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华点头说道:“上将军所言极是,赵、燕、齐、魏、楚各国压榨百姓,导致各国百姓易子而食,而我秦国上乘天命、下拥民意,驱除诸夷、复我河山。”
百官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太子华走上王座道:“那就让我等共创华夏盛世。”说完继续上朝。
“乌部长,农部那边如今进展如何?”说完看向乌倮氏。
乌倮氏行礼道:“禀殿下,截止到目前农部已完成今年开垦任务的九成,今年会超过预期目标;另外农部在陇西的棉花长势喜人,年底需要征召傜役采摘;在陇西、上地、雁门三郡牧场的牲口达到八百多万只。明年至少将会增加200万只以上;农部和九州商会在蜀郡、南郡、巴郡、邛都的育粮计划目前还未有较大进展。”
太子华思索片刻道:“今年依旧按计划,在10月底之前将部分公羊、鹿和豚交接给兵部和户部用于军营和官吏福利。傜役之事你上奏内阁,由内阁审理下发户部。粮种计划慢慢推进,十年不行就百年,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找到好的粮种福泽天下。”
乌倮氏行礼道:“殿下英明,农部定当砥砺前行。”
太子华点头道:“税务部近来工作如何?”
张苍出列苦笑道:“禀殿下,今年税务相比于去年只能算是持平。”
太子华沉思片刻之后,道:“能理解,百姓们之前穷怕了。现在有点闲钱都存着,以备不时之需。今年出台的股市局将民间八成以上的钱财都聚于其中,导致民间钱财流动性下降。这样会后张部长、清部长、礼部邓副部长、贾部长你们几人留下。”太子华说完继续召开朝会。
凤仪殿内,一片静谧祥和。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斑驳地洒在殿内的金砖地上。此刻,这位雄才大略的秦王嬴政却展现出了少有的温情一面,他正稳稳地抱着幼女晨曦,坐在殿内的软榻之上晒太阳。
晨曦还尚在襁褓之中,粉嫩的小脸犹如春日里绽放的桃花,小巧的鼻子不时地翕动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周围的一切。她咿咿呀呀地哼唧着,小手在空中无意识地挥舞,嬴政则用他宽厚温暖的大手轻轻地握住她的小手,眼神中满是慈爱与宠溺。
一旁的夏阿房,穿着一身素色的华服,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挽成一个优雅的发髻,斜插着一根白玉簪子,更显温婉动人。她正坐在矮几旁,手中拿着一份大秦日报,聚精会神地看着。
夏阿房看得十分入神,时不时轻轻蹙眉,时而又露出会心的微笑。她的目光在报纸上快速扫过,看到精彩处,还会微微点头表示赞赏。看了一会儿,她不经意间抬起头,目光落在嬴政和晨曦父女俩身上。只见嬴政正逗弄着晨曦,晨曦被逗得咯咯直笑,那清脆的笑声回荡在凤仪殿内,宛如天籁。
嬴政察觉到夏阿房的目光,抬起头来,眼中带着疑惑,开口问道:“阿房,你还没看完报纸吗?”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与生俱来的威严。
夏阿房微微一愣,随即展颜笑道:“看完了啊。只是我观今日秦报之上的小说,怎么这么像华儿写的。但上面编撰人叫辰东,大王你看看。”说完,她轻轻起身,莲步轻移,走到嬴政身边,将报纸递了过去。
嬴政接过报纸,微微低头,开始认真地看了起来。他的目光锐利而专注,一行行文字在他眼前快速掠过。此时,晨曦似乎察觉到父亲的注意力被分散了,她不满地扭动着身体,口齿不清地吐着话:“阿爹……阿爹……”嬴政腾出一只手,轻轻拍了拍晨曦的背,安抚着她,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报纸。
夏阿房看着这一幕,嘴角泛起一抹温柔的笑意。她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着嬴政看完报纸发表看法。
过了一会儿,嬴政看完了报纸,他将报纸递还给夏阿房,缓缓说道:“这就是华儿所撰写,写得不错。‘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道出了多少平民百姓的心声啊。”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作为秦国的大王,他深知百姓在战乱中的疾苦,统一六国,让天下百姓过上太平日子,一直是他心中的宏愿。
夏阿房点头附和道:“是啊,我想用不了几年,诸国百姓也都能在大王治下安居乐业,劳有所获。”她的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对嬴政的能力充满了信心。
嬴政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会的。只是这小说中所说的‘皇帝’,要比‘大王’霸气。只是用在大宋的君王身上,污了这两字。孤感觉这‘皇帝’二字与孤有缘。皇帝功盖三皇,德兼五帝。”嬴政一边说着,一边起身,将晨曦轻轻递给夏阿房,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袍。
夏阿房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大王所言极是,‘皇帝’这一称谓确实气势非凡,与大王的雄才大略和宏图伟业相得益彰。只是不知华儿为何会在小说中提及这等称谓。”
嬴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华儿心思聪慧,想法独特,或许他是借此来表达对天下大势的看法。不过,这‘皇帝’二字,应专属孤一人。孤去找华儿,让他书中千万别写这宋朝皇帝泰山封禅。”说完,嬴政迈开大步,向着殿外走去。
夏阿房看着嬴政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柔情。她温柔地哄着晨曦:“曦儿,爹爹去忙啦!你要乖乖的……”晨曦似乎听懂了母亲的话,眨着大眼睛,安静了下来。
凤仪殿外,嬴政的贴身侍卫早已整齐列队。嬴政一出现,他们立刻恭敬地行礼。嬴政挥了挥手,示意他们跟上,便向着章台宫走去。
一路上,嬴政思绪万千。他想到历代秦王南征北战,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才将秦国发展壮大,如今距离统一六国的目标越来越近,心中满是豪情壮志。而“皇帝”这一称谓,似乎正是他成就霸业后最合适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