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安康愣了一下,“哦。”
姜糖:“还有,我现在有对象,你不要一副我跟你家还有什么关系的口吻。”
于小亮:“现在听到了?没眼色!”
曹安康动了动嘴唇:“姐,我……我知道我哥、我家都对不起你。他在外头找了别的女的,我妈还支持他。”
“我在家里说话也不管用,……还打我……”
于小亮:“废物!多大人了,还挨打?你那么大个白长了,不会还手啊?”
于小亮是自己说的干脆,他自己碰到魏老大那种的,他也怂。
但是曹安康不知道啊!
姜糖看了于小亮一眼。
于小亮义正言辞:“你全家思想都有问题,搁三十年前,就你家这种情况,得拉去吃枪子!”
易康健:“……”
姜糖膏:“…………”
曹安康的脖子已经缩成鹌鹑,“我知道,可是……那、那是我妈,我能怎么办啊?”
姜糖:“长辈是非不分对错不论,晚辈逆来顺受胆小怯弱。”
“胡定安去外国留学三年都没学好,可见这是你家遗传在骨子里的东西,这辈子都改不了了。”
曹安康:“可、可是姐,你以前不是说努力就算不是立竿见影,也能一天比一天进步嘛?我、我努力也不行吗?“
姜糖:“此一时彼一时。”
“小安康啊,一家人的时候,包容和谦让是必须的。现在,你凭什么要求外人迁就你啊?”
曹安康:“……”
他吸了吸鼻子,有点难过的伸手抹了把眼泪,“你以前一直帮我跟小丽辅导功课,我、我有点儿接受不了……”
姜糖:“你会接受的。毕竟你都接受了你爸、你妈、你哥这些丧良心的人,还有什么不接受的?”
她看着曹安康说:“人不能对外人有要求。”
曹安康:“可是姐,你不是外人,你……我们当了三年一家人。你一点儿都不难受吗?”
姜糖:“想什么呢?我的人生那么长,短短三年而已。”
“人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活的会更轻松自在。”
曹安康抿着嘴没说话,“对不起姐,是我家对不起。”
姜糖:“知道就好。”
曹安康:“……”
于小亮幸灾乐祸,“还站我们这儿干什么呀?你以为你是门神啊?”
易康健:“你爸你哥都进屋那么长时间了,你再不进去,人家都不让你进了。”
曹安康低着头,被撵走了。
姜糖坐在原地没吭声,曹安康的性格更像曹根生,不是很爱说话的性格,也没什么学习的脑子。
跟胡定安比,曹安康笨多了。
这也是胡大花不喜欢曹安康的原因,胡大花喜欢打小就聪明伶俐的胡定安。
曹安康在家里是最不受重视的那个,连胡小丽都比他机灵的多。
曹安康唯一幸运的地方,就是他跟他爸姓曹,曹根生会下意识地觉得曹安康是他儿子,跟胡定安和胡小丽不一样。
所以不管曹安康多笨,曹根生都会拼死拉扯这唯一继承了他姓氏的笨儿子的。
曹安康站在那间屋门边等,背靠着墙发呆。
他心里是真难过的,姜糖姐还是他嫂子的时候,他家那时候气氛可好了。
他爸他妈也不吵架,更不会打架。
因为姜糖姐会从中调和他们之间出现的小矛盾,她会在说话的时候化解起争执的地方。
他爸不喜欢说话,姜糖姐每次都能充当他爸说话的喇叭,几句话把他妈妈的疑问打发,他妈妈根本就没有需要生气的时候。
那时候家里真幸福啊!
他跟小丽私底下都说,自从姜糖姐去了他们家,他们家每个人都变得和气起来。
但是现在,家里事事不顺,处处不顺,就连他爸,都破天荒地打了他妈,他妈眼睛都青了,白天都待在家里不出门,想出去的都是晚上。
曹安康忍不住叹口气,他不喜欢他家现在的那种感觉,这都要过年了,家里还死气沉沉的。
曹安康正站在外面发呆呢,就听门响了一声,胡定安从屋里急匆匆的走了出来。
曹安康赶紧问:“哥,事情办完了?”
胡定安被他吓了一跳,“你怎么躲这儿了?怎么不进去?”
曹安康:“我什么都不懂,进去干嘛呀?我还不如不进去呢。”
胡定安:“我先不跟你说了,我去打电话……”
曹安康赶紧追上去:“你打电话找谁呀?”
胡定安:“还能找谁?当然是找咱妈了!”
曹安康:“找她干什么啊?她……”
胡定安气死了,“我跟你说不着……”
说完,他急匆匆的朝外面走。
路过姜糖跟前的时候,他顿了一下,又想起自己的事儿,再也顾不上其他的跑了出去。
公安同志说他家木材厂被人偷了木材,跟他们家了解情况。
胡定安怀疑所谓的偷木材,实际上是他妈妈自己想把木材偷运出来,然后放到其他地方卖掉。
因为之前他妈在家里就提过一嘴,但是被他爸拒绝了。
封条毕竟是官家的封条,他们怎么能随便乱撕?
更别说,当初封起来的时候,木材厂里所有的货物都被记录在案,甚至还拿了照相机把里里外外都拍了一遍。
人家不是眼睛一闭乱贴封条的。
他妈提过了几句之后再也没提过,但他妈干得出来自己找车雇人拉货的事儿。
毕竟是亲妈,胡定安对他亲妈还是很了解的。
他妈身上有一种“我怕坐牢,但我不知道什么是法律法规”的无知和无畏。
胡定安知道自己家里最近是什么状况,木材厂手续办不下来,家里的所有钱压成了木材,木材厂又被封了。
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这样下去,家具厂的流动资金断了,下个月的工人工资发不出来,这样下去比如说木材厂,家具厂都完了。
胡定安这会儿是想办法找胡大花了。
曹根生因为前一阵打了胡大花,两人就那天起就一直分开住。
曹根生懒得搭理胡大花,胡大花也不搭理曹根生。
家里三个子女对于亲妈平时胡搅蛮缠、胡淘不讲理的做派早就习以为常。
要不是因为过年回家,他们压根不想回来,能不跟胡大花的接触,就都尽量的避开。
谁都不愿意跟亲妈多说话。
这就造成的胡大花这晚上出门什么时候回来这事儿,他们都不知道。
今天胡定安跟曹根生一听说有人偷木材厂的木材,还是卸了侧门,没撕封条,父子俩立马就想到了胡大花。
如果小偷偷东西,谁还管有没有封条?
曹根生跟胡大花千叮咛万嘱咐,说门上的封条绝对不能上自己撕。
胡大花应该不敢动封条,但她敢搬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