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萧诚安排在朝天门码头的观察员所写的报告来看,李二牛的表现给了他极大的震撼!
他简直对李二牛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个观察员,是特工总部武汉站的一名特工,被借调到宜昌联络站担任通讯员的。
炮灰三人小组的任务,就是由他带到重庆,亲手交给李二牛的,同时也见到了张铁柱和王大山。
由于萧诚需要他观察炮灰小组任务执行情况,因此,直接让他本人和李二牛等三人见面。
反正,这三个人都已经注定会死了,也不用担心泄露什么机密。
李二牛出现在朝天门码头的时候,很快就被他认出来了。
因此,李二牛的整个行动过程,都被他看在眼里。
这个时候,他才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前几天刚刚见过的这个其貌不扬的人,竟然是一名王牌特工!
也正因为他的报告,萧诚才得以知道当天李二牛的表现。
李二牛动手了,在朝天门广场的茶摊上杀了一个人!
一刀封喉!
那么,萧诚就可以最终确定,在朝天门码头等着李二牛的,就是福原良太本人。
任务是通过死亡笔记安排的,如果目标不是福原良太,李二牛根本就不会动手。
杀人之后,李二牛立刻遭遇至少十多人的围堵,那么,就可以判定,军统确实在朝天门码头设下了陷阱。
不出萧诚所料,李二牛果然击退了所有围堵的对手,成功冲到江边。
此时,对方终于放弃了活捉的打算,十多个人对着李二牛开枪,
在李二牛跳江之后,向水里也开了很多枪。
当时,他为了自身安全,是没有上前查看的,一直到现场解除封锁之后,才沿着李二牛的路线走了一遍。
非常确定,一路上都没有任何血迹,也就是说,至少在李二牛入水之前,没有受伤。
第二天,重庆大街小巷到处都贴出了重金悬赏通缉李二牛的告示,画像惟妙惟肖。
直到他带着两个人的观察报告从重庆出发前往宜昌的时候,仍然没有李二牛落网的消息。
当然啦,军统是不可能抓到李二牛的,他在入水之后,就没有再上过岸!
腿在江底石缝中被卡住,活着的时候都无法挣脱,淹死后之更不会自然脱出,等到尸体能浮上来的时候,恐怕已经巨人观了吧。
谁还能认出他来。
在军统的眼里,这位“夜雾”的王牌特工,一定已经成功脱身。
说不定军统还会为这个不知名的日谍建立专门档案,持续调查。
可惜,他们的调查注定不会有结果。
哪怕明着告诉他们,这人不过是76号警卫总队的一个普通行动队队员,他们也不会相信的。
任务不难,但承担最多,给军统最多震撼的工具人,非张铁柱莫属了。
李二牛的表现再亮眼,在军统眼里,也只是身手特别惊人而已。
而张铁柱带给军统的,则是另一种震撼!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特殊材料做成的硬汉!
熬过整整十一天大刑而不吐露半点情报,这几乎是在挑战人类的极限。
这样的人,在任何一个组织,都是当之无愧的王牌特工。
本来在三人之中,选谁担任这个任务,萧诚是有过犹豫的。
不过,谁让你叫铁柱呢?
这名字一听就是铁骨铮铮的汉子。
死亡笔记上,关于张铁柱的,除了认真对待任务,还有三条!
首先,是在打铜街制造骚乱,为李二牛做掩护,尽可能拖延时间,直到被捕。
由于张铁柱假扮的乞丐制造骚乱之后,很快离开了打铜街,萧诚对他的表现,缺乏第一手资料。
究竟在吸引军统人员注意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有过什么表现,不得而知。
不过,这并不是重点,只要通过他的掩护,让李二牛顺利带着铁盒子离开打铜街就够了。
第二条,则是对自身情报守口如瓶!无论经受什么酷刑,都不会透露一个字。
虽然张铁柱是真的不知道什么是“夜雾”,更不知道自己成了“夜雾”的成员。
但萧诚经过考虑,还是加上了这一条。
如果不加的话,面对刑讯,张铁柱是绝对扛不住的。
军统的人虽然问不到“夜雾”的情报,但却能问出张铁柱本人的真实信息!
甚至也包括李二牛、王大山,甚至另外四个已经在重庆潜伏,但萧诚尚未启用的工具人小组的身份。
这十五个人全是76号警卫总队的,互相之间都认识。
不论军统是不是相信,都会派人拿着张铁柱的照片和李二牛的画像,到上海去调查。
特工总部这种地方,根本就是个筛子,连理论上和万里浪平起平坐的副主任兼杭州站站长梁树都是军统的卧底。
76号里面,虽然不知道还有多少军统的人,但肯定不是一个两个。
甚至,按照萧诚穿越前所知的历史,这个时间段,丁默村也开始和军统勾搭了。
军统真要在76号查的话,那是一查一个准。
这种事,是萧诚绝不能容忍的!
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了,让张铁柱对自身情报也完全守口如瓶!
从张铁柱在被捕整整十一天里,面对任何拷问都绝不招供的表现,
只要他自己不说,军统根本不可能把这样的狠人和76号那帮人联系起来。
哪怕把张铁柱的档案摆在他们面前,军统的人宁愿相信相貌相似是巧合,
也绝不可能认为面前这个能够熬住整整十一天大刑的“夜雾”王牌特工,其实是76号的汉奸墙头草。
最后,才是在第十四天,死于受伤过重。
这一点,同样合情合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刑讯,人犯身体承受不住,出现意外重伤不治再正常不过了。
。。。
哈尔滨,大和旅馆,小林广实房间。
此时,已经是1943年2月下旬。
“小田君,战局不容乐观啊。”
小林广实一脸忧心忡忡,
作为高官子弟,他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
“月初德国人在对苏作战中遭遇了重大失败,损失惨重,连保卢斯元帅都被苏联人俘虏了。
就在前几天,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在柏林发表演说,鼓动全体德国国民接受总体战的理念,利用全国的一切资源和力量来战斗到底。
对,他已经在演说中用上了“战斗到底”这样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