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爱卿,自从你上任翰林院以来,你以卓越的才华和辛勤的努力,为翰林院注入了新的活力。你不仅精心指导了那些年轻的学士们,他们在朕身边做秘书,协助朕处理国家大事,深得朕心。他们忠诚可靠,勤奋好学,一直以来的表现都深得朕心。
近日,我闲暇之余,翻阅了历史的文献典籍,深感其中的知识虽博大精深,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内容已显得陈旧,甚至有些谬误之处。因此,朕萌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要编纂一部集天下之大成的集册。
这部大典,不仅将涵盖经、史、子、集等传统学问,更将囊括天文、地理、阴阳五行、医术、占卜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它还将收录释藏、道经等宗教经典,以及戏剧、工艺、农艺等实用技艺。这部大典,将是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内容丰富,无所不包,旨在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展现我们这一时代的智慧和成就。
朕知道,编纂这样一部大典,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我相信,在你的领导下,翰林院的学士们定能克服一切困难,完成这一历史性的任务。朕将全力支持你们,提供所需的一切资源和帮助。同时,朕也期待你们能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将这部大典编纂得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有传统又有创新,真正成为一部传世之作。
一应开销,所需人才,爱卿提报一个奏章给我,朕无所不允。爱卿,朕拜托了你了。”朱允炆一脸期待的说道。
解缙自从进入了翰林院之后,一直以来兢兢业业,帮助着朱允炆梳理翰林院的事。但是朱允炆一直以来,召集六部和都督府的人议事多一些,找自己的时候很少。解缙一直以来想进入朱允炆的核心圈的,这位大明的才子,还是很自负的。
“臣遵命,陛下圣明,这将是一个功在千秋的大事。臣一定鞠躬尽瘁,竭尽全力完成陛下的任务。”解缙一脸惊喜的躬身行礼道。
“好,在座的都是朝廷的擎天玉柱,今日之事希望诸卿,通力配合。”朱允炆对于这段时间以来的朝廷诸事,梳理完毕。
“臣等遵命。”众人起身躬身行礼道。
“今日还有一件事,众卿随我来。”朱允炆说完,就来大殿一侧,众人随行而至。这时候两个太监,拉开了遮盖的帘子,一幅巨型的万国堪舆图,展现在众人面前。
站在这幅万国堪舆图之前众人,都一脸的震撼。双眼中充满的好奇、探寻之色。朱允炆看着众人的表情,没有说话就像当初,周王朱橚看到这幅地图的时候的表情时候一样。
朱允炆深知这个世界之大,疆域辽阔,远超他所能想象的边界。在翻阅古籍,研究历史的过程中,他了解到西方列强正悄然崛起,以殖民扩张为手段,在世界各地攫取财富。而此时的哥伦布,那位即将开启新大陆时代的航海家,还未曾诞生。
朱允炆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心中暗道:“既然西方喜欢殖民,那咱大明帝国,就和他们掰一掰手腕,看看谁才是真正的世界霸主。”但他明白,大明帝国与西方的竞争,并非简单的武力对抗,而是要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全面展开。
在他的心中,有一个大胆而又切实可行的计划。他打算派人前往遥远的南美洲,但并非为了殖民或占领,而是为了那些珍贵的经济作物——土豆、花生、辣椒、玉米、番茄、烟草、橡胶树等。这些作物在当时的大明帝国还属罕见,但他深知它们对于国家的未来至关重要。
朱允炆清楚,要想在商业上进行深刻的变革,要想增加人口,打垮日益强大的士绅集团,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民的温饱问题。在这个吃一顿饿三顿的时代,人们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难以满足,又如何能谈及其他呢?
他深知,只有让人民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才能让他们愿意投身于国家的建设之中。只有把大明的商业环境丰富起来,把基础的工业建设起来,提高生育率,才能达成出海的目标。
“众位爱卿,朕今日要展示的这幅图,名为万国堪舆图。相信这个名字,在各位的耳中并不陌生,然而真正能窥其全貌者,却是凤毛麟角。你们眼前的这幅,便是传说中的万国堪舆图。它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朕通过深入研读前人的史料,结合那些番外之人的见闻,历经数年心血绘制而成的。
你们仔细观察,这图中所展现的,是我们大明所处的位置。你看,这大明疆域,虽然辽阔,但在整个世界中,却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的四周,仍有众多的民族和国家,他们或强大,或弱小,但都如同群狼一般,环绕在我们的周围。
回首往昔,我们的祖先,曾经有过何等辉煌的历史。汉武帝驱逐匈奴于北漠,汉宣帝开拓西域,那是何等的壮志凌云,何等的英勇无畏。他们为我们中华后裔,开辟了一块繁衍生息的宝地。然而,历史总是充满了波折。
汉末时期,群雄并起,战乱不断,那妖后乱政,致使司马家失去了对这片土地的掌控,从此神州沉沦。然而,我们中华民族从未放弃过希望。隋文帝励精图治,恢复了中华的荣光。然而,好景不长,宋靖康之耻,再次让神州大地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然而,我们大明太祖皇帝,他披荆斩棘,英勇无畏,终于再次将这片土地纳入中华的版图。他的功绩,将永载史册,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然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打的一拳开,才能避开百拳来。这个世界群雄林立,我们大明远远没有,可以做到高枕无忧。所以众位爱卿,我们身为大明的子民,应当铭记历史,珍惜现在,为了大明的繁荣昌盛,共同努力,共同奋斗!”
朱允炆一口气说完心中的抱负和所想,直到这个时候,大殿之中的人。才明白,他们的这位新的大明陛下的胸襟,是何等广阔。他的眼光向来不是朝堂,不是藩王那点勾心斗角的心思。
这位陛下的志向显然,汉武、汉宣,宣威宇内,开疆拓土。众人心中无比激荡,真的庆幸能与这样的君王在一个时代,同时有的人心中难免生出了冯唐易老的悲叹,但是也有老骥伏枥的豪情。
“陛下圣明,臣等定当以残躯,为陛下,为大明,为中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众人此时无不拜服,此时众人感到了,眼界、胸襟都已经升华了。仿佛朝堂上那些蝇营狗苟,只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村妇的长舌之言,已然无味之极。当然在这历史大势的滚滚向前中,在这个即将开启的大时代中,这帮人终将落入尘埃。谁挡在前面,谁不过就是螳臂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