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二丫看的清楚,可是她才懒得管这哥几个的烂账。
“我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行了,都去收拾吧。
既然都提前和人家说好了,今天就早点出发,把家里都安顿好。
明天早点去上工,给人家留下了好印象。
对了,用不用我过去帮你们收拾,你们自己忙的过来吗?”
“不用了娘,您歇着,我们自己就能行。
家里的东西我们不会全部带走,有时间我们还是要回来住的。
娘您一个人在家,也帮我们多看着点家里的东西。”
万贵和万喜吓了一跳,以为冯二丫说的过去帮忙,是想和他们一起去镇上。
这怎么能行?
把老太太带上,他们还折腾分家干什么。
除了觉得老太太是拖累,再一个就是不想叫几个兄弟占自己便宜。
现在家是成功分了,只是没想到怨种兄弟们也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万贵赶紧假装没听出来,还找了个让老太太帮忙看家的借口。
冯二丫还是笑着:“行,你们放心,东西放在家里我帮你们看着,我一个老太太别的做不了,看家还是不在话下的。”
万贵和万喜这才松了口气,也不敢再多说什么了,赶紧说道:“娘,您在屋里歇着吧,我们回去了。”
说完,就急匆匆往外走,生怕老太太再露出一点想跟他们走的意思。
冯二丫在房间里听着老二老三回去后,两个媳妇压低了声音问怎么样了。
接着就是听到两声关门声,应该是被两个儿子拉进屋说小话去了。
冯二丫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这一个个的,跟防贼似的防着我,还以为老娘稀罕跟你们去镇上似的。
过了一会儿,大房那边应该是前期工作都做完了。
“当家的,咱们这边都拾掇的差不多了,早点出发去码头吧,别耽误了生意。
省得去晚了,好位置都被人占了。”
万福小声应和着:“等会儿,我去和娘说一声。”
大房媳妇张桂兰从声音就能听出来不乐意。
“都分家了还……啧,行了行了,我知道了,我不说总行了吧。
你赶紧去吧,我和孩子们在门口等你。
今天生意要是好,咱们也到县里租个房子,省得每天咱们出摊晚,耽误赚钱。”
万福听起来也有些不耐烦的样子。
“别叨叨了,你们把东西都搬上车。”
冯二丫能听到张桂兰还在那小声碎碎念。
“一定要生意好些,真羡慕老二和老三家都直接搬出去了。
这出门还得和老太太打招呼,即便分家了,住在一起还是太不自由了……”
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应该是万福阻止她了。
没一会儿,万福在门外喊了一声“娘,我进来了。”
得到冯二丫的允许,万福走进了房间。
他先把一份盒饭轻轻放在桌上,然后笑着说道:
“娘,这是我们今早刚做的,这份给您留下当早饭。
儿子想着孩子越来越大了,虎子再过几年就该说亲了,我和孩子他娘商量了一下,打算出去做点小生意。
今天头一天出摊,过来和娘说一声。”
冯二丫又把那慈爱的笑容摆了出来。
“好好好,老大,这事好事啊,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找到好营生了。
我就说咱们家的孩子没有一个孬的,你们个个都是好的,都有出息。
那什么,用不用我帮忙?你们几个忙的过来吗?
人手不够你就和我说,别看我年纪大了,帮忙干些活还是没问题的……”
万福赶紧拦住。
“娘,您说什么呢。您都辛苦了一辈子了,现在儿子们都长大了,是儿子孝顺您的时候了。
您在家里舒舒服服的等着就是,等儿子能在县里开起店铺,买上房子,就把您接过去做老夫人。”
冯二丫脸上全是感动的神情。
“好孩子,都是好孩子啊。你们别太累了,有你这句话,娘心里就满足了。
既然去摆摊就赶紧出发吧,省得好位置都被人抢走了。”
“那我们就走了,这个饭您记得吃,也尝尝我们的手艺。”
“好,我知道了,你们快出发吧。”
看着万福走出房门,冯二丫直接放松下来,歪在被垛子上靠着。
脸上是不符合她这个年龄的灵动表情。
终于送走了一个。
都走吧,你们都走了,家里就剩下我一个老太太,我就自由了。
现在是丹药也不敢吃,怕天天在一起,被家里人发现端倪,小灶也不敢开,就怕被这些个不孝子孙闻着味找过来。
你们嫌弃老太太,殊不知在我这个老太太眼里,你们也都是些绊脚石。
就在这时,门外又传来两声“娘”。
把正在畅想美好生活的冯二丫吓了一跳。
冯二丫赶紧拍拍胸脯。
不怕不怕,立马调整一下表情,把慈爱的样子摆出来。
这回是冤种老二老三来告别来了。
冯二丫又虚情假意了一通,目送着几家人离开。
冯二丫回到房间,把门关上,这回才是彻底舒心了。
可算是把这几个冤种都送走了。
走吧走吧,一个个都觉得自己挺能,把年迈得老娘扔在乡下不愿意管。
就看你们这副做派,你们的儿女将来能学去多少。
会不会也在你们老了不中用了的时候,把你们赶出家门。
人都送走了,冯二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调理身体。
多年劳累加上年纪大了,大毛病没有,小毛病是真的不少。
老太太年纪大了,不能吃药效太好的丹药,冯二丫的身体承受不住药力的冲击。
只能服用养身为主的丹药,慢慢调理。
吃了丹药,冯二丫在家也没什么事,直接来到村口,加入村口老太太情报局。
远远的就看见大柳树下面,有几个和冯二丫年纪差不多的老太太已经坐在那了,旁边还跟着几个小孩子,在一边玩耍。
看到冯二丫过来,一个个头不高的小老太太招了招手。
“大山家的,快过来坐。我今早看见你家几个儿子都搬着不少东西往镇上走,他们以后是住镇上了吗,你怎么没跟着一起去。”
说话的是胡四家的,是村里出了名的爱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