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电话后,夏部长对林秘书下令:“通知刘副部长他们,明天早上会议取消,都去红星轧钢厂看看。”
夏晚生自言自语道:这么快就完成了0831代号任务,真是破纪录的速度!
夏部长越想越觉得可能性不小,也许像打井机项目一样早就准备好了。
想到这里,他不禁笑了起来,但心里又嘀咕,“那师徒俩肯定瞒住了好多细节,教得徒弟坏心眼也不少了……”
东北的一个夜晚,李明华连打了几个喷嚏,他的妻子在一旁给他紧了紧围巾。
“唉,肯定是那小子在想我了。”
妻子翻白眼说道:“别瞎猜了,要不下次让小家伙来,我看他做得不比你差!”
夜色中的二人相视一笑。
第二天,一切都将开始。
“硬质合金的齿轮确实好用,没错吧?顺便提醒一下,那套钻石刀具记得还啊。
赶紧利用这个机会多打磨些硬质合金刀头出来!”
赵大力微微一笑,捧出一大摞刀具:“昨晚除了摆弄些小东西外没做什么别的,主要是磨刀具了。
可惜硬质合金不多了,要是再多一些,我们至少可以三年不用发愁。”
孙强竖起大拇指,这批合金送来时随附了一份文件,命令轧钢厂要妥善保管剩余材料,不允许流失一片废渣,到时候将统一收回。
不趁这个机会多做些东西,下次想见硬质合金都不知道有多难。
说话间,一群人员涌入了保密车间,带头的是机械工业部的周部长,紧随其后的几位老者都不认识,杨佑宁和李光辉也跟在后面。
还没等大家打招呼,一个老人从夏部长后面走了出来,对着机器细看一眼:“这可不是普通车床!这是加工中心!”
他打量了一番夹具后指出一处空白地方说:“这应该是准备放刀具的地方吧!”
看到此情此景,孙强心想来了一位行家。
老人仔细端详工作台上不同种类的夹具安装孔,并趴在地上查看:“自动分度装置,你的这个工作台有自动分度装置啊!”
的确是个行家。
在行家面前露一手比在他人面前更过瘾。
“不仅如此,您看看这些滚珠丝杠导轨,漂亮不?”
“哇塞~”
“嘿,再看这条冷却系统,棒不?”
“哇塞~”
随着一人讲解另一人专注听讲,不久二人便绕到了机床背后。
其他部长与老人们也不在意。
周部长则说道:“老刘一向如此,好吧,杨佑宁同志,你来介绍一下这部加工中心!”
同行而来的都是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级别的人士,见过不知多少种设备。
眼前的这台加工中心结构优美,运行声音低沉平稳,引得众人连连赞赏,甚至忍不住伸手触摸。
“这是我们自主设计制造的加工中心!核心部件皆由硬质合金制成……”
介绍期间,周部长不断审视着这机器。
最终拿起了昨晚调试出来的齿轮和高压锅内胆。
“有了它,出口用高压锅应该不成问题吧!”
试了几下开关,周部长赞叹着锅身的操作感。
一番参观之后,他们来到加工中心背后。
正此时杨佑宁话被打断:
“我不同意!这么做会毁掉一台这么精密的工业利器。
它本该用于生产更多高精机床,而不是去生产什么日常器具。”
老刘怒声说,“这不是杀鸡用牛刀嘛!”
听着这席话,李光辉意识到大事不妙,连忙跑到一边捅捅杨佑宁,压低声线道: “计划,要计划啊!我们得唱红脸白脸!”
杨佑宁明白了对方的暗示。
为了保护新机器免受被挪移的命运,杨开始哭诉研制过程有多么艰难,强调职工们的牺牲精神以及如何夜以继日地付出额外努力,在非正常工作时段加班完成任务。
江夏更是每天加班至瘦了几圈儿!
听完这场动人心弦的故事,各位大人物都为他们的拼搏精神感到深受感动,老刘搂住瘦弱的江夏说道“好孩子”。
为了进一步加强效果, 杨佑宁又补充提到 江夏 同志 在同一天就设计出了新型冲床。
“一种滑块驱动下的单动式曲轴压力机 (6.3t型号)”。
老刘好奇地看着图纸问: 这真是你自己构思出来的么?
“嗯”。
听到这个回答让刘长者颇为震惊。
继续追问了几个具体的技术实现细节后,对于使用 离合器 和 刹车 结构 的组合表示极大认可。
最终提出邀请江夏加入机床厂的想法。
清晨再次降临。
依旧是被熟睡中的哥哥江冬踢醒的经历让江夏习以为常。
前一天与刘老师一起深入讨论数控系统的方案使他的思维开阔了许多。
放下职位身份的刘老师展现了自己的专业水平, 尤其是对编程技术方面的了解远远超过预期水平。
“哦,原来你也参加了那次大型项目调试组啊”
,江回想时突然问道。
“那我就难怪对你的机床设计方案如此熟悉了。”
刘先生笑着点点头,“是的,我在738厂参与了许多关键技术研发。”
### 改编后版本
“嘿嘿,我只是个拧螺丝的小兵罢了。”
“挺不容易的!嘿,把那边机床的数控设备搬到这台加工中心上来行不行?”
“啧,陈老,我们车间是干活的,可不是伺候老爷的。
更何况那设备只有四个指令集,能干多少事?”
“再说,那东西都快进展览馆了,想让它重新运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早期的数控设备至少占据40多平米的空间,苏华可不愿意浪费时间在这上面伺候它。
陈老看了看周围的环境,只好作罢。
离开时,陈老还送了一份详细的笔记本给苏华,里面记载了他多年关于机器语言的心得与经验。
那时的老专家们,真是毫无保留地希望传授自己的技能!
被林冬吵醒的苏华起床迅速整理自己。
今天有两个人要送:一个是哥哥林秋,一个是弟弟林冬。
昨天已经给林冬在红星轧钢厂附属幼儿园报了名,正好可以顺利上大班。
小丫头胆子真不小,丝毫没有哭闹,安安静静地进入了班级。
安顿好林冬后,苏华直奔车间准备安装新的冲床。
按照往常的方法进行流程,大部分工作都是团队完成,苏华则在一旁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