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再度眷顾星月镇,薄雾在第一缕阳光的照耀下渐渐散去,露出一片清晰而富有生机的街景。陆尘踏出青旅的大门时,已经能感受到这座小城正在苏醒:餐吧里飘来的咖啡香,街角小贩忙着支起早点摊,清水刷过石板的声响都在印证新一天的活力。
立阳一早等在门口,他显得神采奕奕:“导师,昨晚您休息得好吗?今天打算做些什么?”
陆尘轻轻舒展了一下肩膀,笑道:“睡得不错。谢谢你的安排。昨晚我在街上转悠了一圈,发现这个地方比想象中更加多元,也更加包容。今天,我想先去看看你们那个‘微光基金’的办公室,毕竟你提到过,除了培训和社交空间,你们还在尝试建立一些资金扶持机制。”
“好啊,我正要过去开个例会。一起吧。”立阳应声带路。两人沿着昨晚的老街一路前行。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洒在小巷里,石墙上挂着不同时期的海报与宣传标语,让人仿佛在穿梭一条时空隧道,将旧日与新潮相互串联。
走出老街,视线变得开阔,前方是一幢翻新的三层小楼,外墙上画着一幅巨型涂鸦:一个年轻人背着行囊,面向远方太阳,脚下是一片象征着社群与支持的手牵手图案。
“这里就是‘微光基金’的所在地。”立阳指了指大门前那个半圆形的拱门,“我们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从零到一’的启动平台,希望那些还未被资本与市场看到的年轻人,能在这里获得初步扶持,进而实现更大的梦想。”
刚踏入大门,陆尘就感受到一股新鲜与热烈的氛围。前厅的墙壁上贴着许多项目展示海报,有做公益性科技研发的,也有专注于环保产品的,还有新兴的数字艺术平台。走廊两侧是几间会议室,玻璃墙上满是手写的创意草图与短期目标。
“导师,您来了!”
一个年轻女孩快步迎上来,自我介绍叫洛薇,是“微光基金”的项目协调人。她身材娇小,却透着一股干练的朝气。她握着陆尘的手,眼神里满是激动:“之前一直听立阳提起您,没想到今天能见到本人!”
陆尘微笑道:“你们现在的规模不小嘛。我看很多年轻人聚在这里,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洛薇点头:“是啊,一开始我们也只是几个人凑在一起,想帮一些身边的朋友解决创业初期的难题。后来,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人来找我们。虽然资金不多,但我们会尽力用各种形式来支持他们。比如说,我们会定期举办评审会,选择部分项目给予小额无息贷款或技术资源对接。”
他们一路走进二楼的一个宽敞会议室,那里正在进行一场小型的路演评审。几个年轻人正在投影幕布前展示他们的项目:如何在偏远地区搭建低成本的网络节点,或者用可再生材料来替代一次性塑料制品。评审台上坐着几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志愿导师,正仔细聆听并记录。
“导师,您也可以参与我们的评审,如果愿意的话。”洛薇递给陆尘一份简要的项目资料,“他们的项目大多处在很初期的阶段,缺的不是想法,而是经验与信心。”
陆尘翻看了一下,资料上写着三四个年轻团队的介绍。他感受着会场里洋溢的热忱与焦虑,思忖片刻,便轻声说道:“我先看看,不用急着让我发言,我想先深入了解一下他们的想法。”
随着会议的进行,一个又一个团队上台展示。有的带来了简陋的产品原型,却能清晰阐述如何迭代升级;也有的只带来一份ppt,却足以勾勒出对未来的精彩蓝图。评审委员们不时提问,有的尖锐,有的温和,引导这些年轻人更全面地思考项目的可行性。
等所有展示结束,会场一片窃窃私语,年轻团队互相打气,也互相暗中比较。洛薇站起来,总结性地说:“感谢大家的路演,你们都展示了非常宝贵的创意,我们的评审结果会在下周正式公布。资金、场地、培训资源,我们会根据大家的需求评估分配。希望你们继续坚持和完善自己的想法。”
会后,一些年轻团队围过来,想跟陆尘或其他评审多聊几句。有个男生显得尤为热情:“陆尘导师,我在网上看过您的演讲视频,您曾经说过‘尝试先于完美’,这个理念给了我很大鼓励。我也想知道,当我们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最该坚持的是什么?”
陆尘认真地看着他:“当你面对不确定时,不要被外界的声音淹没,先问自己:‘为什么出发?’如果你能不断回到初心,就不会轻易放弃。另外,别害怕不完美,也别害怕别人的质疑。这世上任何一个有价值的创举,最初都是一群人不被看好,但正因为有人执着,才成了闪亮的奇迹。”
男生若有所思,连连道谢,随后回到自己的团队那边继续讨论。立阳凑过来,低声笑道:“导师,每次听您说这些,我都觉得热血沸腾。可以告诉我,您自己现在最想坚持的东西是什么吗?”
陆尘愣了愣,随即微微一笑:“我想坚持‘每一次相遇都值得珍惜’,用心倾听别人的故事,也用心去传达我的感受。说到底,我也不知道还能走多远,但只要还能走,就愿意让更多人心里燃起光。”
下午,洛薇带领陆尘和立阳参观基金会的工作区域,指着一排排工位:“我们没有华丽的办公环境,但这些年轻人白天在这里办公,晚上可能就住在附近的青旅或合租房里,常常工作到深夜。因为他们知道,市场不会给过多宽容,每一分努力都必须落到实处。”
陆尘在其中一张桌前停下脚步,上面摆着几张草图和一本写满公式的笔记。他注意到,笔记封面写着“AI光影计划”几个字,不禁感到好奇:“这是做什么的?”
洛薇解释:“这是一个实验性项目,利用AI对图像进行光学模拟,希望能在艺术创作和商业广告中应用。他们团队只有两个人,资金不足,但热情很高,还需要更多测试。”
陆尘轻轻翻看那本笔记,里面有许多复杂的算法和绘图,却透出一股单纯的热爱。就在此时,一名戴着眼镜的女孩匆匆走进来,见到几人正看着她的桌面,顿时露出紧张的表情:“不好意思,我没在……您、您是……陆尘导师?”
“是我。”陆尘点头,视线却停留在她笔记里的公式,“你们这个AI光影项目很有趣,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
女孩有些害羞,却还是鼓起勇气回答:“我们资金有限,硬件设备老旧,模拟速度很慢。还有一些算法需要高算力支持。我们怕赶不上市场需求,迟迟不敢正式推出。”
陆尘微微蹙眉:“但你们的思路非常具有前瞻性,也许可以寻求一些科研机构或投资者的合作,不能让好创意因为设备问题被埋没。”
听到这里,女孩目光瞬间一亮,连忙说:“如果您有任何建议,我们都很愿意尝试。我们也找了一些外部资源,但对方嫌我们团队规模小,又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
“别急,”陆尘安抚道,“先完善技术,形成一个可以小范围展示的demo,用实际成果去打动投资者。另外,可以考虑跟高校或科研单位的实验室合作,把成果一部分开放出来,以求共赢。”
女孩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希望,像是找到了方向:“谢谢您,我会继续努力。”
看着女孩捧着笔记本激动地回到工作区,陆尘心里泛起一股暖流。他回想起自己最初在实验室拼命的那些岁月,当时也不知道终点在哪,只知道必须坚持下去。或许,这就是所有怀揣梦想之人的共同底色:努力时并不清楚最终会怎样,但心中的热爱与执着,让他们一次次跨过坎坷。
傍晚时分,陆尘随立阳来到工作坊顶楼的露台。这里视野极佳,星月镇的街道在晚霞中呈现出一片橘红色。远处的山峦也被镀上金边,仿佛在见证这座小城的活力与希望。露台上摆放着几把简单的铁椅,不少年轻人端着饮料,三三两两地聊天。
“这就是我们结束一天繁忙工作后的放松时刻,”立阳指着人群笑道,“你看,他们可能在白天因为讨论方案吵得面红耳赤,可到了晚上,仍旧能一起举杯庆祝彼此的努力。”
陆尘找了个位置坐下,微风拂面,带着一点凉意,却让人觉得心旷神怡。一些年轻人见到陆尘,也纷纷走来打招呼,问他对工作坊的看法,或者询问更深入的建议。他一一回应,语气平和,却耐心真挚。
天色渐暗,几盏挂在栏杆上的小灯亮起,像一串串萤火虫,为夜晚增添了几分浪漫。立阳举起一杯柠檬水,轻轻敲了敲杯缘,引起大家的注意:“各位,今天有幸请到陆尘导师来指导我们,给我们提了很多宝贵意见。让我代表所有人,敬导师一杯,也敬我们这群相信梦想的年轻人!”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和掌声。陆尘端起杯子,和众人轻轻碰杯:“谢谢大家的热情,希望你们能一直保持初心,用热爱与努力把梦想带到更远的地方。”
随着欢笑与交流声渐渐升温,这片露台在夜晚竟宛如一场小小的派对,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只靠人心的温度,就足以驱散黑暗。陆尘坐在那儿,看着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脑海中浮现出无数曾经与他擦肩的人:小雅、立阳、那些在文化交流中心里留住过片刻平静的人。他明白,真正的归宿从来不在远方,也不在一个地点,而是在每一次心与心的碰撞中。
夜深之后,陆尘回到青旅,独自来到公共休息区,借着昏黄的灯光在笔记本上写道:
“这座小城的年轻人,也许不被世人瞩目,但他们有热忱、有智慧,有一颗愿意坚守梦想的心。就像那盏星灯,只要有人守护,就能微微发亮,指引无数孤单的灵魂走出迷雾。人生的旅途或许坎坷,但正因为有这样一批人,世界才不至于一片荒凉。”
写完后,他在夜色中默想:或许自己还会继续走访更多地方,也许有一天会再度回到吉隆坡交流中心。但无论身在何处,他都希望能带着这些在星月镇看到的笑脸、听到的故事,去点燃更多希望的灯火。正如那微光长路上,永远都有年轻的脚步,在奋斗与失落间交替,却从不停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