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余顺的电话也响了,张国蓉爽朗的声音从话筒中传了出来。
“喂,哥哥,早晨。”
“顺仔,早晨,怎么这么不小心?那女仔是谁呀?”
“我妹妹啊,亲妹妹,你记得几年前,在我老家那个扎牛角辫,流着鼻涕的小姑娘吗?”
“哦,我想起来了,你妹妹都长这么大了。”
“哥哥,都过去七八年了,还不长大,你以为是天山童老啊。”
“哈哈哈,转眼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我家启明都快4岁了。”
启明,张启明,张国蓉和梅妍芳的儿子。
“明仔现在乖不乖啊,你们两口子也真是的,带着小明仔到处逛,我买了礼物都不知道寄到哪去。”
“就是趁他现在还小,所以可以到处逛啊,我和你梅姑要给他一个最快乐的童年,等到了入学的年纪了,他就没有这么自由了。”
“那你和梅姑就不考虑给他再生个弟弟妹妹,省得他一个人太孤单了。”
“你梅姑今年满40了,高龄产妇很危险的,生明仔的时候就要了她半条命了,我们可不愿意冒这个险,要不你这个做干爹的赶紧给他生个弟弟妹妹来作伴,哈哈哈。”
余顺听了老脸一红。
“那个,哥哥,我还小呢。”
嘴上虽然是这么说,但眼睛却不由自主地瞄向了蒋欣,莫云汐和刘一菲三女。
“好了,知道你没事就行了,不跟你扯了,先挂了。”
……
“哥,是谁呀?你叫他哥哥,还见过小时候的我。”
“哥哥喽。”
“哥哥,是指张国蓉先生吗?他还见过我,我怎么没印象?”
“所以我说你笨嘛,记性不好,人家小时候还抱过你。”
“我再笨也是你妹妹,其实人家一点都不笨,就是你太聪明了,才显得我笨。”
“不错,这么重要的点都被你发现了,看样子还是不太笨。”
“余顺,我跟你讲,你再说我笨,我跟你拼了。”
“你个小丫头片子还倒反天罡了,看我不收拾你。”
“啊,嫂子救命啊……”
…………
次日清晨,昨天轰轰热烈报道了余顺疑有新恋情的杂志报纸们,纷纷写上了一则道歉声明,说昨天关于余顺的报道都是错误的,人家是去机场接亲妹妹余书欣的,特此发个公告给余顺道歉。
余书欣也因此算是在公众面前露了一个脸。
在内地魔都,有个刚过7岁生日不久的小女孩,在自言自语的说道:“她也叫书欣,我也叫书欣,那么我也算是余顺哥哥的妹妹了,好开森!”
……
刘一菲也总算把那两首粤语歌给啃下来了,一行人痛痛快快在香江玩了几天,其实都不叫玩,几个女生,除了在海洋公园和游乐场算是玩耍了一下,其他的时间,就是逛街买买买了,对于这点,余顺是深恶痛绝的。
但是当三位女友穿着各种职业套装,Jk裙,黑丝,白丝,肉丝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看的哈达子都快流下来了。
买,必须买,有多少要买多少。哦,对了,余书欣不能买。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就马上要过年了,众人都要踏上回家的路程。
蒋心路程最远,要飞回乌市和父母一起过年。
刘一菲路程也差不太多,今年刘小丽要带她回东北姥姥家过年。
莫云汐则肯定是要回燕京了。
余顺则是要带着余书欣回老家庐陵。
这些天,因为余书欣这个大电灯泡存在的原因,蒋心和莫云汐二女都没敢露出和余顺亲近的意思,真怕自己这个小姑子发现了她们的关系。
这下要分别了,最起码是大半个月见不着面了,走的时候那叫一个依依不舍。
刘一菲也差不多,因为余书欣在的缘故,平时白天和余顺也不好意思太亲密了,晚上又是各睡各的房间。
原本天天腻歪在一起的几人,突然要这么长时间见不着面了,心里都空落落的。
余顺甚至都有些后悔要带余书欣去燕京上学了。
和媳妇亲热,错过了今天还有明天,但如果错过妹妹的成长,余顺估计上天不会再给他一次机会了。
在飞昌北机场的航班上,余书欣突然问余顺。
“哥,你有没有发现蒋心姐姐和云汐姐姐看你的眼神都不对。”
余顺心里咯噔一下。
“有,有什么不对?”
“我觉得她们两个都喜欢你,她们看你的眼神和茜茜嫂子看你的眼神是一样的。”
余顺强行狡辩道:“这世界上,所有女孩子看你哥的眼神都是一样的,毕竟你哥是这么优秀。”
“不,我觉得不一样。”
“一样,一样的,不相信我试验给你看。”说完,余顺就在座椅上方的呼唤按钮按了一下。
等到空姐迅速来到他们座位旁边的时候,余顺摘下墨镜,温和的冲着空姐说:“能给我一床毛毯吗?我需要休息一下。”
那空姐这时看清了余顺的模样,一声惊呼,眼神变得炙热,捂住嘴,小声的说道:“好的,先生,很乐意为您服务!”
说完了空姐就走了,但是三步一回头,不停的看向余顺的位置。
“怎么样?是不是这种眼神?”余顺问到余书欣。
余书欣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总感觉有些不一样,但又有些一样,最后她妥协了,好吧,你是哥哥,你说了算。
余顺见到妹妹不再纠结这个问题了,这才长出了一口气,还擦了擦额头并不存在的汗水。
在回到庐陵后,家中举行的家宴上,余顺隐晦的提了一嘴,说感觉今年国外流感非常流行,要父母店里面不妨多备一些口罩,消毒液等之类抗病毒的物品,白醋也可以多进一些,好像也能杀菌。
和自家生意有来往,有联系的药店,也可以多备一些板蓝根和抗病毒之类的药品这些的。
父母也不知道余顺的话有何用意,但经过这10多年的实践证明,儿子比他们有见识,有头脑,听儿子的准没错。
虽然余顺说的不是特别认真,但自家父母和亲威旗下的超市,酒店,药店等等生意,都囤积了一批不小的物资,开春后都卖的卖,用的用,大赚了一笔。
事后翻旧账,才想起了自己当初去囤这些物资,只不过是因为余顺酒席上随口说的一句话。
不禁都暗暗惊讶余顺的眼光之毒辣和长远,佩服他的前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