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你天天给我们吃肉补身体,我们还吃的消,所以晚上就不回去了。”
他们现在和其他人相比好多了,一天虽然也是三顿饭,但他们顿顿吃肉,所以这点累还能承受。
“舒玲说的对,婉晴我们晚上不回去,我们要抢收,决不能将快到手的粮食浪费。”
她最近在地里听不少老人讲过,前几年的时候有一年和现在一样,最后大家放松了一晚,第二天大雨倾盆直接将粮食淹了。
这次她们可不要这样,他们要将辛苦几个月的粮食都收进粮仓。
“行了,我又不是第一次干,我会看着办的,倒是你,自己在家的时候小心些,别累着肚子,要是吃不消就说。”
将空碗放在一边,何母看着脸上有疲惫的闺女叮嘱。
何母的话,让后面走来的顾承石几人一愣,随即跟在顾雅三人身后开口。
意思都一样,让她在家里别太累,要是不行,还和之前一样,顾雅和武舒玲、周莲依三人轮流回去帮她炒菜,她只要将东西准备好就行。
一边帮几人打饭,何婉晴一边摇头拒绝:“不用,我现在这样一点也不累,要是身体吃不消我会说的。
倒是你们几个,要是撑不住别硬撑,别忘了你们第一次参加秋收,熬不下去就别硬撑,不是非要跟着村里人一起拼命的。”
看着原本意气风发的七人,现在沧桑了不少后,她多少有点心疼。
尤其是对顾雅三个女同志,想到三人之前一直娇滴滴的样子,在看看现在的样子,估计三人的父母看见,能心疼死。
“嫂子,没事我们吃的消。”顾承石四人对视一眼,虽然疲惫的想随时逃跑,但他们的意志力,还有志气不允许他们这么干。
而且经过这一个月的抢收,他们也彻底认识到之前他们在南市的时候有多过分。
那个时候他们不喜欢吃的饭菜一口不吃,情愿去国营饭店都不愿意吃家里难吃的玉米稀饭,或者杂粮米饭。
现在他们知道粮食的珍贵,别说玉米稀饭,或者杂粮米饭了,就是一碗红薯杂粮饭,他们都觉得香得很。
也是这一个月的经历,让他们知道顾爷爷几人当初的话一点不假。
四人异口同声的话,得到顾雅几人附和,几人快速吃完她送来的饭,又喝了一碗水后,用脖颈处的毛巾擦了擦汗水,再次走向了地里。
看着七人闷头走向地里,再次开始挥舞镰刀后,她看向何母:
“妈,你也别太拼了,工分够分粮食就行,别忘了爸让你随军的事情。”
“知道了,你快回去吧,我会看着办。”将最后一口凉白开喝完,对她摆了摆手,何母头也不回的走进了地里。
将装满空碗筷的竹篮拎起,她抬眸看向四周,发现每个人都在拼命抢收后,心里也跟着焦急的她摇了摇头,转身将竹篮挂在车头推着自行车走了。
到了大坝上,看着和她一样表情的沈萍还有何婉琳,自我安慰完,又对俩人开解了一番,三人才和来送饭的人群一起一刻不停的往家里赶。
地里的抢收不能停,家里的也不能耽误,冬储菜还没好,还有各家自留地种的粮食、茄子辣椒大蒜都要收,太忙了。
回到家里的何婉晴,先是将碗筷洗了,然后又和顾爷爷一起收自家后院的各种蔬菜。
弄完了又去娘家,帮何母自留地种的几分小麦收了,当然是顾爷爷收,她在一边看着。
好不容易家里的自留地弄完,茄子干土豆片全部晒好,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让地里抢收的人差点疯掉。
好在地里只剩下十来亩苞米,小麦和水稻、黄豆、高粱、红薯这些早已全部收完,要不然抢收的人更要绝望。
屋里烧着炕取暖,顾爷爷站在门口,看着外面飘得大雪,眉心紧皱。
“爷爷,你别看了,这场雪站不住,停了一天左右就化了,下面的第二场和第三场才是最重要的。”
透过门缝,看着外面飘得大片雪花,何婉晴劝慰道。
不过紧跟着她眉心一紧,因为她想到了前世这一个时候并没有下雪,反而是十一月中旬的时候连续下了两场暴雪。
而现在离中旬还有七八天,所以这是大雪提前吗?
“唉,那些地里掰玉米的人也不知道回来没有?”看着门外,他想出去,但也知道这个时候不能给孙媳妇添麻烦。
“爷爷,应该没那么快,最起码要到三点半回来。”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时间,发现已经一点后,她说出了时间。
“行了,你睡会儿吧,这段时间你辛苦了,我去厨房帮承石他们熬点姜汤。”
眼不见为净的顾爷爷说完,抬脚转身朝着外厨房走去。
见状,已经熬好姜汤的何婉晴,嘴巴张了张,最后愣是没说出来。
算了,就当是老爷子给他们顺便熬洗脚水了。
村里各家各户说这话的人不在少数,地里冒着大雪掰苞米的人,一会儿看看上面的雪花,一会儿看看快结束的笼沟嘴角扬起开心的笑容。
太不容易了,两个月的秋收,终于要结束了,虽然收尾的时候下雪了,但不妨碍粮食归仓。
一群人冒雪终于在四点天黑透前,将地里的仅剩的苞米收完。
前面砍苞米杆的人先一步结束,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往家里走。
只有顾承石几人站在原地等着顾雅几人,一直到几人出现,才和他们一起回家。
在几人往家里走的时候,在家的何婉晴在顾爷爷的帮助下,将秋收后的第一顿晚饭做好了。
俩人洗漱完,一个坐在炕上看报纸,一个坐在炕头翻烤熟的红薯和土豆,等八人进来的时候,见到的就是安静的场景。
“爷爷、嫂子我们回来了。”站在门口,互相帮忙将身上的雪扫掉,顾承石对着屋里喊道。
“回来了,厨房锅里有给你们熬的生姜水,你们先洗洗,一会儿准备吃饭。”
准备进屋的何母闻言,带着他们往厨房走去,并让他们拿着洗脚桶开始排队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