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箐很快回到她们出发的船上,心月和芙蓉在等她。
芙蓉十岁之后,就跟着心月东奔西跑,她很有天赋,有时对经商的敏感度比许由还强。
而她又是沈家的血脉,高箐教她的功夫也能很快学会。
十三岁的芙蓉就像一棵小树,长的笔直又坚韧,她想这些钱是阿四哥哥非常需要的,她必须帮他守好。
心月姨姨也是!
而阿尘哥哥会保护好阿四哥哥,她不用担心。
高箐一回来就发现了一个不应该在这的人,王明。
她朝王明行礼:“先生,您怎么在这?”
王明先生回到篱州后就一直在书院,并未来过沈府。
她以为王明先生会继续在书院,帮大齐培养人才。
而二皇子也不会为难他。
王明让家仆帮他放好行李:“这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要乱跑?不知道都在抓你们吗?”
他才把书院那一大堆事处理完,刚有空回家,就得知张心月要走的消息。
谁保护她?
不知道京城下发追杀令了吗?
思索了许久,他决定和张心月一起去!听说茴儿的夫人生了孩子,他也正好去看看。
心月知道这时候不该乱跑,这几年他们分店开的到处都是,丹州是最后一处,只要打通,整个南方都是他们的关系网。
这一趟,她必须去。
心月微微屈身想要辩解。
王明朝她大手一挥:“行了,开船吧!我跟着你们去,有我在,他们不敢怎么样,小徒弟也要放心些。”
心月的身形振动一下,她没想到过王明能为她儿子做到这地步。
果然,王明上船后说了一句:我觉得孩子不能没有娘。
他们的船开了,陆地上一个丫鬟扶着不再穿道姑服的范缇。
丫鬟忍不住问:“小姐,我们一定要这么做吗?”
“你知道李冲回篱州了吗?听爹说,他一次都没问过我。”范缇的眼神里出现悲伤。
而后,她又转为疯狂:“我有选择吗?”
不过如果她父亲在不会同意她这么做的。
自从李亭书上京后,范青松将篱州的事收拾完后,也和心月一样天南地北的走,不仅是帮沈家经商,还帮女儿寻婿。
李冲是很好,但他已经有爱人了,而且年龄不匹。
他这段时间和心月相处,知道李家那位小姐,不姓李,而是姓沈。
沈家怕是早有和李亭书联姻的想法。
算了,天南地北的,总有一个适合他女儿。
这次,他在南方很快得知三皇子逃走的消息,心觉不好。
范青松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考如果三皇子要返回京城会从哪回去。
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谁也不许进来打扰。
想了整整一晚,他认为要做两手准备,三皇子肯定先逃回篱州,虽然京城也有兵。
但沈护在边关也有十万大军。
三皇子如若造反,有两条路,一个陆路一个海路,他都得拿下,让三皇子畅通无阻!
…………
京城中,看似一片祥和。
贺云升在朝堂上配合二皇子给三皇子泼脏水,给沈家泼脏水。
他心安理得的配合萧嘉棋污蔑沈家,还是说沈家坏话,他比较拿手。
而他也没有给篱州写信,沈家并不安心和他联盟,直到现在他也不知道那些线段是什么意思。
可数字写信这件事萧嘉棋已经知道了,他再用不就暴露了?
贺云升觉得三皇子应该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沈护应该知道他是迫不得已的。
可惜江清和不在京城。
他的发妻在那晚政变时跟着一个护卫跑了。
真是讽刺。
他正想着要不要把童瑶香抓回来时,贺卡带给了他,一个震撼的事实。
他的二儿子,不是亲生的。
其实也不太重要,老二本来就不能继承家产,他算算时间,峰儿是亲生的就好。
童瑶香就随她去吧,本来也不喜欢她,就是为了恶心江清和罢了。
而且篱州王家送来的雪娘挺争气的,算算日子,快生了。
就是他不明白,这女子的兄弟死在京城,她怎么一点也不难过。
李华是死在皇宫里,这种反贼是不能安葬的,这女孩也不说要报仇,也不生气。
心安理得的当他儿子的小妾。
他查过这个叫雪娘的了,是落星县县令刘强玩过的女人。
小小年纪,手段还不少。
不过能生出来,就说明他儿子没问题,可,他现在不确定了。
童瑶香都敢做出那种事,谁敢说这女子不能?
得多试试。
峰儿这段时间杀疯了,也该休息休息,繁衍后代才更重要。
而罗止父子养好伤后继续统领皇宫和京城的兵权。
京城也有十万大军在此驻地。
萧嘉棋也不是傻的,他知道自己派去边疆的人不一定回的来。
沈护这种人,连妹妹死了都憋的住不和皇帝叫板,他有什么不敢做的?
打回来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萧嘉棋更加宠爱罗莎,甚至让她怀孕,告诉她,这个嫡子一定能得到他传承下来的位子。
罗莎似乎不太在乎那些,她说她是真的喜欢二皇子。
无论如何,罗氏父子在京城领兵,准备要和沈护对抗。
虽然罗止并不认为他对上沈护会有胜算。
甚至他都不认为自己能打过盛攻玉。
只不过女儿喜欢二皇子,那他只能帮女儿守住京城。
京城外,他就望尘莫及了。
同时,盛攻玉收到沈云骁的信。
自从她奉命带兵到南边杀敌,就再也没能回晏城。
打下了番邦,总要留人驻守和治理。
如若不是沈护说一切日常,她真的会认为这是皇帝的分离他们夫妻的计谋。
她坐在中军帐内看儿子的来信。
而帐外的女兵带着传旨的太监进来。
而她刚看到沈护和儿子要带兵去攻打倭寇以及二皇子冤枉沈家的话。
那传旨的太监带着一个小白脸进来这场面她可太熟悉了。
二话不说,拿刀对着太监就砍。
把要跑出去的小白脸也砍死,不就是要解了她的兵权吗?
圣上怕是忘了一句话: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何况这里还不算大齐,是羽儿公主的老家。
她让副将进来,儿子说倭寇是从这里进入大齐的。
闲着也是闲着。
那就都清洗一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