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姓也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伊姓最早的源头,来自尧帝。
因为尧帝出生在伊祁山,在今天河北顺平境内,所以称伊祁氏,后来分为伊氏和祁氏。也有说法尧帝出生在伊水,这就跑到了今天的河南伊川。具体在哪,因为那时候也没有文字记载,所以咱们只能猜。
另一个源头是姒姓,第一任始祖伊尹。
关于伊尹的出生地,也有两个说法。一个是伊水旁边,一个是今天的河南杞县。
如果按照常理,可能出生在伊水河边的概率比较大。
但是按照古籍记载,则是河南杞县。
因为伊尹没扬名立万时候,只是一个奴隶,跟着有莘国的公主陪嫁到了商国。咱也搞不懂,古代大多用女孩陪嫁,他这里怎么整个大老爷们陪嫁呢?
不过伊尹不能完全说是陪嫁,而是有莘国公主怕嫁到商国水土不服外加吃饭不习惯,所以带着伊尹做厨师。
而有莘国的位置,则被认为是陈留郡。换算到现在的具体位置,就是今天的河南杞县。
不过这个也没定论,因为有莘国现在有四个地方在争。一个是河南开封东部,再就是陕西合阳,还有河南伊川以及山东曹县。
大估计现在也争论不清了,毕竟过去了三四千年,即便是按照现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恐怕也没办法下定论。
甭管伊尹到底是哪里的吧,反正这位伊尹先生,虽然是最底层的奴隶兼厨师的身份,却逆袭成为大商国的股肱干将,对商朝的建立及稳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商汤发现伊尹,确实非常偶然。就是商汤感觉伊尹做的汤非常好喝,才召见伊尹。
伊尹也是从做饭开始,谈到了国家大事,这才有了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说法。
按道理来说,伊尹奴隶出身,应该上不起学。但是就这么一个穷苦的不能再穷的最底层,却对治理国家如数家珍,是不是感觉有点奇怪。
其实伊尹对咱们中国人影响非常大,特别是豫菜的五味调和之说,据说发明专利就是伊尹。
很多河南之外的朋友,觉得河南就烩面胡辣汤出名,真正能拿得出手的菜品,很多人并不清楚。
豫菜号称八大菜系的母菜,有一定的道理。
主要是河南自古交通就四通八达,虽然战乱年代首当其冲。但是和平时候也是八荒争凑,万国咸通。在各地的往来交流中,豫菜既糅合借鉴了其他菜系的特点,又将自身的特色传至八方。所以豫菜是八大菜系的母系菜之说,并非没有一点道理。
商汤驾崩后,他的儿子太甲即位。只不过这个太甲除了吃喝玩乐比较拿手之外,根本就不管国家大事,造成刚建立不久的商朝朝政混乱不堪,百姓怨声载道。
伊尹也是权臣,看着小皇帝干活不行,那就让他休息休息,闭门思过吧。于是将太甲囚禁在桐宫,他和几位大臣共同执政。
可别以为伊尹想要篡位,三年后的太甲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是真心悔过。伊尹又把太甲放了出来,朝政大权还给了太甲。
古代还有个官职叫伊耆,主管农业方面的工作。
我小时候,每到收麦子,乡里的干部不但督促农民抢收抢种,他们还真能弯下腰帮农民割几把麦子。甭管是作秀还是别的吧,人家是真正走到了田间地头。当然啦,老百姓比较淳朴,也不会让人家一直帮忙割。
反观现在的干部,吹着空调发号施令,您想他能接地气吗?
回族也有伊姓,主要是来自易卜拉欣,也叫伊布拉欣。
我发现伊在国外,特别是中东那边占比很大。宗教有伊斯兰教,地名有伊拉克,名人有伊万诺夫等等。
而在中国,除了伊尹之外,其他伊姓有代表性的名人并不多。
不过一个伊尹就足以彪炳千古,后世的如周公旦霍光以及诸葛亮等,都是以伊尹为标杆。
******
宫姓
春秋时候,姬姓有个国家,这个字现在打不出来了,就是一个宫加耳朵旁。
由于国家小,不久被晋国所灭。
其中有个叫姬奇的,逃到了虞国。由于姬奇能力比较强,人品也不错,很得虞公信任。
姬奇出逃后,就把那个碍事的耳朵旁去掉,姓了宫,这就是宫姓最早的来历。
当然还有其他源流,这里不过多介绍。
就是在这位姬奇的时候,发生了假途灭虢和唇亡齿寒的故事。
这两个故事前面说过,这里就不再重复。只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劝谏虞国国君的,主要是姬奇和百里奚。
宫姓着名人物并不多,但是在明清时期,泰州的宫姓却大放异彩。又是进士又是举人的,整个江南甚至放眼全国,一个地方一个家族有十多位高考状元的姓氏,恐怕都非常罕见。
******
宁姓
九几年时候,有个回族美女姓宁,已经二十多年没见过了,如果开封的这位美女刚好看到,不知道还会不会联系我。
宁姓最早的出处,是卫国的卫武公庶出儿子姬季亹(wei),因他的食邑在甯(ning)地,所以季亹也被称为甯亹。估计这个甯字写着比较麻烦,不如宁字省事。这个甯地,在今天的河南获嘉县和修武县一带。
嬴姓还有一支,秦襄公的曾孙,谥号为宁。他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谥号为姓的。
宁姓人口可不少,达七十万之多。
汉景帝时候的宁成出任济南都尉,在当时的名臣郅都手下效力。
宁成这个人,官阶比他略高一级的,他绝不放在眼里。如果比他级别的的,在他跟前必须装的跟孙子一样,否则那就有好看的了。
就比如这次到济南任职,按说郅都是太守,宁成只是个都尉,俩人差着级别呢。
但是宁成来到大堂,竟然不跟郅都打招呼,直接噔噔噔走上主位,一屁股坐了下来。
郅都也听说过宁成的名头,再加上不跟他计较,又不愿得罪他,俩人算是能和平共处。
其实郅都的名声要比宁成好太多了,这哥们虽然治理地方刑法严峻,属于酷吏序列。但是郅都不畏强权,坚持法度,且清廉如水,名声自然很好。
反观宁成,可就不敢恭维了。
到了汉武帝上台,有人弹劾宁成胡作非为,乱施刑罚。
汉武帝挺大度,并没有痛下杀手,而是让宁成享受了髡钳刑罚抵罪。
所谓髡钳,就是把头发剃了,脖子套上铁链。虽然这玩意不舒服又不好看,但总比掉脑袋强多了。
后来宁成回到南阳老家,也不知道他怎么弄了几千亩地,雇佣老百姓给他种地。
只是不久就被南阳太守瞅了个由头,弄监狱里搞死了。
提到过宁姓,第一时间想起来的不是某个有特别贡献和事迹历史名人,竟然是《聊斋志异》中的宁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