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进入帅帐的白马义从们没有丝毫迟疑,他们如疾风般冲进营帐,然后齐刷刷地双膝跪地,以最虔诚的姿态向公孙瓒参拜。在这群人中,有一名手持写着军情的竹简的士卒格外引人注目。他低着头,双手捧着那支竹简,仿佛它是一件稀世珍宝,而他则是负责呈献这珍宝的使者。
这个万恶的封建主义社会里,主仆尊卑的观念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骨髓之中。即使是面对幽州军情如此紧急的情况,这些亲卫们也不敢有丝毫怠慢,依然严格遵循着封建礼教的规定,行此大礼。
原本,公孙瓒正悠然自得地翻阅着兵法,对外面的喧闹毫不在意。然而,当他看到自己的亲卫们如此庄重地进入营帐,并以如此谦卑的姿态向他参拜时,他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的兵法,迅速起身,快步走到亲卫们面前。
公孙瓒的目光落在了那名捧着竹简的士卒身上,他毫不费力地从士卒手中接过了那支代表着军情的竹简。随着他开始阅读竹简上的内容,他原本就紧绷的脸变得越发扭曲狰狞,仿佛那上面的文字是一道道致命的诅咒。
当公孙瓒终于读完了竹简上的所有内容后,他的愤怒达到了顶点。他猛地将竹简狠狠地摔在地上,仿佛要把心中的怒火全部发泄出来。幸运的是,由于竹简被绳子紧紧地捆绑固定着,否则仅仅凭借公孙瓒这一摔的力量,这竹简恐怕早已四分五裂,炸开散落在地上了。
亲卫们见到正在处于暴怒中的公孙瓒,都吓得不敢吭声,生怕触怒了他。就在这时,其中一名亲卫鼓起勇气,立刻出言劝诫道:“主公息怒啊!事已至此,为今之计,我们只能速速赶回幽州才行!幽州不能没有您来坐镇大局!”
公孙瓒当然知道现在该怎么做才是最明智的选择,然而,他心中的怒火却难以平息。这只是第一份加急前来通知的军情,从幽州抵达洛阳,纵使是八百里加急,也需要不少的时间。而在这一段时间差内,幽州自己势力里的各种变化,他公孙瓒又无从知晓。可以想象,这些变化多半是朝着不利于他的方向发展的。
要知道,白马义从可是公孙瓒的王牌部队,他原本从幽州带出了大半数量的白马义从来参与讨伐董卓的联盟。可如今,剩下的白马义从虽然足够防御边塞的游牧民族,但是却无法支援公孙瓒势力里的各个州郡。没有了白马义从在其中周旋驰援,幽州的战局多半会对公孙瓒不利!
时间,这是一个既珍贵又廉价的存在。
对于此时此刻的公孙瓒来说,它无疑是最珍贵的资源。因为他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撤军回幽州支援。而与时间的珍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目前所处的困境,让他感到时间的廉价。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幽州,公孙瓒决定去和袁绍商谈撤军之事。他带着自己的亲卫们,心情沉重地走向帅帐。然而,就在他即将踏出帅帐的那一刻,意外发生了。
公孙瓒与一个人狠狠地撞在了一起,由于帐帘的遮挡,双方都没有看到对方的到来。这一撞让两人都有些措手不及,但他们毕竟都是武将出身,身体素质和反应能力都非常出色。
相撞之后,公孙瓒和对方迅速稳住了身形,并几乎同时伸手去搀扶彼此。当他们抬起头看清对方的面容时,都不禁愣住了。原来,与公孙瓒相撞的人正是刘备。
短暂的沉默之后,还是刘备率先打破了僵局。他一脸严肃地对公孙瓒说道:“伯珪,刚刚我和我的兄弟们在巡营的时候,发现了一名来自幽州的信使。”
公孙瓒听到这个消息,内心毫无波动。他看着刘备,淡淡地回应道:“某家早就知道了。”
现在可不是和刘备闲扯的时候,时间紧迫,必须尽快赶回幽州,守护好自己的根基才是当务之急!公孙瓒原本打算对刘备视而不见,直接匆匆离去。然而,由于与刘备之间的同窗情谊,以及想要结下一份善缘的想法,他还是在带着亲卫走出一段距离后,停下了脚步。
公孙瓒转身面向刘备,高声喊道:“玄德啊,此次我要前去拜见袁盟主,商议撤军之事,实在无法与你过多闲聊。等我回来后,再将结果告知于你。”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一丝急切和决断。
刘备自然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他也立刻高声回应道:“伯珪兄,你放心去吧!若有任何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我刘备定会全力以赴,助你一臂之力!”他的语气坚定而诚恳,透露出对公孙瓒的支持和友谊。
公孙瓒听到刘备的回应,微微点头,表示自己已经知晓。然后,他挥动着手臂,示意刘备他已经明白,接着便带着亲卫继续前行,身影渐行渐远。
望着公孙瓒渐行渐远的背影,刘备的心中涌起了无数的思绪。他不禁想起了与公孙瓒的同窗时光,那些一起学习、一起成玩闹的日子。如今,虽然各自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奔波,但这份情谊依然深厚。
刘备暗自祈祷,希望公孙瓒能够顺利处理手头上的事务。同时,他也在心中默默思考着自己的未来,如何在这乱世中立足,实现自己的抱负。
公孙瓒为了与刘备之间的关系,可谓是不遗余力地充当他的靠山。如果不是碍于刘备背后有公孙瓒这样的强大支持,刘备恐怕根本无法在那场声势浩大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事件中获得一席之地。
愣是刘备说破嘴皮子,都无法进入袁绍主持的盟军会议分毫,中山靖王之后数不胜数,多一个皇叔和少一个皇叔又没有多大差别,即使刘备说自己是卢植的弟子,但卢植早已死去,无从核对刘备所说是否为真。但是刘备背靠公孙瓒就不一样了,有公孙瓒的背书,不是真的也是真的,公孙瓒有实力、有地位、有背景,为刘备站台绰绰有余。
然而,如今大军却停滞不前,这让刘备心中的抱负难以实现,他感到郁郁寡欢,甚至开始产生了离开的念头。尤其是曹操的败退,更是让各个诸侯们深刻认识到了西凉军的骁勇强悍,这无疑给刘备的雄心壮志泼了一盆冷水。
刘备站在原地愣神,公孙瓒离去许久后才缓过神来,刘备不禁喃喃自语道:“云长、翼德,或许这就是我们即将离开的契机吧。”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不甘,但同时也似乎暗示着他已经对目前的局势感到失望,开始考虑另寻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