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世一样,鲁省电视台仍然是准备把《高山下的花环》拍成一部三集的电视连续剧。
季宇宁表示没什么异议。
他知道这个年代国内的电视普及率还是太低,所以电视剧没有什么市场,也没有什么影响力。
不过鲁省电视台的人,提到的这个电视连续剧,倒是让他心里不由一动。
前世1980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了国内的第1部电视连续剧。就是那部一共9集的《敌营18年》。
不过这部九集的电视剧拍的可是质量很低劣。当时电影界的那位夏老爷子就曾经说过,这部电视连续剧的剧情以及主要演员的表演,没有丝毫的合理性。可见当时这位导演的水平之差。
季宇宁穿越的时候,很多人评论这第1部电视连续剧,都是当笑话来说的。
如果鲁省电视台这个时候把他的小说拍成电视连续剧,也许很可能会成为国内的第1部电视连续剧。
9月份的最后一周,随着季宇宁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影响越来越大,国内各大电影制片厂关于拍摄权的争夺,也是愈演愈烈,所有的故事片厂厂长都不愿意放弃拍摄这部电影。
尤其是国内的四大电影制片厂,也就是八一厂,北影厂,上影厂和长影厂,对于这部电影的拍摄更是势在必得。
在这种情况下,这部电影《高山上的花环》由哪家电影厂来拍摄,决定权已经上升到了电影的主管机关文化部。
而且部里面电影局的沟通都没什么用了,只能是由部里的领导来协调和决定了。
据季宇宁这位文化部科技司的小干部打听来的消息,这四大电影厂都在纷纷游说部里的领导,主要是找主管电影的陈副部长,还有像夏老爷子,文联的冯老爷子等人。
当然这几家大厂他们的理由都是非常充分的。
八一厂的陈厂长的意见是:八一厂作为部队唯一的一家电影制片厂,由它来拍摄反映反击战内容的这种战争题材的电影,是天经地义的。
而且本身八一厂的优势就是在拍战争片上。
既然小说原着作者季宇宁同志倾向于这部电影的导演选择谢晋,那么八一厂完全可以借调他和谢晋来厂子里拍摄这部电影。
这位属于总政文化部的八一厂的领导,对季宇宁还是很给面子的。
当然八一厂借调外面的导演,这也是有传统的。今年八一厂拍那部战争片《今夜星光灿烂》,就是借调北影厂的导演谢铁骊来拍的。
北影厂汪厂长的意见更是简单直接。
他说,这么好的本子,就应当由最好的电影厂来拍摄。
老汪话里的意思,北影厂就是国内最好的电影厂。
而上影厂的徐厂长对此显然是很不赞同。
徐厂长认为:既然小说原着作者季宇宁已经同意由上影厂的导演谢晋作为导演,拍摄这部电影,那么这部电影的拍摄权就顺理成章的归属于上影厂了。
而且沪上始终是国内电影发展最好的地方,无论是电影技术,还是电影方面的人才,上影厂都是首屈一指的。
长影厂的苏厂长也不甘落后,他的理由却是另辟蹊径。他认为,此前长影厂就拍过许多这种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经典电影。像电影《董存瑞》,像《英雄儿女》,像《上甘岭》,所以他们有拍这种题材的优秀传统。
而由他们来拍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就可以继续延续这种传统。
季宇宁听到了这几位厂长的意见,他也觉得大开眼界,他觉得都是好有道理。不过这个时候他也无所谓了,因为拍摄权最终到底归谁,跟他也没关系了。
这一周,季宇宁两部电影算是拍完了,他准备十一以后再回学校。
所以他一般都是在家。
除了接待那些上门的各色人等,其他时间,就是陪着老婆。
主要就是给老婆做饭,朱琳这周的孕吐反应还挺厉害。
季宇宁是换着花样,按照老婆的口味,给她做些可口的。
再有就是跟老婆一起学习,帮助老婆成为科学家。
“阿琳,咱俩儿干嘛非要看消化内科的书啊。”
“现在国内好像我听说胃病的患者是最多的。咱俩就从这方面入手吧。
我去年为了写那篇小说《人到中年》,到你们协和医院实习,那时候我就看了好多内科方面的书,还有什么医学基础,解剖学,对了还有眼科学,但是内科这方面的书,我当时是看的最多的。”
此时的季宇宁还真是心里在打那个80年代初发现的幽门螺旋杆菌的主意了。
两个人现在是在进行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以便未来准备进入研究状态。
他觉得到时候,那个发现工作,以及后续的一些研究,朱琳完全可以胜任。
其实他也可以参与其中。
现在他有财力,所有的研究条件他完全有能力创建。他现在的学习能力也不在话下。
而且他有前世的记忆,像那个幽门螺旋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当时的那两个医生搞了几十次都不成功,要是季宇宁来,一次就搞定了。
“那行吧,我们协和医院的大内科,是最出名的,大内科的主任现在还是张爷爷,他还一直在门诊呢。
原来我外婆也是内科的,后来才去了产科。
我妈最早也是内科的,可惜很早就去卫生研究所了。
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眼科,我外公就是眼科的大医生。”
其实季宇宁的老娘,最早也是内科医生,只是后来在水木医院,已经快成了那种全科医生了。可惜老娘现在不当医生了。
季宇宁此刻还挺庆幸,他们家有这么多医生。未来他真要搞一个什么研究所之类的,研究方向放在消化内科的胃病方面。家里人也都可以作为助力的。
除了有可能参与其中,更主要的是他们这些长辈的人脉。
10月1日。
京城人民大会堂。
今天是甘省歌舞团参加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的大型歌舞《丝路花雨》在京的第1场演出。
季宇宁一家四口,还有朱琳的父母,以及贺叔秦姨老两口,三家人都来到了人民大会堂,观看这场难得的演出。
此前,《丝路花雨》的首演是在今年5月份,在甘省的金城进行的。
截止到9月底,《丝路花雨》在国内已经演出了40多场。并且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所以,这部被誉为“此舞只应天上有”的舞剧,是十一这一天在人民大会堂进行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