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想起了自己当做亲兄长的孙策,想起了两兄弟并肩作战的豪情。
想起了孙策托付照顾的孙权。
孙权,周瑜一直把他当成自己的弟弟。
曾经有很多年,孙权就是孙策和周瑜的弟弟,一直跟在身边,原本,周瑜是想让他好好做主公,安稳过日子的。
在周瑜看来,自己能够辅佐孙权建立基业,不负于兄长孙策的托付,又能驰骋沙场,此生便是潇洒爽快。
至于主公什么的,还是让小弟孙权来做,这样才是最好的。
可惜,孙权年龄比自己小,竟然走得比自己早。
老天何其不公也!
小弟,打赢了啊,曹操已经被赶走了!
再也不用担心了!
可惜,小弟孙权却是看不到了……再也看不到了……
周瑜扑倒在地,久久难以起来。
朱治借机和韩当、程普讲述了孙权病重之后,在亡故之前立下遗嘱,要周瑜继位。
实际上,孙权当时吐血晕倒之后,就再也没有醒来过。
这所谓的立下遗嘱,也是朱治和凌操担心周瑜不愿意接任现编的。
反正当时在场的就只有他俩,其他人也没法证明孙权到底有没有立下遗嘱。
当周瑜听说孙权是因为张氏被曹操族人掳走后才突然病发而亡的,气得他立誓要为孙权报仇。
回到番禺城,周瑜亲自去为孙权守了一天灵,然后安排孙氏族人将孙权的灵柩送往新淦城。
因为孙权的老母亲吴老太正在新淦城。
安排完孙权的后事之后,周瑜一时间情绪低落。
原本的他没有想过要做什么诸侯,他只想辅佐孙权,辅佐这位自己结义大哥孙策的弟弟成为中原耀眼的存在。
这样,他日自己仙去之后,遇上大哥孙策,还能说一声自己做到了。
可如今,孙权先自己而去,他周瑜突然间成了主公,成了诸侯。
现在这局势,都已经很明显了。
要说中原的诸侯,董璜第一,曹操第二,刘备第三,袁术该是能排上第四,再剩下,自己这边勉强算是第五。
可是就连曹操这种第二都不一定有用,更别说自己这个排名最末的。
这种诸侯,在董璜这样的大诸侯面前,有多大意义?
周瑜看得很清楚,只要董璜动手,曹操估计得联合剩下所有的,还能有希望。
至于董璜为什么不动手,他周瑜还看不明白,只是有所猜测。
“子布,你该是知道的,这主公什么的,我本无想法,就算接了先主之位,如今也很是茫然,子布,你觉得,我该当如何?还请子布教我……”
张昭张子布,原本在孙权死后,他是准备离开的。
原本是孙策招募了自己,如今孙家已经结束,换成了周瑜,他离开完全没有问题了。
可是,转念一想,如今他还能去哪?
自己的家乡已经被曹操占据了。
张昭心想自己再怎么样,也不至于去曹操那里。
那是真的会被戳脊梁骨的。也没必要,贴上曹操,他也不觉得有多大好处。
这一次曹操被刘备、袁术他们三方联手赶跑,就更加可以看出,曹操,也就是那样。
去董璜那里,不用说,肯定是最好的选择。
可是,依照现在董璜的势力,自己过去,最多,也就是一个太守位。
自己,真的缺一个太守位吗?
又或者,自己真的甘心去董璜那里做一个太守,枯度余生?
所以张昭一直在犹豫。
他还是希望能够闯一闯,能够发挥一下自己的能力。
说白了,希望自己还能建功立业有所作为。
可是,去哪建功立业?
如今周瑜问自己,也是他想在周瑜这里寻找到答案。
“公瑾,实话说,在主公病故之后,我原本存着离去的心思……”
周瑜点点头,表示理解。
“只是我也想过了,去曹操那里,不可能,去董璜那里,也就是一太守尔。做一个守家太守,真的是我张昭想要的么?我真的茫然……”
听到张昭这话,周瑜也感叹道:“别说子布你,我也一样啊!一样的茫然……”
“如今这局势,咱们再怎么努力,基本上是很难改变什么的了……其实,袁术那边,阎老也应该明白,他还没停下折腾,不外乎想要再尽力试试,看看能不能有机会……”
说到这里,张昭也沉默了。
这机会,还真的有么?
就在这时,外面亲卫传报,说是阎象来访。
周瑜一听,立即起身出门迎接。
张昭刚想要回避,周瑜摆摆手,道:“不用,一起去迎就好,刚好,大家一起敞开聊聊……对了,去叫君理一起过来……”
阎象这次过来,表面上是来悼念孙权的,实际上,和周瑜想的一样,也是来看看周瑜这边接下来的心思想法。
周瑜、阎象、张昭、朱治,四人围坐在一起,在探讨着接下来该怎么做。
“阎老,瑜有一事不明,董璜如今兵强马壮,实力雄厚,要说起来,全力出击的话,曹操肯定不会是对手,董璜,到底在忌惮什么?或者说,他到底想要干啥?”
周瑜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阎象抚须沉思了一阵,道:“这个问题,说实话,老夫也已经想过多次,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董璜不想做那个率先篡汉的,所以你看他不碰汉献帝,就连汉室朝廷他也不要……”
周瑜几人都点头表示赞同。
这也是明摆着的。
大家也都能理解,毕竟大汉虽已式微,依旧还是有气运在的。
董璜如今已经是最大的诸侯,他不想先动手也可以理解。
“阎老所言,瑜很是赞同,可这也只能解释董璜不要朝廷,不要汉献帝,却是无法解释他为什么不攻打曹操?包括刘备……”
“这个,据松兹那边的消息,一方面是如今边关异族势力强横,董璜的兵力大部分都被牵扯在边关,另一方面,也是老夫想不通的,按说,这边关并没有那么重要,或者说,完全可以先把曹操收拾了,再回头去清剿边关异族……”
“是啊……瑜的直觉,董璜似乎还在等待时机……只是不知道这时机是什么……”
“不管什么原因,董璜,最终肯定是要登顶的……”
阎象感叹道。
这话一出,大家也都沉默了。
既然注定是董璜登顶,他们这些人还在忙活啥呢?
这样打来打去还有意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