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用土也能种东西?
之前的什么农具就算是铁牛之类的,也有迹可循,他们也还大概明白是做什么用途,只是后世换了壳子,用了另外一种办法驱使铁牛走动。
但还没有到不能理解的地步。
现在的水培,真的让他们很是吃惊。
就像是人要吃饭喝水,但是只喝水不吃饭是不行的,这植物也可以只喝水不用吃饭?
要是真的可以这样,那该节省多少的土地!
只要在家里挖一个塘,或者放个瓮,他们也能种东西了!
很快天幕就打破了他们的念头。
“水培是无土栽培的一种方式,植物的根系直接跟下面的营养液相互接触,当然也要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和植物周期。”
“水培使用的营养液是采用了环境与生态共生技术、菌根共生原理,采用诸多工艺合成的一种新型植物营养液。”
“这种营养液可以代替土壤里的水分、肥料,水培也可以模拟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热、气等因素,这样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最佳的环境。”
“病虫害相对比较少,管理也比较简单,但是对于营养液配置要求十分严格,一旦营养液出现问题,植物可能就会缺氧、病菌感染、根系腐烂等等。”
天幕下的人也一下子从美好的畅想当中脱离出来。
什么营养液,什么原理,什么技术,也都只有后世玩得动,他们连他们脚下的土地都没有研究完毕,怎么还会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什么无土栽培。
也有一些人对这些东西感兴趣,来研究,这又是另一回事了。
“可惜……”刘彻微微摇头。
刘启说道,“若是无土栽培真的这么好,后世也不会花费大力气继续研究土地。”
刘彻睁着一双有些大的眼睛说道,“做这些东西,说不定成本很高,就给那些门户较丰之人专供。”
刘启轻轻敲了敲他的脑袋。
刘彻略一沉思,马上就改口了,“应该会放在那些店里卖,就是比较贵,不过大家都能买得起。”
刘启点了点头,有些欣慰,“从天幕上也看到了,水培的产量和整个华夏比,不算多,但是也不算少,若是没有一定的产量,朱姑娘也是不会拿出来说,并且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
听着天幕上朱清谷又开始说下一种岩棉培,小刘彻一下子就十分感兴趣的看到天幕之上去了,“父皇,岩棉为何物?”
刘启也摇摇头,“要不然等会你自己问问朱姑娘?”
“说不定朱姑娘等会也会自己说呢?”刘彻机灵一笑。
……
朱清谷说到了岩棉培,岩棉培也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无土栽培方式,她也是收集资料的时候第一次看见,之前比较多听见的还是水培。
水培生菜也是电视新闻里总报道的。
倒是偶尔有什么人造肉的消息。
“……岩棉栽培其实就是把作物种到预先制作好的岩棉当中,大家一定很好奇岩棉到底是什么?其实岩棉的原材料是石头。”
天幕下的人完完全全的震惊了!
“啊?石头?!”
“石头里还能种出花来不成?”
“现在后世就是真的在石头里种出花来了!”
之前的无土栽培里有水培,大家想想也很合理,哪些植物不用喝水?用水种菜也可以,里面加什么营养液,就像是人喝粥人喝汤一样,能活!
现在石头都能用来种菜?
嬴政也大为震惊,现在被这么一提,也想到了‘岩棉’前面那个所谓的‘岩’字,石头还真的能够种东西不成?
“石头也能种东西?”李世民有些惊奇,但很快也回过神来,“相比应该也是和那水培一样,是用一种很特殊的办法,天幕上的岩棉竟然如此柔软!”
天幕当中的一只手伸过去,拿起岩棉,然后小心翼翼种在了花盆当中。
而随着那手拿起来的时候,大家都可以看到所谓的岩棉是柔软的。
这真的就是岩石?岩石也能够变得如此柔软?并且代替泥土?
“岩棉就是用天然的岩石,比如说玄武岩,或者是辉绿岩为原材料,加入一定的白云石或者是石灰石煅烧成为岩浆,用高压气体或者是离心力,把岩石变成一种纤维。”
“再经过一定的固化工艺之后,就变成了这样的一块岩棉。”
天幕上也渐渐的放出一个岩棉的制作过程的视频,朱清谷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大家便是明白了。
那些冶炼铁矿的工匠看着天幕上的那些高炉,很是感兴趣。
岩石逐渐变成会流动的岩浆的过程他们也很感兴趣。
只是目前他们也只能做到烧,并不能像后世那样加压,若是能够加压,是不是炼出来的铁更加坚硬一些?
后世什么都好,就是后世太远了,他们摸不着够不到,还要馋得他们流口水!唉!
……
“岩棉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高温提炼之后无菌无污染,是欧洲地区主要的无土栽培基质,配置好营养液之后,一般采用滴灌的方式,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在种植结束之后,岩棉可以被重新回收,然后消毒粉碎,重新制作。”
回收?那又要重新弄,也是不低的成本,贾思勰微微摇头,“如若是这般,不如土地,这些无土栽培有前瞻性,但也有不少的缺陷。”
后面朱清谷还讲了沙培,其实沙培也是差不多,就是把岩棉换成了沙子,同样也需要营养液。
不过对于一些比较干旱,土质靠近沙子的地区,沙培还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朱清谷接连把这些东西讲完,她看了一眼黑板上面悬挂着的时钟,时间也差不多走到了尾声。
“这三回直播讲述的都是和种植有关系,其实我也是一个门外汉,在诸多人面前算是班门弄斧了,感谢大家的聆听。”
(北魏·贾思勰:朱姑娘讲得很好,对在下来说很有助益,贾某也知道了很多后来朝代的农具改进方向,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朱姑娘做的事情于万民有益!)
(明·徐光启:见识到后世很多种植办法,在下也很多进益,感慨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