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各位线上线下的朋友们,你们好。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寻常·非遗文化创意园’,我是你们的老朋友阿珍。我的身后,是一家‘蟳蜅文化体验店’。
记者阿珍,拿着话筒,热情洋溢地做着现场直播。身边的摄影团队,也紧跟她的节奏进行直播,一丝都不敢懈怠。
“要说蟳蜅女,当然要先从蟳蜅说起。蟳埔是刺桐海上丝路起点的重要港口。以前,很多商船满载着丝绸、瓷器,从蟳埔起航,穿过海峡,把货品安全送达到南洋多地。由于船舱已经卸货,舱内如果不载货,就会造成重心不稳,不利于航行,所以啊,船员们,就会把散落在海边的蚵壳收集起来,装在船上压舱。嗯,说到这儿,我们的第一个有奖互动答题环节到啦!请问,那时的蟳蜅人,把蚵壳都拿来做什么用途?知道答案的朋友们,请在公屏上留言哦!”
阿珍的团队现在蟳蜅文化体验店的门口,并未进店。店老板娘含着笑,一边为游客盘发,一边望望门口。
沐川、顾小喜伫在围观游客中间,看着阿珍做节目,心情也无限美好。
在等待线上观众作答期间,阿珍也拿着话筒,即兴采访起现场游客:“这位帅哥,请问您的看法是什么呢?来告诉我们!”
被点到的那位帅哥,显然还没进店去看,对蟳蜅文化也不怎么了解,结巴了一会儿,才说:“是拿来做装饰品吗?我不晓得!”
帅哥是外地人,一口重庆口音十分醒耳。
一言既出,周围立刻有人起哄,他不禁红了脸:“总不能是拿来吃吧?不都是壳子吗?我啷个晓得!”
知道答案的人,免不了又是一顿哄笑。阿珍便笑盈盈地安慰他:“不知道没关系,帅哥马上跟我进店去一探奥秘,好不好?”
帅哥自然是求之不得,马上应道:“要得要得,我也要涨知识!”
随即,阿珍领着帅哥进了店门,大方落落地和老板娘打起了招呼。不少游客,也凑趣地一拥而入。文化体验店里,顿时间拥挤不堪,但大家都很懂仪节,不曾打扰老板娘盘发。
沐川、顾小喜没去凑那个热闹,他们对店里的内部装修,可以说是一清二楚。
老板娘本人,就是一个地道的蟳蜅女。为了突出蟳蜅文化,她对装修设计师提出要求,一定要仿照蟳蜅村的蚵壳厝,来打造这个小小的文化体验店。
设计师完全遵照她的要求,把大量的蚵壳嵌入墙饰中。毫无疑问,这是以蚵壳厝为原型来打造的。
原来,船员把蚵壳运回之后,便会拿来作为房子的建筑材料。他们不用担心材料不够,因为商船不断往返,运回的蚵壳数量自然也很多,可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
劳动人民的智慧,就体现在这里,他们善于就地取材,造出了独一无二的蚵壳厝,成为又一传统民俗文化的瑰宝。
沐川、顾小喜继续缓步前行。
而在文化体验店里,阿珍还在进行现场直播。
“好的,说完蟳蜅,说完蟳蜅特色建筑蚵壳厝,我们再来说说蟳蜅女。众所周知,蟳蜅女是闵地三大渔女之一。传说,因为阿拉伯人和当地汉人通婚,所以蟳埔人是古代阿拉伯人的后裔。正因如此,直到今天,在蟳蜅仍然能看到中亚的遗风。刚刚说到的蚵壳厝,就是一种中亚遗风。此外,这种遗风,也表现在蟳埔女的头饰上。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簪花围’。
“现在,老板娘正在给一位游客朋友做盘发。盘发之后,就会给她戴上美丽的簪花围。除了簪花围,蟳蜅女还会戴上丁香耳坠,穿一件大裾衫,一条宽脚裤。
“簪花围要戴得稳,还需要——摄影师给一下镜头——还需要插戴象牙筷。早在两宋时期,这种簪戴方式,就从中亚流传过来。
“什么?您问这头上都有什么花啊?我可说不全。这样啊,我们来问问老板娘,可以吗?”
“可以可以,”老板娘麻利地给游客梳好圆髻,慢悠悠说,“我从盘发开始说吧!”
“好的,好的!”阿珍赶紧把话筒递到老板娘嘴边。
“我们要先把长头发往脑后梳拢好,再扎上红头绳,然后盘成这样的圆髻,在中间横插上簪子。以前确实是插戴象牙簪,现在为了环保,已经改成塑料的啦。不过,如果遇到重大节庆,也可以换成金簪。”
游客中间一片惊叹:“金簪呀,好有钱!”
老板娘一边给游客插戴簪花围,一边说:“你们看,这四周戴上三串花环,这是洁白的素馨花,这是鹅黄色的含笑花,这是红色的粗糠花,有点像小球……还有茉莉花、山茶花、玉兰花、菊花、夜来香、含笑花……都可以拿来做簪花围。可以照着不同的季节,来做调整。呐,就这样,五颜六色的,一圈一圈,你们说,好不好看?”
阿珍忙接口道:“好看,好看!花团锦簇、层层叠叠、缠缠绕绕,果然是一座流动的花园!”
“头顶上的流动花园”,是人们对簪花围的盛赞。阿珍在此时一口说出,可见先前做足了准备工作。
说话间,阿珍已经为游客做成了“小小花园”。女生起身之时,看着镜头和众多游客,还有些腼腆。
阿珍便夸赞道:“小姑娘好好看呀!这丁香耳坠,这大裾衫,这宽脚裤,特别地道。在簪花围的映衬下,一颦一笑,都那么楚楚动人。请问,您能给我们一个镜头吗?”
女生被阿珍夸得自信起来,笑出了标准的八颗牙。线上线下,都被她迷人的风姿打动,点赞飙升,小火箭嗖嗖直送……
关于簪花围的讨论,也在游园赏灯的小情侣口中展开。
顾小喜说:“两宋时期,人们就很喜欢簪花,甚至可以说是全民簪花。这种习俗流传至今,还保留在蟳蜅村。你听过高甲戏吗?有一首《桃花搭渡》里,就有一句唱词,说‘四月围花圈,一头簪两头重’。”
沐川则说:“你说得不全对。用鲜花来簪戴,早在汉代就有,而且也很流行,已经成了一种民俗事象。你去过四川博物院,或是成都博物馆吗?”
“没有。”
“那可以去看看。那里面有一些出土的簪花女俑。她们的发髻正中,插着一朵比较大的菊花,和数朵小菊花。那时候,没有影像资料留下来,但我们通过这些女俑,就可以窥见当时簪花的习俗。”
顾小喜崇拜地看着沐川,摇摇他肩膀:“你带我去看!我想看!”
“这个啊,让我考虑一下。有点远啊,还要坐飞机。”
沐川故意拿乔,引得顾小喜气鼓鼓地锤他一拳。
“哎呀,好凶,小拳拳捶胸口啦,”痛自然是不痛的,但沐川的本意就是逗她,此时自是戏精上身,“我怕了,我怕了,带你去嘛!”
“好!成交!”顾小喜咧嘴一笑,给他一记飞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