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帝后组合,在朱佑樘和张皇后这对帝后组合出现之前,杨坚和独孤伽罗、以及赵曙和高滔滔,也差不多算是这种类型的帝后组合。
只是,杨坚在独孤伽罗还在世的时候,他就已经纳了宣化夫人为妃,并且在独孤伽罗死后,杨坚又纳了十三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为妃,所以他们俩之间的爱情,算不得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生一世一双人。
还有,赵曙和高滔滔的情况也有些复杂,赵曙原本是一直都恪守着,不纳任何妃子的行为守则,但是当他在病重的时候,高滔滔却因为听从了某个算命先生的谶言,给赵曙纳了一个名叫“张修容”的女子来冲喜,希望赵曙的病能够快点好起来。
结果,赵曙的病不仅没有好起来,并且还让他来了一个晚节不保,然后赵曙和高滔滔就因此而错失了,史上的第一对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帝后组合的荣誉称号,不过,赵曙似乎到死都没有碰过张修容的一根手指头。
“皇后,这一次,你可别再自作主张的,给朕纳什么张修容了!”天幕下面的赵曙,紧紧地抱住了高滔滔。
“放心吧!陛下,臣妾不会了!”高滔滔也紧紧地靠在了赵曙的怀中。
和赵曙与高滔滔之间的甜甜蜜蜜相比,天幕下面的杨坚和独孤伽罗,他们俩之间的气氛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凯雨继续讲述,朱佑樘的张皇后,在历史上面也没有留下完整的姓名,反正他们俩之间的相处模式,就和寻常的普通百姓夫妻一样,每一天都是同进同出和相濡以沫的,他们俩之间的甜蜜关系是真的很甜蜜,但是朱佑樘对于张皇后的纵容也同样是彪炳史册的。
张皇后的两个弟弟,张鹤龄和张延龄,靠着姐姐的关系,在弘治朝堪称是无恶不作,贩卖私盐和放高利贷等不法行为,他们俩是无一不精和无所不通,甚至还逼迫借贷者把女儿卖给自己来抵债,被他们俩给祸害过的女子堪称是不计其数,跑到朱佑樘的面前去告御状的老百姓,也是此起彼伏般的络绎不绝。
但是由于张皇后的这层关系,对于张氏兄弟的这些不法行为,朱佑樘只是很温和地斥责了几句重话而已,朱佑樘从未对张氏兄弟进行过任何实质性的惩罚,导致他们俩的行为是越来越放肆,有一次,甚至在宫廷宴会上面,当朱佑樘还没有到场之前,张鹤龄和张延龄,居然就坐到了朱佑樘的座位上面去耀武扬威。
面对这种明明晃晃的僭越行为,当时的大内总管便斥责了张氏兄弟不懂礼数,结果,张皇后就跑到朱佑樘的面前说这位大内总管的坏话,然后朱佑樘就偏听偏信地把大内总管给打入了天牢之中,但是张皇后却依然还是觉得不解气,于是,她就命令狱卒们在天牢当中,将这位大内总管给活活地拷打致死。
天幕群聊-明宪宗朱见深:朱佑樘,你以为你的这些行为,是在爱张氏吗?你这就是在纵容她目无王法,你再这样纵容下去,她早晚都得闯下大祸,最终不得善终的!
天幕群聊-明世宗朱厚熜:不止是张氏下场凄凉,张鹤龄和张延龄也同样是不得好死,我继位之后,张氏和张家兄弟俩看不清楚形势,还以为我会像皇伯父和堂兄一样包庇和纵容他们仨,最终,张鹤龄也被狱卒们给拷打致死,张延龄被斩首示众,而张氏生病却无人医治,最后在被病痛给折磨了七年之后,凄惨而死!
天幕群聊-明孝宗朱佑樘:什么?朱厚熜,你怎么能够这么对待我的皇后和两位国舅啊?虽然他们和你没有血缘关系,但毕竟也还是你的亲人啊!
天幕群聊-明世宗朱厚熜:我呸!他们算是我的什么亲人啊?张氏兄弟在我继位之后,继续从事不法生意,被害者都已经到我的面前来告御状了,我要是不处罚张氏兄弟的话,我又要何以服众啊?至于张氏,她居然要我母后给她行跪拜之礼,那就别怪我对她不客气啦!
天幕群聊-明武宗朱厚照:堂弟!干得漂亮,我对于我这两个舅舅的行为,也早就已经是看不顺眼了,但是碍于母后的颜面,我是想处罚他们俩都做不到,但是,你怎么能够那样地对待母后啊?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帝,应该也是由我母后进行推荐的吧!你怎么能够恩将仇报啊?
天幕群聊-明世宗朱厚熜:堂兄!就因为你母后对我有恩,所以我才没有亲手杀她,只是放任她生病不管而已,我母后是我平生最尊敬的人,得罪我母后的人往往都是会死得很惨,你母后的结局已经算得是一种比较体面的死法啦!
天幕下面的张皇后发誓,以后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她都不会再推荐朱厚熜为帝了,朱厚熜这个没人性的白眼狼,她恨不得亲手掐死对方以泄心头之恨。
既然朱厚熜已经说出来了张皇后的最终下场,那么凯雨自然也就不用再多说一遍了,接下来的就是朱翊钧和郑贵妃的爱情故事,明朝实行的是立嫡立长的储君制度,皇后有子就立皇后的长子为储君,皇后无子就立皇帝的长子为储君,但是朱翊钧却为了立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不惜和满朝文武抗衡了十几年,但是最终他也没能如愿。
朱翊钧想要立朱常洵为太子,绝对是出于爱屋及乌的因素考虑,因为郑贵妃就是他的心头好,无论朱翊钧走到哪里,都要带上郑贵妃在自己的身边,以方便两人可以随时随地的卿卿我我。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朱常洵是朱翊钧的第三子,并不符合明朝立嫡立长的传统,所以朱常洵最后没能成为太子,但是他却成为了明朝有史以来,身价和家产都最为富裕的王爷,据说他手中的钱可以豢养十万大军。
天幕群聊-明光宗朱常洛:我来证明,因为郑贵妃的缘故,父皇是真的太宠爱三弟了,父皇给三弟赐田地四万亩,有好几位大臣抄家之后的财产,都尽数地送进了福王府,还有江淮的盐税和蜀中的茶税,也都是三弟的俸禄来源之一!
天幕群聊-明太祖朱元璋:朱翊钧,你可真疼你的这个宝贝儿啊!你咋不把大明的国库都直地接送给他啊?(朱元璋这是在正话反说)
天幕群聊-明光宗朱常洛:太祖爷,说句不好听的话,我大明的国库,可能还没有福王府的仓库有钱!
天幕群聊-明太祖朱元璋:混账东西,不是说我大明后期,因为宗室的奉养问题,已经穷得都快要揭不开锅了吗?朱翊钧,你是哪来的这么多钱,拿去送给你的那宝贝儿子的啊?
天幕群聊-明思宗朱由检:皇爷爷还能从哪里拿钱来给叔叔啊?这当然就是在拆东墙补西墙啦!皇爷爷把其他宗室的俸禄都给拿过来,送到了叔叔的福王府当中,大明皇帝给宗室成员写借条,暂时赊欠奉养俸禄,就是从皇爷爷这里开始的,最后导致了很多宗室成员因为没钱吃饭,从而就被饿死街头啦!
天幕群聊-明太祖朱元璋:什么?我大明后期,居然还有这种事情,堂堂的宗室成员居然会被饿死街头!
“朱元璋,这还不是因为你的户籍制度造的孽吗?你规定宗室子弟不得进行生产劳动自给自足,当他们无法从朝廷拿到俸禄之后,除了饿死街头之外,还能怎么办啊?当然了,也可以隐姓埋名地去给别人打工度日,但是谁让你给子孙们取的名字都太有特点了,宗室成员的名字一出场,哪个不要命的老板敢雇佣这些人啊?”凯雨适时地在天幕当中如此说道。
是啊!明朝宗室成员的名字都太有特色了,就算老百姓不了解中间的那个字辈字,但是名字的第三个字都是带有五行偏旁的字,只要是看到姓朱的、并且名字的第三个字还是五行偏旁的人,基本上就可以断定这个人乃是明朝的宗室成员,这样的人想要打工度日,又有哪个不怕死的老板敢雇佣大明的宗室成员啊?因此,这些找不到工作又没钱吃饭的明朝宗室成员,最终不就只能是被饿死街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