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啧……】
【你啧啧啥呀?】
【我做的是这些御史给你罗列的罪名啊,宿主你不出列辩解一下?按照他们的说辞中的你的罪名,不凌迟了都难以平民愤。】
【我才不要出列呢,你别忘了我现在的身份只是太子的贴身侍卫罢了,根本就没有上朝参数的权利。】
【再说了,他们说我有这些罪行就有啊,他们有什么证据啊,空口白话,我还说他们一个都想造反的。】
【宿主,我可是查到,他们罗列这些罪名,胡惟庸都已经给你找好证人了。】
【准备的还挺齐全,连诬告的证人都已经准备好了,难道之后洪武大帝会再设锦衣卫了,就靠这些御史,洪武大帝怎么可能做到吏治清明、察视百官呢。】
【是啊,飞鱼服、绣春刀,锦衣卫可是皇帝最锐利的耳目,手中最锋利的尖刀,根本就不是这些素味尸餐的御史能够相提并论的。】
当听到苏木和书灵提到了锦衣卫,朱元璋就知道他们的确探知了未来,锦衣卫是自己一直想要设立的,就是为了警示御史,监察百官。
一桩桩的事情让朱元璋心里对苏木和书灵可以预知未来这一事实的怀疑,彻底消除了,既然他的确可以看到未来的走向,那么通过他,自己就可以避免未来的一些危机,以及可能作出的错误决断。
确定了这一点,对于苏木,他朱元璋就是保定了。
“你们参苏木的这些罪行可有证据?”
在这些御史参奏完苏木的罪行之后,跪地静候朱元璋的回答时,朱元璋开口询问了。
“回皇上,当时街上有不少人亲眼所见苏木打人的行为。”
【他撒谎,宿主你打的时候,我观察四周了,根本就没有人看到。】
【别气啊,你也说了,他们找的都是诬告的证人。】
【那些证人既然受他们的示意诬告于你,肯定都会说是亲眼所见。】
【无所谓,洪武大帝可不是一个偏听偏信的人,他肯定会让人查着这些证人的证言的,到时候我就抱着我表哥朱标的大腿,让他请求我姨夫派出毛骧大人,作为第一任锦衣卫头领,毛骧大人的手段,那可是得到历史印证的,只有他不想审的,没有他审不出来的。】
【没错,只要毛骧出手,的确能够审出那些诬告之人的真言来。】
“既然你们说有证人,那就让标儿去询问查证一下,毕竟这是他表弟,如果苏木真的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情,就让标儿处置吧。”
“是,父皇,儿臣遵命。不过儿臣手里也有不少事务需要处理,此事还需要父皇派一人协助儿臣。”
“行,你想要谁去协助你直接叫他就行,务必将此事查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儿臣知道,儿臣一定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随意诬陷他人之人。”
朱标的此话一出,朝堂上的所有人,包括正跪着的御史们,都知道他的心已经完全偏到了苏木那边,他根本就不相信苏木会做下违法乱纪之事,他认为御史所参奏的罪行都是构陷苏木的。
【宿主,你这表哥可是真相信你,居然会毫不怀疑地站到了你这边。】
【嘿嘿,那是,他可是我的亲表哥,向着我,那还不是应该的吗。】
见朱元璋和朱标已经作出了再审他们参奏的苏木罪行的决定,那些御史们面面相觑,没有办法只能起身退了回到队列里。
“众卿还有什么事情要参的吗?”
朱元璋询问众大臣。
见他们没有人再出列参奏事务,朱元璋提起了一件事。
“近来皇后的身体不太好,我想让众藩王回京侍候。”
“儿臣同意,众位弟弟也好长时间没有见过母后了,正好趁此机会,咱们一家子团圆团圆。”
对于让藩王回京,淮西军团的人其实是不乐意的,但是看到朱标同意,他们也就没有了意见。
他们不乐意,是因为觉得经常让番王回京,会养大他们的野心,但是毕竟朱标的太子之位是十分稳当的,皇上对太子的宠爱也是最重的,番王们即使再有野心,也是撼动不了太子朱标的地位的,所以他们的反对意见才会平息下去。
【看来,洪武大帝是真的很担心马皇后的身体状况,他不但想选秀为她冲喜,还让各个藩王回京侍候,宿主,你有机会还是赶紧将药物给马皇后服下去吧,只有马皇后健健康康的活着,洪武大帝这个杀性极重的刀,才会有禁锢他的刀鞘。】
【放心吧,我肯定会找机会,尽早让我姨母吃下能够治疗她的药物的,不过我姨父也的确是疼爱孩子的人,还想着让孩子们再回京看看自己的母后,能够在自己母后膝下承欢。】
【没错,洪武大帝的确是一个很疼爱子孙的长辈,不过也正是他的这份宠爱,将大明王朝彻底带入了深渊。】
【为什么这么说?】
【说起这个,就不得不说洪武大帝对子孙的优待政策了。】
【他规定了皇族子孙不必从事任何职业,从10岁起就开始领取俸禄,享受优厚的物质待遇。想想看,皇家之人不用做任何事,没有任何贡献,却领着优厚的俸禄,享受着最顶尖的待遇,只要他们能生孩子,生一个孩子就是一份财富,只要不傻的人,谁会不愿意生孩子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家子孙数量将会急剧膨胀,不到百年,朱家皇族人口就将多达几十万。】
【这几十万人,他们不事生产,却消耗着大量的国家财富,必将成为巨大的财政包袱。】
【到时候,朝廷从地方收取的财政收入,将会有很大一部分要用于支付皇族俸禄,这必然使得国家在其他方面,如军事建设、民生工程等的投入受到严重挤压。】
【军事衰弱,民生凋敝,国家衰败的隐患将就此显现,所以后世人才会说,正是洪武大帝这种农家大家长的思维,导致了大明王朝的溃败。】
【可是历史上也说过,洪武大帝是得位最正的一位君王。】
【没错,他的确是得位最正的,正是因为他是小农起家的,所以他的思维才会深受小农思想的影响,对经济一窍不通,才会在建国之初所立的经济政策中,为大明王朝埋下深重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