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中,太后甄嬛端坐在宝座上,面色阴沉如铁。她刚刚得知了永安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景汜因此离世的悲惨消息,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愤怒和悲痛。
“哀家早就知道,永安那个孽障不是什么好东西!”太后甄嬛猛地一拍桌子,声音颤抖而愤怒,“他就不该生出来,简直就是祸害人间!”
旁边的宫女太监们吓得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他们知道,太后甄嬛一旦发怒,后果不堪设想。
太后继续痛斥道:“哀家一直看在皇帝和如懿的份上,对他多有忍让。没想到他竟然变本加厉,害得哀家的孙女景汜离世!哀家的心,真是被他伤得千疮百孔!”
说着,太后的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深知,景汜是一个多么温柔、善良的女孩,却遭遇了如此不幸的命运。她心疼孙女,更恨自己无法保护她。
“永安那个孽障,哀家绝不会轻饶他!”太后咬牙切齿地说道,“皇帝已经下令圈禁了他,但哀家觉得还不够。他必须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
这时,福珈姑姑小心翼翼地走上前来,轻声劝道:“太后息怒,保重身体要紧。永安的事情,皇上自有决断。”
太后闻言,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她知道,自己不能倒下,还要为景汜讨回公道。她缓缓说道:“你说得对,哀家不能倒下。哀家要亲眼看着永安受到惩罚,为景汜偿命!”
说完,太后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她知道,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她必须坚强起来,为孙女景汜讨回一个公道。
翊坤宫中,烛光摇曳,映照着皇后如懿那苍白而憔悴的脸庞。她独自坐在桌前,眼前摆放着女儿景汜从小到大用过的一些物件:小衣裳、小鞋子、玩具、书籍……每一件都承载着如懿对女儿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爱意。
如懿的目光在这些物件上徘徊,手指轻轻抚摸着那些已经泛黄的布料,眼中闪烁着泪光。她自言自语道:“景汜,我的女儿,为什么是你?为什么偏偏是你遭遇了这样的不幸?”
她的声音颤抖着,充满了悲痛和不解。她无法想象,那个曾经在她怀中嬉戏、在她身边撒娇的女儿,如今却已经永远离开了她。她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更无法原谅那个害死女儿的凶手。
“景汜,你那么善良、那么温柔,为什么命运要对你如此残忍?”如懿的泪水夺眶而出,滴落在那些物件上,仿佛是在为女儿诉说着不公。
她拿起一件景汜小时候穿过的衣裳,紧紧贴在脸上,仿佛还能闻到女儿身上的气息。她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女儿那笑颜如花的模样,心中涌起一股无法言喻的痛苦。
“为什么?为什么是我的景汜?”如懿的声音已经沙哑,她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仿佛是在向天地发问,向命运抗争。
然而,她知道,无论她如何呼喊、如何抗争,都无法改变这个残酷的事实。她的女儿已经离开了她,永远地离开了。她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份悲痛和思念,让时间慢慢抚平她的创伤。
烛光在微风中摇曳,映照着如懿那孤独而悲伤的身影。
如懿坐在地上,手中紧握着女儿景汜的衣物,眼神空洞,仿佛整个世界都已崩塌。容佩,这位从景汜出生起便一直陪伴在侧的心腹掌事姑姑,看着如懿如此模样,心中痛如刀绞。
她缓缓走上前,跪在如懿身旁,泪水不由自主地滑落。容佩伸出双手,轻轻抱住了如懿,哽咽着说道:“皇后娘娘,您别这样,公主若是在天有灵,看到您如此伤心,也会难过的。您要坚强起来,为了公主,为了额附鄂伦,还有皇孙绵和啊。”
如懿闻言,身体微微一颤,仿佛从遥远的思绪中被拉回。她抬头看向容佩,眼中满是悲痛与无助:“容佩,我的景汜,她怎么就这么走了呢?我舍不得她,我真的舍不得……,她都没好好跟她的孩子好好亲热,就……”
容佩的泪水也止不住地流,她紧紧抱着如懿,试图给予她一丝安慰:“娘娘,我知道您心里苦,可公主已经走了,我们要让她安心。额附鄂伦现在忙着给公主办丧事,又伤心过度,皇孙绵和还那么小,需要人照顾。您要是倒下了,他们可怎么办啊?”
如懿听着容佩的话,心中涌起一股责任感。她知道,自己不能就这样倒下,女儿虽然走了,但她留下的家人还需要她。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轻声说道:“你说得对,容佩。我不能倒下,我还要帮景汜照顾鄂伦和绵和。”
说到这里,如懿的眼中又闪过一丝泪光,但她强忍着没有让泪水落下。她知道,自己必须坚强,为了女儿,为了家人。
容佩看着如懿渐渐恢复了一些神色,心中也稍稍松了一口气。她轻轻拍着如懿的背,继续说道:“娘娘,公主虽然走了,但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要带着她的那份爱和坚强,继续生活下去。”
如懿手中紧握着女儿景汜的衣物,眼神中满是悲痛。容佩姑姑陪在一旁,轻声细语地劝慰着,但如懿心中的伤痛却难以平复。
这时,门轻轻被推开,愉妃海兰、舒妃意欢、颖妃湄若、嘉贵妃金玉妍、纯贵妃苏绿筠相继走进屋内。她们看到如懿如此模样,心中都充满了怜惜和悲痛。
愉妃海兰第一个走上前,她跪在如懿身旁,拉着如懿的手,哽咽着说道:“姐姐,你别这样,景汜走了,我们都心痛,但你要坚强起来啊。”
舒妃意欢也紧跟着跪下,她的眼中满是泪水:“姐姐,你一直是我们心中的依靠,你不能倒下。景汜在天之灵,也不希望看到你如此伤心。”
颖妃湄若也走上前,她轻声说道:“皇后娘娘,您要知道,您还有我们,还有十二阿哥十八阿哥,您需要振作起来。”说着,她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她的称呼虽显生疏,但眼中的关切却毫不掩饰。
嘉贵妃金玉妍虽然之前视如懿为敌,历经波折,现在弃恶从善和如懿交好,此刻她也深感如懿的悲痛,她轻声叹道:“皇后娘娘,人生无常,您要保重身体,为了皇上,为了后宫的安宁。”
纯贵妃苏绿筠也走上前,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皇后娘娘,景汜是个好孩子,她一定希望您能快乐地活下去。您要是伤心过度,伤了身体,那景汜在天之灵也会难过的。”
最后,舒妃意欢开口,她的声音坚定而温暖:“姐姐,我们都是你的家人,我们会一直陪在你身边,陪你度过这个难关。”她的称呼又回到了亲切的“姐姐”,让如懿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如懿抬头看着眼前的众妃嫔,心中充满了感激。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她们,还有这份深厚的姐妹情谊。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轻声说道:“谢谢你们,有你们在,我会坚强的。为了景汜,为了你们,我会振作起来的。”
众妃嫔闻言,都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和坚定。她们知道,如懿是她们的依靠,也是她们的榜样。她们会一起守护这份姐妹情谊,一起度过这个难关。
翊坤宫中,烛光摇曳,众妃嫔围坐在如懿身旁,轻声细语地安慰着她。如懿虽然心中悲痛,但在姐妹们的陪伴下,情绪渐渐稳定了一些。
这时,门外传来了太监的通报声:“太后娘娘驾到!”
众妃嫔闻言,纷纷起身,齐声向门口迎驾:“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太后甄嬛缓缓走进屋内,她的眼神中满是威严与慈爱。她看到如懿那憔悴的模样,心中一痛,但面上却保持着镇定。
如懿也连忙起身,向太后行礼,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皇额娘,儿臣参见。”
太后甄嬛快步走上前,扶住了如懿的手,轻声说道:“如懿,你无需多礼。哀家知道你心中悲痛,但你要坚强起来。景汜走了,哀家也心痛,但你不能倒下。”
如懿听着太后的话,眼中闪过一丝泪光,但她强忍着没有让泪水落下。她知道,太后一直是她的依靠,也是她的榜样。她轻轻点了点头,说道:“皇额娘,儿臣知道。儿臣会坚强的,为了景汜,为了皇上,为了后宫的安宁。”
太后甄嬛看着如懿那坚定的眼神,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她轻轻拍了拍如懿的肩膀,转头看向众妃嫔,说道:“你们也要好好照顾如懿,她现在是后宫的主心骨。哀家希望后宫能够保持安宁和团结,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
众妃嫔纷纷点头称是,她们知道太后的期望和嘱托。愉妃海兰轻声说道:“太后娘娘放心,臣妾等一定会尽心尽力照顾皇后娘娘的。”
舒妃意欢也附和道:“是的,太后娘娘。臣妾等愿与皇后娘娘共渡难关。”
颖妃湄若、嘉贵妃金玉妍、纯贵妃苏绿筠也纷纷表示会支持如懿,共同守护后宫的安宁。
太后甄嬛看着众妃嫔,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她知道,虽然后宫中偶有争斗,但在关键时刻,她们还是能够团结在一起,共同面对困难。她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好,哀家相信你们。如懿,你有这些姐妹们在身边陪着你,哀家也放心了许多。你要好好照顾自己,为了景汜,为了皇上,也为了后宫的姐妹们。”
如懿再次点头,心中充满了感激。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太后,还有姐妹们,她们会一起守护这份安宁和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