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日,沈槐回去取个褂子。
听见五丫的阿爷阿奶,跟五丫爹娘在院子里谈话。
“你咋想的嘛?”
接着传来五丫阿爷抖抖烟袋的声音。
“这两年家里得过嘞,再等两年嘛~”
五丫爹回答得有点窝囊。
“这个价钱不错嘞~!
也就五丫才值这个价钱,一般十来岁的才卖这个价钱~”
沈槐血液都凝固了:没听错吧!
“那我们五丫还给家里挣钱嘞~
村里人都说这个娃有福气呢,再等两年看看。
先给宝柱挣几年媳妇本,过两年过不得了再说~
再说,过两年大些,那不是更值钱嘛?”
五丫爹的声音。
沈槐只感到浑身的血直冲脑门:
原来亲耳听到自己成为一件商品,是这么让人悲愤!
那些从小就知道,自己是件商品的女孩子,她们得从小承受什么样的压力?
“理是这个理嘞,这样也行~
过两个年再说,这么小就往家拿钱的女子,四里八乡确实没有嘞~
人家来找我说,也是看中这个。
你说的有道理,以后一正一反,现在卖确实不划算嘞!”
“就是,狗儿还小~
我还想着,如果有合适的价钱,先把大毛卖嘞~
渐渐大了,能干活,但是吃饭也多嘞。”
“成吧,那我去把人给回了,这个价钱,别家还眼红呢~
成!你自己生的女子,你看着办~
到时候价钱方面,我们都相跟着长长眼,不能亏了。
狗儿以后要用银钱的地方多捏~”
沈槐都不知道自己怎么离开的,反应过来时一身冷汗。
沈槐:妈的,都能吃上饭,还要卖孩子!
你大爷的!
还想要卖我?!
看来翅膀还是太软了,得努力把翅膀硬起来,尽快走出去。。
差事移交大毛后,自己得想办法多挣钱了。
得想办法尽快脱离这个地方!
不能坐以待毙。
即使生活改善了,他们卖子女还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操蛋!卖得好价钱,别人还羡慕!?
这真是太可怕了,想想都发凉~!
夏日里,高郎中弄了个躺椅,在槐树荫下纳凉打盹儿,小五丫在旁边看书。
那几本医书早就被孩子翻了一遍了,沈槐得闲就继续翻。
还跟高郎中说:
“高伯伯,不懂的地方,说不定再翻一遍能看懂一点呢~”
高郎中也不打击孩子积极性,就随她去了。
里长从镇上回来,给高郎中带了个口信儿,另有两个请柬。
原是钱大夫家的二儿子,冬月初六娶亲。
还贴心的给五丫也写了个请帖。
沈槐看着请帖不禁想到:
这家人能把家业做大了,是有原因的。
办事踏实、机智脑子又活泛,为人处事更是没得说~
真是个办事周到的好人家!
既然人家抛出了橄榄枝,那就好好结交,以后肯定有助益。
再说五丫爹娘,见五丫日渐大了,也想过让五丫帮忙干点活儿。
但是,五丫每日早起吃了饭,就去郎中那,每个月都会给家里四五十文钱。
五丫爹娘没法儿开口,想想反正也干不了什么,能挣钱就好。
大毛现在也挣钱,偶尔五丫还去给她坐回镇。
五丫爹娘再没有任何底气,跟家里这个经济支柱开口。
沈槐有时候看出他们的心思,就直接岔开话题,时间长了,更开不了口了。
沈槐:开玩笑!谁没事儿还给自己找活儿干呀!
又要我赚钱,又要去地里干活儿,想得美!
再说沈槐让大毛接班后,嘱咐大毛:
“每次都看着,悄悄留个几文钱拿给我。
不拘多少,二文三文都行~”
因着差事是五丫的,大毛又觉得:
小妹是有大本事的,肯定有她自己的事情要办。
沈槐只让大毛谁都不许说,别的也懒得解释。
沈槐:十几岁的孩子,解释起来麻烦。
沈槐在高郎中那,也另外把这些钱收了起来,留着大毛以后有需要的时候拿出来。
高郎中看在眼里,更加老怀安慰,只觉得这孩子将来就是有出息,也坚决不会忘本。
沈槐把帖子拿回去。
吃完饭的时候,拿出来给全家人看了。
全家人除了两岁半的梁宝柱,别的人稀罕得饭都差点忘了吃。
五丫爹娘:五丫将来说不定能当大丫鬟呢~
四个丫:五丫跟我们果然不一样!
这个地方别说镇上,县里除了县老爷家,也没有办事下帖子的大户人家。
五丫爹娘紧张的问:
“帖子是什么?给了什么意思?”
五丫解释了一下。
然后,沈槐进入了正题:
“阿爹、阿娘,这是上次那个钱小姐,下帖子请我去吃喜酒。
钱小姐之前给我们衣物,我们要不要给人家也带个啥?”
“我们一穷二白,能有个啥让人家入眼的?”
“您和阿娘不是会编竹篓吗?
大大小小的编几个,弄几个形状不一样的。
大的人家做采药篓,小些的人家放东西,要是更小的,人家小孩子当玩具总是好的。
再说,这两年家里人吃饭都不成问题了,手里的银钱买些竹子回来肯定可以。
现在还早,到冬月才去,得闲时便做,姐姐他们都可以帮手。”
沈槐看着五丫爹娘一脸舍不得的样子,内心翻了个白眼,继续说道,
“咱们虽然穷,但总是自己的心意不是吗?”
沈槐苦口婆心的劝道。
对于家里这个识字、会看病的赚钱大户,五丫爹娘心里,有时候是有点怵的:
虽然是自己的孩子,但是总觉得跟家里人不亲近。
打小又聪明还去了县城和郡城,里长叔都没去过郡城。
城里的大小姐大少爷,看着都不拿她当下人。
她好像也不讨好那些少爷小姐。
少爷小姐们来的时候,有次路过郎中院门口,甚至觉得少爷小姐们在听五丫的话。
平时在家不闹事,也不咋说话,总感觉家里人都跟她拉不上话。
但是,看姐妹几个跟她都算亲近,有时候遇到事情,几个姐姐也听她的话。
夫妻俩犹豫再三,虽然舍不得钱,但是看五丫小小年纪却又正色的脸,就下意识的答应下了。
答应下来后第二日,沈槐一早就喊他们,去里长爷爷家借牛车买竹子,并且跟着去了。
只要一拿差一些的,五丫就拉住他们的袖口,也不说话就定定的看他们的眼睛。
虽然是自己的女儿,总觉得被盯得心慌!
买了好些品相较好的,花了两百文,回来心疼了好久。
后来,沈槐就不再管了。
农村人嘛~
穷了一辈子,尤其是在农村里都算贫困户的人家。
平常就习惯了别人的怜悯,甚至遇到事情,总寄托在别人能否可怜自己来帮忙。
习惯于可怜之后,总觉得别人家反正比自己家好那么多,给自己点东西九牛一毛是好心,自己是心安理得的。
而且好不容易得了儿子,丫头出息以后都是人家的!
手头上刚有余钱的时候,都不敢相信是真的~
天天都感谢菩萨保佑,然后把钱留着儿子以后娶媳妇儿!
对于这次花出去的巨款,两口子回来后又心疼又后悔的,想着:
那样的大户人家,不送人家也不在乎,这些东西送了,人家用两天也就扔了。
两口子合计后下定决心:
下次不听小女儿的主张!
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些余钱都是小女儿赚的,也不会去想。
沈槐放心不管的原因是,只要买回来了,庄稼人就不会浪费,肯定是要好好做了送出去的。
沈槐也拿出了自己的私房钱,有集市的时候跟着去了两趟。
买了一对金线绣着百年好合的褚色香囊。
又找了各种有香味的花,制成了干花,加了一些躯蛇虫鼠蚁的药草,放在香囊里。
又到镇上裁缝铺,找了些五颜六色的碎布料,用各样蓝色为底子做了个小手包。
彩色的布做了花朵的形状缝在上面。
这个小手包,是回去找大毛和二丫帮忙缝的。
另给那几个小友,一人买了个木头的小哨子。
秦师伯家两个小的也一并买了,年纪再小,会吹就能响都能玩儿。
竹编九月底就做好了,一个大背篓,还有逐渐小的好几个背篓。
应该是最后剩下的竹篾,还做了个藤球。
沈槐按大小一个套一个,累装起来。
去的那天,高郎中见人只比竹篓高了个头,一把薅过来背在肩头上就出发了。
先去了秦师伯家歇了一晚上,秦师伯家去年也买了马车。
这次师伯师娘把四个孩子都带上了。
秦师伯和高郎中跟赶车的李伯,一起坐在外面,秦师娘领着一堆孩子坐车里。
快两年没见了,孩子们一点都没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