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安庆宗这边,带他回去后等待着李隆基答复的这段时间里,整个人患得患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毕竟当初李雄迎娶万春公主的浩大婚礼场面,可是一直让人津津乐道。
而安庆宗作为与李雄同辈之人,虽然以李雄的地位相差巨大,但是自己的父亲安禄山的权势也不比对方差。
一想到如果自己真的能够迎娶皇女,一定也要办一场,不比李雄差的婚礼。
作为大唐现在的顶级贵族之一,虽然在地位能力等等方面与对方有所差距,但是如果钱就能够办到的事情,安庆宗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而得到安庆宗肯定让其负责此事的这名谋士,看到安庆宗的这副模样,也在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促成此事。
要知道,想要在安庆中以及安禄山的众多谋士之中,脱颖而出可不是那么容易,现在既然有这个机会那肯定不容错过。
由于有安庆宗的全力支持,在礼物和钱财等方面,可以说是任他取之。
所以他这一段一直在拜访皇室的各个成员,就是为了希望这些皇室成员能够为安庆宗说说话,尽快促成安庆宗迎娶皇女的事情。
然而,这谋士却碰了不少软钉子。
许多皇室成员虽表面客气,但一听是为安庆宗求娶之事,便含糊其辞。
毕竟现在安禄山可以说是四面皆敌,除了被杨国忠特别针对以外,还与现在最为受皇帝器重的李雄十分的不对付。
所以他们现在也不敢过早的下注,虽然说安庆宗地位和家世都不差,也算是一个好的选择。
可怪就怪在安禄山与当朝的两大权臣都十分的不对付,这就不得不让他们慎重考虑了。
在他们看来,安禄山一人对上以李雄为代表的大唐军方势力,和以杨国忠为代表的大唐文臣势力,就目前来看安禄山根本没有任何的胜算。
所以就算这些皇室成员家里有适婚的女子,也不太想在这个时候搅和进这个旋涡之中。
所以证明谋士尽管带着各种重礼不断的拜访各皇室成员,但是依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
谋士无奈回禀安庆宗,安庆宗听闻后大怒,没想到以自己的身份地位求娶一位皇家女,竟然如此的艰难,简直就是欺他安庆宗太盛。
看到安庆中发怒,我以为他会胡来的谋士赶忙劝阻,称此事现在还没有最终的定论,让其安心等待。
此时,安禄山那边得到消息后,也传来了自己的指示,告诫安庆宗不可轻举妄动,需暂且忍耐。
安庆宗心中愤懑难平,却只能按捺下来。
而有一人却没有考虑那么多,毕竟安禄山都称自己为母亲了,自己帮一帮这个便宜儿子的儿子,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毕竟杨贵妃得到了不少的好处,而在在李隆基面前美言几句,说安庆宗年轻有为之类的话也不是太难的事。
所以就趁着李隆基心情好的时候,向李隆基说明了此事,也算是完成了自己对安庆宗的承诺。
李隆基在权衡利弊一番后,也是想着拉拢安禄山的心,最终答应了这门亲事。
毕竟安禄山作为自己最宠幸的边疆重臣,自己的儿子也求到了自己的份上,再说了,嫁一名皇室女子给对方,也能让安禄山放心。
随后,李隆基招来了高力士。
“力士,现在皇室之中,有没有适合婚配的郡主?”
听到李隆基的问话后,高女士经过一番思索。
“回禀圣上,现在与安庆宗公子年龄相仿的郡主,倒是有数人,但最适合的还是荣义郡主。”
李隆基经过一番思考后,也想起了对方是谁,而对方的荣义郡主还是自己封的。
“行吧!此事就这样定了。”
“力士你一会亲自跑一趟荣誉太子府,去将此事告知荣誉太子,并通知荣义郡主做好出嫁准备,就说随后圣旨便到。”
“老奴遵旨!”
高力士领命前往荣义郡主府。荣义郡主得知自己即将嫁给安庆宗,心中满是忧虑。
她早闻安禄山父子现在的处境可是十分的不好,此次李隆基亲自下旨联姻恐非好事。
但君命难违,只得默默接受,虽然自己的父王是当今陛下的哥哥,可是出生在皇家,许多事情自己本来就没有决定权。
安庆宗得知自己将迎娶荣义郡主,大喜过望。当下便召集谋士商议婚事细节,一心要办得风风光光。
而不在长安城的李雄,并不知道安庆宗正如历史上发展的一样,准备迎娶李隆基的侄女荣誉郡主为妻。
消失在众人眼中的李雄,在客栈观察几日确定李浚确实值得帮扶后,便寻了个时机前去拜会。
正在县县衙内处理事情的李浚,听闻门外有人来访,并且对方指明要见自己,其他的并未透露太多。
李浚思考一番后还是决定出门迎接,当他看见李雄,发现对方气宇不凡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可是李浚却很肯定自己并不认识对方。
但是出于礼节,李浚还是率先开口。“不知壮士找在下有何事?”
李雄看着相貌堂堂,且孔武有力的李浚,也不由得暗赞一声大唐军神的后代,确实是不凡。
“李大人,难道不请我进去坐坐?”
“哦,是李某失礼了,壮士请!”
随后二人进入了县衙,两人落座后仆人便端上了香茗,之后便退了出去给两人留下了独处的空间。
这时两人都在暗自打量着对方。
也许是出自将门之后,李浚在看到李雄时,就不知为何有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
虽然自己现在走的文官之路,但是对于出身军武之人,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气息,李浚还是十分熟悉的。
而李雄这时候也细细的打量起了对方,从身高来看,对方也有六尺有余。
虽然穿着一身长服,但是通过对方的手等细节之处,也能看出对方常年练武,走的是文武全才之道。
最终还是李浚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
“敢问壮士,可是出自军伍之中?”
“是哪位将军的麾下?”
李雄听到对方的问话并不感到意外,毕竟作为将门之后,这点识人之能应该还是有的。
李雄慢条斯理的喝了一口茶后,才慢慢的说道:“大人何以见得在下是出自军伍之中?”
“以壮士不自觉之中流露出来的军伍气息,李某虽然现在走的文官之道,但是对于出自军伍之人的气息还是十分熟悉的。”
“不错、不错!”
“不愧是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之玄孙。”
“在下安西节度使李雄冒昧来访,还请李兄见谅。”
听到李雄的话后,李浚震惊的直接站了起来,甚至打翻了身前的茶杯。
“你就是安西节度使李雄?”
“正是在下如假包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