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那秦始皇已然登上帝座,凭借着卓越的军事谋略和政治手腕,成功地统一天下,将原本分散的六国尽数收入囊中。
六国的那些贵族们,他们曾经拥有着显赫的地位和庞大的势力,如今却面临着一个极为棘手的难题——该如何处置他们呢?
丞相李斯目光深邃,缓缓提出建议:“犯我秦法者皆诛。”
他深知秦国律法的威严,若有人胆敢触犯,便必须给予严厉的惩处,以彰显大秦的权威。然而,秦始皇却并未立刻点头同意。他深知,杀死这一群六国贵族固然简单,但这些贵族身后所代表的子民们却未必会轻易臣服于他。
百姓们的民智尚未完全开启,他们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最为容易受到上位者的影响和鼓动。倘若真的将所有百姓都杀掉,那么他辛辛苦苦打下的这六国又有什么意义呢?
他的梦想并非仅仅是统治这片土地,而是要让普天之下的百姓都能心悦诚服地臣服于他,在面对他时都能毫不犹豫地大声喊出“彩”,以此作为对他最大的认同。
经过深思熟虑,秦始皇终于下令:“凡事顽固不化,坚决不臣服于朕之人,杀无赦。凡能够顺应大势,主动表示顺从者,迁于咸阳城中妥善安置。若以往在旧国那些罪大恶极之徒,就在热闹的街市之上施以车裂之刑,以儆效尤。”
此令一出,整个天下为之震动。那些曾经心怀异志的六国贵族们,感受到了秦始皇的决心和魄力;
而那些普通百姓们,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位新皇帝,心中既有着恐惧,又有着一丝好奇。
秦始皇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目标,还需要时间和努力,但他坚信,只要坚持下去,终有一日,普天之下的百姓都会心甘情愿地拜倒在他的脚下。
刘妤看着这一切,她看到了始皇作为上位者的仁慈,不禁拍马道:“太祖父仁慈悲悯,乃千古一帝也。”
正为六国文化语言不同而头疼不已的始皇没好气的说:“仁慈悲悯,只不过是上位者的手段而已。上位者想要你看见的是他的仁慈,那他就是仁慈的。帝王,从来都会展现出有利于他的样子,若你信了,那就是掉进了万丈深渊,亏你还做过皇帝,这个道理你不明白。”
“上位者想要你看见他的仁慈,那他就是仁慈的!”她不自觉的在口中重复着这一句话。
“你也是愚蠢的实在可笑。”始皇今天索性就摊开了。“就你这遮遮掩掩的样子,实在不知道你的父亲怎么生出了你这么个蠢货,被人家算计而不自知。”
刘妤听闻之后,如遭雷击。她跪下,诚心的一拜。反正始皇无论从年龄还是功绩来说,跪他不吃亏。“刘妤愿闻其详。”
“你父亲应该是开国皇帝吧!”
“是!”
“刘邦,作为一个开国皇帝,他必定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计谋,还得会用人。他长于民间,所以做事不按常理出牌。他的文臣必定如吕不韦一样谋略出众,他的武将必定如蒙毅之类骁勇善战。还有你母亲,能从项羽的敌营安全而退,也是个心计谋略出彩的人。这些人在你父亲身边,若你父亲笼络不住他们,他们怎么会给你父亲买命。”
“我父亲最后把他们都杀了,只有姓张的得以善终,最后人都找不到了。”刘妤道。
“杀了还是活着都不得而知,你怎知他的下落不明不是变相的死了。他在位时,这些功臣还能收敛一二,等他去世,就你父亲那个姓韩的武将,不反就怪了。拥兵自重,还被封王。封无可封,最后要做皇帝吗?看来你这个皇帝真的就是捡漏得来的了,要不这么多心计出众的人里面你怎能捡来大漏。”
“他先是宠信周王室之后戚姬,扶起戚姬与你母亲打擂台。再扶起你母亲,利用她与戚姬斗,与臣子斗,然后坐收渔翁之利。后来发现自己大限将至,就把兵符给了你,引起你母亲的猜忌。最后,留下细作,收拾你的母亲再弄得你无子嗣,最后无论是谁称帝你手握兵权,你也能得个善终。”
刘妤不明白,“若我有了子嗣,他或她必将可以继承我的衣钵,何故让我绝嗣。”
“你怎么想不明白呢?”
始皇不明白这种常识还要人普及吗?愚蠢的让人想发笑,要不是想要刘邦与刘妤母亲为他效力,他何故给她说这么多。若不是想要刘邦后面的人才,他何故还给灭他秦国的贼人分析利弊。什么他扶苏的后人,都是胡说八道。只怕这位开国皇帝与他的扶苏同样大吧!所以刘妤才遮遮掩掩,生怕他杀了刘邦。
罢了,要先使其信任拜服,再图谋其他。
“其一,你乃女子,你若嫁人孩子到底日后是姓刘还是姓李王张呢?那时你手握重兵,威胁的是刘家天下。其二,你父亲大概认为你撑死就是一个王罢了,如此以来你姓刘,总会向着自家人。却没料到你母亲在伤害你之后愧疚之极,破釜沉舟,立你为皇。他大概会想到他死后你母亲做了皇帝都没有想到她会立你做皇帝。他任由你得罪朝中大臣,从而依附于刘氏。”
“刘邦大概没有教过你任何的谋略与心计吧,任由你横冲直撞,撞得头破血流的。”
刘妤知道帝王无情,可她不知道这么无情。“可我推我父亲下了马车他也未怪罪于我。”她将刘邦兵败告诉了始皇,并告诉她推刘邦下马车的经过。
“在你父亲心里,你们不过是他传嗣的工具。”秦始皇眼中开始有了笑意,还算有点血性。“只有他的帝国才是他真真正正的子女,为了他最疼爱的孩子,所有的人与事,包括他自己,都是可以利用的。这样的一个人,不能单单的看见他抛妻弃子,而要看他得到了什么好处。”
“难怪我上位之后就如同一个”她有些说不出口,自嘲道:“像一个傀儡,幸而还有兵权,可这兵中有大半的人都不是我的人,最后竟都投靠了刘恒。”
她只能努力学习吕雉与刘邦,最终却不得其法,得了一句类父罢了。
“若不是你表面上有着全部的兵权,怎能与朝臣抗衡呢?早下位了。至于他们后来大半投靠了刘恒,你就没有怀疑吗?”
“你是说……”
“他应该早就遗留下了旨意,若刘氏子孙中有人能胜过你,要你的兵权,会把大半数的兵权赠与他,但同时保留了你一半的兵权,这样你也能得以善终,同时与朝臣,新的继承人达成平衡。但没想到最后胜利的是你,你做了数年皇帝。但你老了之后他耽搁的计划又起了作用了,你没有孩子,所以军权落入下一任继承人手中,同时自己能活着做太上皇必定已然不能威胁刘恒。这刘邦还真是好运之人,竟然有这么些出众的人才辅佐。真是羡煞朕也。”
她顿时五味杂陈,“原来父亲有如此心计,还以为他就如众人所说是个无赖。”
“无赖,再告诉你一点。你父亲当初在项羽要煮其父之时所说分父肉汤这句话被人诟病,但作为要成大事的人,怎会跟着别人的步伐行事。”
“于是他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这是切切实实的切中了项羽的命脉。你项羽自认为光明磊落,可你与我结为兄弟,如今却要烹煮我的父亲,也就是你的父亲。你要煮了他,你就是虚情假意不顾兄弟情分、小人行径,只不过是装着一份君子模样而已。你若不烹,那正好如了我的意。至于你要是默认下属煮了我父亲,那样可就太好了,你的人做的默认就是你做的。哑巴亏你是吃定咯。一个约束不好底下人的领导会有走到最后的底气吗?不能!你想说他的父亲儿女妻子会吃苦。他项羽也只能默认底下人折辱你们了,但也不能太过,毕竟这是他兄弟的妻子。他项羽还不要脸面吗?这项羽应该是贵族之后吧!至于你们为了大业,吃点苦算什么。”
刘妤听的如痴如醉,恍然大悟。
“若我得到如此的人才,何愁六国现存的贵族不乖乖听话。你还不说吗?”
刘妤有些犹豫不决,若她说出来父母不会遭遇不测吗?
“我嬴政起誓,若得你父与你母这样的人中豪杰,必会爱而重之。若刘邦不造反,绝不会赶尽杀绝。若违此誓,秦国必将分崩离析。”
“好!始皇既然如此说了,容我想想”
他笑了,天真的孩子。“再教你一句,防人之心不可无。”幸而他重诺,也不欲对刘邦做什么,换做其他的皇帝那就不肯定了。看来他还是得天眷顾,在他艰难之际居然送人上门。哈哈哈,改天就去泰山封禅。
“你父母姓甚名谁,家住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