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六省,这片向来以繁华富庶着称的膏腴之地,
在李云的眼中,
无疑是拯救大明财政危局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他深知,江南富商们多年来凭借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和各种隐蔽手段,
逃避了大量应缴的赋税,
致使国家财政收入锐减。
于是,李云不顾各方压力,
毅然决然地采取了一系列高压手段来催收税款。
在执行这些高压手段的过程中,
李云展现出了毫不手软的铁腕风格。
他向江南富商们明确传达了一个信息:
抗税者必将受到严惩,
甚至不惜以性命相抵。
许多富商起初还心存侥幸,
试图通过各种关系向李云说情,
或者联合起来抵制纳税。
然而,李云丝毫不为所动,
对于那些敢于公然违抗命令的富商,
他果断下令逮捕,
并将其中几个典型案例进行了公开审理和严惩,
以儆效尤。
随着时间的推移,
江南富商们渐渐意识到,
李云这次是动了真格,
他们虽然心中满是怨言和不满,
觉得自己多年积累的财富被如此 “搜刮”,
实在是心有不甘。
但在李云那冷酷无情的高压态势下,
他们更害怕自己的小命不保。
毕竟,在这乱世之中,
生命才是最为宝贵的。
于是,这些富商们尽管满心不情愿,
也只能乖乖地打开自己的钱库,
缴纳那一笔笔数额巨大的税款。
当征税行动结束时,
统计出来的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竟然收到了高达五千万多两的税款!
这一数字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就连李云自己也未曾想到,
江南地区的财富潜力竟然如此巨大。
崇祯皇帝在得知这个消息后,
起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当那一千万两白银真真切切地被运往国库,
堆积在他面前时,
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欣喜之色,
那紧锁已久的眉头也瞬间舒展开来。
这些白花花的银子,
在崇祯眼中,
仿佛就是拯救大明王朝于水火之中的希望之光。
他忍不住感叹道:“这来钱竟如此之快!
若早有如此手段,
何至于让朝廷财政陷入这般窘迫之境。”
当那一千万两白银悉数纳入国库,
整个朝堂却并未沉浸在财政充盈的喜悦之中,
反而在早朝之际掀起了一场激烈的风波。
晨光熹微,
透过殿宇的雕花窗棂,
洒在群臣身上,
映出一片斑驳陆离的光影。
只见一众臣子们交头接耳,
神色各异,
而后,一位身着朝服、面容严肃的老臣率先出列,
手中笏板高高举起,
声嘶力竭地进言道:“陛下,
威远公李云此番搜刮商税之举,
实乃竭泽而渔啊!
江南之地,本为我朝商业命脉所系,
经此折腾,
商路受阻,
店铺凋零,
商户们苦不堪言。
长此以往,税源必将枯竭,
国之根基亦会动摇,
还望陛下明察!”
言罢,他目光坚定地望向崇祯,
眼中满是忧虑与痛心。
此语一出,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
附和之声此起彼伏。
“是啊,陛下,
臣听闻江南许多商户因不堪重税,
已濒临破产,
商业凋零之象触目惊心。
威远公此举,
虽一时充实了国库,
却无异于杀鸡取卵,
绝非长久之计!”
一位中年臣子紧接着上前一步,
言辞恳切地补充道。
“陛下,臣以为,
李云如此行事,
全然不顾民生疾苦,
只图眼前之利,
这是陷我朝于不义啊!
恳请陛下即刻制止这种竭泽而渔的行为,
还江南百姓一个安宁,
保我朝商业之繁荣!”
又一位御史模样的官员慷慨陈词,
情绪激动得满脸通红。
然而,崇祯皇帝坐在那龙椅之上,
面色却渐渐阴沉下来。
在他心中,
这一千万两白银的意义非凡。
如今这大明王朝,
内有灾荒肆虐,
百姓嗷嗷待哺;
外有强敌环伺,
军费开支浩繁。
国库里那空空如也的账目,
曾让他无数个夜晚辗转难眠。
而李云此番作为,
虽手段强硬,
却实实在在地为他解决了燃眉之急,
让他在这艰难时局中,
头一次感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他暗自思忖:“笑话!
这些臣子们只看到了李云手段的狠辣,
却看不到朕的难处。
如今李云帮朕兵不血刃地挣得了这一千万两,
若朕在这朝堂之上不维护他,
岂不是显得朕太过无能?”
的确,崇祯深知自己在位以来,
虽殚精竭虑,
却始终未能扭转这江河日下的局势,
时常深感无力与挫败。
但李云的强势崛起,
却犹如一道曙光,
让他看到了些许希望。
自李云操办此事以来,
国库里渐渐有了积蓄,
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也得以缓解,
他的日子也终于开始慢慢好过起来。
“够了!”
崇祯皇帝猛地一拍龙椅扶手,
怒声打断了群臣的议论,
“尔等只知在此聒噪,
可曾想过朕的难处?
如今国势艰难,
内忧外患,
若无这一千万两银子,
朝廷拿什么去赈灾?
拿什么去抵御外敌?
威远公此举,
虽有瑕疵,但亦是为了朝廷大局着想。
朕意已决,此事休要再议!”
皇帝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群臣们见状,面面相觑,
虽心有不甘,
却也只能默默退下,
朝堂之上顿时陷入了一片压抑的沉默之中……
群臣正因李云收税之事争得面红耳赤,
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
眉头深锁,
眼神疲惫且无奈。
他深知李云之举虽有不妥,
却也解了国库的燃眉之急,
可眼下臣子们只顾指责,
全然不顾大明已深陷困境。
突然,一名太监神色慌张地冲进来,
“扑通” 跪地,
尖声喊道:“皇上!辽东急报,
皇太极从喜峰口再次入关,
所到之处生灵涂炭!”
崇祯脸色瞬间惨白,
双手紧抓扶手,
心中暗忖:“这皇太极,此时来犯,
大明危矣!”
还未缓过神,
又一太监踉跄而入,
哭腔道:“皇上,蒙古兵从大同出击,
沿洋河河谷东进,
欲与后金夹击我朝!”
殿内顿时炸开了锅,
群臣惊恐万分。
崇祯强压慌乱,
扫视众人,
深知若不速做决断,
大明将岌岌可危。
大臣们纷纷献策,
有的主张坚守京城,
心中念着京城乃根本,
不能轻易涉险;
有的提议调兵勤王,
琢磨着各地兵力汇聚或可解围;
还有的建议议和,
想着暂避锋芒以求生机。
崇祯心中明白,
议和是示弱,
坚守非长久之计。
思索片刻后,
他沉声道:“传旨给卢象升,
命其率精锐速往喜峰口围堵皇太极,
务必阻拦其深入;
再传旨孙传庭,
令其奔赴洋河河谷追击蒙古兵,
将之赶回草原,
不得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