阁中,小姐要是接到这几家的请帖,也都是要慎重对待的。
金嬷嬷心里都有些庆幸了,还好自家小姐和那明贵妃的关系不差,之前只觉得这明贵妃是起来了,而现在,更是要飞上天咯,也算是看着她成贵妃的。
皇后叹了口气,好像在这些伴读里头,汪家都算不得出众,对那侄子的性子更担心了。
伴读这事,虽然齐姣当时也在场,但基本上还是皇帝决定的,或者说背后的家世决定,皇帝也不是随随便选的伴读。
她最多是问问那几个孩子的性子,看和自家孩子合不合的来。
汪家那孩子调皮,但因为之前齐姣和段惟和说过长宁对自己过于严苛的这点,段惟和便想着让他带动带动长宁。
“听说那小子还是天生神力,汪长骁可不怎么会养孩子,放进宫来养着,说不准又能为我大禹出一名神将。”
说到汪家人,段惟和觉得他爹还没坑他到底,皇后确实是汪家最聪明的那个,省了他不少心。
对于段惟和这过于自信的模样,齐姣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但上书房的教育资源确实是全国顶尖的,应该能把孩子培养好。
这里边,可能是这杜正卿比较合长宁的意。
那孩子可以说是标准的优等生,明明才七岁,已经能作诗作词,听说还过目不忘,看过一遍就能倒背如流。
可以说是神童中的神童,不过,这两个孩子在一起,还有可能会卷起来,神童的竞争。
最后一个,左博。
齐姣也去打探过,也是提前给长宁通口气,没错的话,以后在上书房还要相处个十多年,从小到大,年少时培养出来的感情,长大之后,也是份弥足珍贵的友情。
倒是有些想不到,这孩子和其他家的情况有些不同。
海威将军左通,除了回京述职,基本上都在越地守着,左家一家人都在越地。
嫡长子算是在京城长大,但很快就追随父亲打海寇,多次立功,现在已经是参将了。
先帝在京城赐下的宅子几乎是一直空着,这几年才把嫡幼子送回来。
都不用想就知道,这是抵押给皇家,放在京城的人质,皇家就是在防着左家,这没办法怪先帝。
要是段惟和,也会这么做,天高皇帝远,还管着一大片地盘,掌着水师,不管是谁,只要是坐在皇位上,怕是连睡都睡不安宁。
现在还将人搞进宫来当伴读。
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但一个八岁稚儿,独守着一座大宅子,日子不一定会过得特别好。
她现在手里的人不少,打探外边的消息也容易了许多,左家好像有点隐情,奴大欺主这事屡见不鲜,更何况是一个八岁孩童来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