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晚上,周爷爷和周奶奶陪如意一起去看了唐小年学校的话剧表演《四合院》。
一栋四合院,新旧两代人,糅合了传统和现实,还有地域文化的冲突……
不同的人,在时代的洪流中被裹挟,做出不同的选择。
你没办法简单的去界定某个人或某种思想的对与错,因为赢了的不一定就是对的,输了的也未必就是错。
如意发现,话剧表演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其精湛的演技和现场情绪的共鸣,还有话剧剧本所赋予的思想和意义。
她也算拍过好几部影视作品的小演员了,在拍摄过程中,她只需要去揣摩这个角色的经历,找出最合适的那个表演方式,然后明确的表达出来——最起码到目前为止她接触的角色都是这样的。
但是这还是她第一次看到剧情冲突如此复杂的剧目。
有些人物你甚至都无法轻易对其做出评判。
周爷爷和周奶奶也很感慨,他们这个年龄,经历过比这更加激烈的冲突,但是对这种新旧交替,旧观念的落幕依然感慨万分。
话剧是一种很特殊的表演形式,同样的一出剧目,同样一批演员,不同的场次的表演效果可能都是完全不同的。
而看话剧的人,你将同样的剧目看上一遍,两遍,三遍……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体会。
这就是话剧的魅力所在,人们为他着迷,因为人们看的不是话剧,而是人生。
唐小年在这出剧目中饰演的是北京大爷的小儿子,一个赌输了钱,急红了眼,想靠着这栋老四合院“上岸”的人,身上还带着旧时代满族子弟的纨绔习性。
“都这节骨眼了,我还不应该把那祖宗请出来,救救咱家这灭顶之灾呀!
“就咱家那堆破烂里头,封着一张黄纸,上面写着,’乙亥年秘示后人‘,说十五月圆夜,金蟾挂楼台,夜班投影处,财宝地中埋呀爸!”
“咱家地底下有钱!我好这号好几年了……哎!”纨绔子弟挨了大爷爸爸一巴掌。
别看小年师兄平时一声不吭的样子,但是演话剧的时候,仿佛就像换了一个人。
这大段大段的台词,说的是贼溜!而且一口的京片子纯正地道!
而且那眼神,那表情,那动作,还有那跟着抑扬顿挫的语音一起蹦跶的头发!
小星星对大佬的师兄还是颇为关注的,都舍得消耗能量扫描了,结果看着小年师兄也惊呆了。
“这下我算是知道什么叫做‘整容式演技’了,如意,你还差的远啊!”
如意:……
演出结束,邸策半弯着腰,恭恭敬敬虚扶着老爷子往外走,被同在观众席的罗红发现了,今天她没上台,倒是邸爸爸在剧中串了个角色,现在估计去后台卸妆呢。
在这看到两位老人家,罗红连忙上前打招呼,顺便看了一旁十几岁的小姑娘一眼,笑着对她点点头。
当老师的,天生就对这种陪着老人家看表演的孩子有好感。
周爷爷得知这是学院的老师,而且还是自家孩子的经纪人的母亲,也很友好的打了招呼,就是那模样怎么看怎么像领导慰问群众,罗红差点就回答说“吃的挺饱”。
等看人走了才反应过来,顿时没好气的冲着邸策的背影白了一眼,这孩子,怎么也不提前打个招呼啊!真是失礼了!
邸策没那么多想法,而且人老爷子和老太太是自己买票来看的,他也不能到处吆喝啊!
回到家已经是晚上快十点,如意连忙扶着爷爷奶奶去休息,等回到自己卧室,躺在床上,舞台上的场景还不断在她脑子里回放。
从小到大,她刷了很多影视作品,但还是第一次看这种近距离的话剧演出。
和今天演出内容类似的文学作品她也曾读过不少,自己脑子里其实是有一些基本的概念和观点的,但是经过观看今天的演出之后,她发现,自己以前的某些认知还是片面了。
人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的生物。
所以由人组成的社会,可以很简单去看,也可以复杂到说不清楚。
在如意以前那个世界,对错是很分明的事,而在这里,不是。
甚至因为不同的人去演绎,给人的感官都是不同的:有些人能把好人演的像个伪君子,也有人能把坏人演的让人同情心泛滥。
以前如意不明白为什么人类在修炼上那么得天独厚,而其他族类在修炼一途就难上加难,要千年万年才化成人形。
好比当初的自己,单单只是生出意识就花了三千年。
现在的她,隐隐有些明白了。
甚至有些感谢当初那场业火,将她送到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