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就到了夏天。
太阳一日毒过一日,两旁的树木,也都变得枝繁叶茂起来。
八戒牵着马净往那路旁的树荫底下走,嘴里对暑热抱怨不迭。
唐僧用衣袖遮挡着从树叶缝隙中,透过来的阳光,皱着眉头朝远处看:“悟空啊,你清早探路说前方不远处有个城池。还有多远呀?”
悟空笑道:“师傅放心,今日太阳下山之前一定能够进城。”
朱圆圆道:“太好了,进了城补充一下物资,我要多买点冰块存着。这样咱们到了野外炎热的时候,还能时不时的吃些冷饮解暑。”
悟净笑道:“从来苦行僧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也亏得有妹子在,咱们从来不愁吃喝。”
朱圆圆笑道:“取经路上本就辛苦,当然要好好照顾自己啦!”八十一难都够难了,不要没苦硬吃嘛!
一行人一边说着,一边顶着太阳往前走。
那太阳越来越往西斜,渐渐的就被前方的一座城池挡住了。
此时,天色尚明。
唐僧指着前面道:“悟空,那就是你说的城池吗?”
悟空道:“是的。”
唐僧道:“那是个什么城呀?”
悟空道:“师傅原来不识字!亏你怎么领唐王旨意离朝。”
唐僧道:“我自幼为僧,千经万典皆通,怎么说我不识字?”
悟空道:“既然识字,那城头上的杏黄旗,明明白白写了三个大字。你就不认得吗?还要问。”
唐僧喝道:“你这泼猴胡说什么?那旗被风吹的乱摆,就是有字也看不清啊。”
悟空道:“怎么老孙偏就能看见?”
八戒悟净道:“师傅不要听猴哥捣鬼。我们离得这么远,连城池都看不清。哪里能看见字号。”
悟空道:“却不是朱紫国三个字。”
朱圆圆本来倒骑在驴身上,昏昏欲睡,一听朱紫国,猛地坐直了身子。
“朱紫国吗?”她一跃跳下了驴,转过头来朝前看。
那城池离众人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哪有什么旗子?
也得亏了悟空是火眼金睛了。
除了他,谁能看得清啊?
悟净道:“妹子,你知道朱紫国吗?这般激动做什么?”
朱圆圆忙笑道:“不知道不知道,只是觉得既然是个城邦,就定然有美食,所以激动。”
唐僧道:“悟明说的不错,这朱紫国必是西邦的王位,咱们也得准备好面圣,倒换官文。”
悟空道:“师傅放心,咱们这就去。”
过了不一会儿,众人就从城门下了马过了桥,进了三层门里。
这朱紫国十分繁华,门楼高耸。
城中住着万户千家,那路上的行人一个个都衣冠齐整,言语清朗,还真不比大唐的百姓差。
那路两边儿做买卖的,见到八戒这兄弟三个人相貌丑陋,都丢了买卖,争相来看热闹。
唐僧连忙叫道:“不要撞货。低着头走!”
八戒听了,连忙把嘴揣在怀里。
沙悟净也把头低下。
悟空却浑然不觉,一边紧随着唐僧,保护着他,一边好奇的东张西望。
师徒五个人一路往前走,一路引得不少人围观。
不过一般人看看就回去了,只还有些游手好闲的和不懂事儿的小孩儿,围着八戒哄笑,甚至丢石头抛砖,戏耍八戒。
唐僧却是捏了一把汗,这些人见八戒模样怪异就捉弄他,却不知,四个徒弟哪个都不是好惹的。
唐僧不断的嘱咐着八戒:“千万不要生事啊。”
八戒便低着头,严严实实捂上嘴。
朱圆圆在其中就不显眼了。除了服饰和本地人的不同,长得也不过是一只鼻子两只眼。
因此,可以大大方方的四处张望。
唐僧方才已经打听过了,穿过了两条街,前面那一条路,拐个弯走到头就到了会同馆。
那会同馆也就是本国接待各国使者的地方。
眼前的这条路,却似乎是当地居民的小吃街。一拐过去,就是各种各样纷纷杂杂的香味儿,扑鼻而来。
各种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
有的人家店铺门口的锅上冒着热气,店家大声的吆喝着。
有的在卖着应季的水果,店家手里摇着一个大蒲扇,不断的驱赶着飞虫。
朱圆圆远远的就看见一个小摊上,摆着绿色的小方块,都整整齐齐的码着,颜色很是鲜艳,清翠欲滴的,煞是讨人喜欢。
朱圆圆道:“师傅,我去那个小摊儿看看。马上就来。”说着,离开了队伍。走到那小滩前,定睛一看,原来是卖点心的。
那不大的点心摊子,散发着一种沁人心脾的清香味儿,味道类似粽叶。
有通体翠绿的,也有一层白一层绿的,全都切成了四四方方的块状。
看着糕点的颜色,朱圆圆心想:这不就是斑斓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