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世上往往只有更离谱,没有最离谱。
康远帝身体废了之后,林景杓本来都已经做好了废后、扫清后族等一系列事情的准备。可他整整等了将近两个月,龙凤胎的百日酒都办了,康远帝居然还是没有半点动静。
林景杓在家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偶然一次灵光突显,结合康远帝平日里的作风与性子,一个荒谬的可能渐渐出现在林景杓心里,并很快星火燎原、一发不可收拾。
这康远帝,不会准备就这么揭过吧?
*
事情就是这么发生了。
康远帝他又双叒叕在关键时刻踌躇纠结了许久,并最终选择了退让。
他不愿意叫天下人知道他已经不能再有孩子,怕动摇了自己皇位的根基。也可以理解,毕竟只有一个残疾儿子、且不会再有其他孩子的帝王确实不能令人信服,易生事端。
但架不住的是,康远帝他不仅不想把此事闹大,甚至还决定替皇后遮掩,假装无事发生,粉饰太平。林景杓惊愕,林景杓不解。
林景杓直接开口问:“陛下,即便不掀到明面上,病逝也是可以的。”
封建王朝中,谋害皇帝,诛九族都不为过。
康远帝来回踱步,纠结许久,才眼神飘忽的回答:“短时间内伤了嫡长子,赐死贵妃,又没了皇后,不利于朝堂稳固啊!”
本来往后注定没有其他子嗣就会被人议论,留有污点,若再有些其他意外,岂不是雪上加霜?如今在康远帝心里,名声已经胜过千千万万。任何可能造成他名声有损的事,都会叫他如临大敌。
林景杓:“……”
林景杓:“陛下开心就好。”
又不是我遭罪,随你。
于是,日子居然就这么过下去了。
甚至为了挽回以往宠妾灭妻的名声,康远帝坚持每月都要宿在凤仪宫五日。平日里的赏赐、陪伴更是多多益善。
林望回感慨万千。
这人是真能忍啊!有这种忍辱负重的决心,干什么事不能成?
*
本以为此事也算是告一段落,但过了几年,皇后还是因病去世。当年难产对她身体的伤害太大了,又加之对儿子残疾的愧疚、成日里面对厌恶的康远帝的烦躁,多重因素之下,这位原本活泼自在、身强体健的姑娘最终还是香消玉殒。
康远帝为她办了盛大的葬礼,死后尊荣都快要逼近本朝前三。
林望回对此有重要评价:“装模作样。”
装模作样的康远帝是打定主意要把名声放至人生首位了。
只是千防万防,康远帝为了点名声绞尽脑汁,却还是避免不了此事的余波在十多年后又掀起了巨大浪潮。
康远帝病重,该立储了。
以往他身体尚好时,朝臣们尚能稳得住,见他唯一的儿子身有残疾也不催着立储。但现在新的儿子没生出来,老子却快要不行了,放松了多年的大臣们个个着急起来,催着康远帝尽快定下太子。
于是,在这种重要关头,康远帝软弱的性子再度不负众望的重现了。
他不想立唯一、却身有瑕疵的儿子为太子,又纠结着不大愿意将皇位拱手让与他人。
林景杓苦口婆心的劝他,“大皇子只是双腿略有不平,行走坐卧却不受影响。况且大皇子学识、谋算也皆是上乘,作为陛下唯一的皇子,立为太子并无不妥。”
康远帝皱着眉头纠结。
林景杓叹了口气,“那不如这样,陛下册立大公主为储君,将来大皇子有了孩子,再将皇位传位于皇孙如何?您放心,有林家在,只要您留下诏书,林家必定保证将来皇位更迭能够安安稳稳的回归陛下正统。”
“不行!绝对不行!”
一向优柔寡断的康远帝这回却夺舍一般,都快到跳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叫女子为帝,成何体统?世间众人不得骂朕不成体统、滑天下之大稽吗?”
得,还是个老古董。
林景杓心里把他往死里骂。
自己顾忌这个顾忌那个,做不了决定非要我给你出主意,出了主意又这不行那不行,到底想怎样?陆家怎么就出了你这么个没有魄力的皇帝?
真是丢尽了陆氏三百年积攒起来的脸面。
要不是看你政事上还算用心、明理,老子早辞官回家不伺候你了!
烦人!
林景杓不耐烦了,“那陛下的意思是?”
康远帝纠结良久,最后还是选择了保全名声,将太子之位给了自己弟弟的儿子。
这位新太子,便是如今的平武帝。
*
平武帝,康远帝同父异母弟弟的嫡长子。
为了从伯伯手里得到这个储君之位,平武帝还没当上王府世子的时候,就开始勾连朝臣、宗室,借着康远帝爱惜名声的弱点,在朝堂上屡次对大皇子贬低、发难,朋扇朝堂,又于民间散布流言。
同时,他又寻着各种由头为康远帝寻找“祥瑞”,又花言巧语的承诺将来必定册立大皇子的儿子为太子,将康远帝哄的一愣一愣的。
一边逼迫,一边诱哄,这位人品卑劣又能力不强平武帝成功的得到了他的战利品,在康远帝驾崩后顺利登基,并很快册封了自己嫡长子陆行舟为太子。
这种违背诺言、背信弃义的小人林景杓自然接受不能。但架不住康远帝为了表达自己的“豁达”品质,轻信他人不说,还连遗诏都不留一个。
因此,朝中众臣都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这位新太子,虽然与此相对应的是朝堂内外屡禁不止的鄙夷不屑。
然而此事还不算完。
若说康远帝是个软弱的,有能力没心气,那平武帝就是完全相反,野心远远超过他平庸的能力,且毫不在意自己的名声。
心意与实力不匹配,就得折腾点乌烟瘴气的党争。
名声已经臭完了平武帝破罐子破摔,继册立太子之后,又干了不少背信弃义的恶心事。
直到他自认为大权在握、根深蒂固,就将目光放到了位高权重的林家身上。
半路出家的君王,一切该学的都没学会,只有一肚子阴谋诡计。康远帝临死前告诉他的林家、陆家的诅咒他是半点没放在心上,毫无顾忌的就朝林景杓下了手。
在边境平定叛乱的林景杓毫无防备之下就叫人背刺,受了不轻的伤,并且借着林景杓受伤的借口,平武帝还要夺取霆云军军权。
没办法,林景杓再聪明也想不到会有这种蠢货敢顶着诅咒对一个注定不会背叛的林家下手。
就怕蠢人一激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