妤兰登基时,将自己年号定为燕定,年号本来是要叫宋明祖的。她觉得自己是宋朝的第一个女帝,于是想要称祖。却被大臣指出她所取的乃是死了之后才能有的庙号。妤兰顿时想起了自己在汉朝时取没取庙号她忘了,如果取了,那就是丢人丢到臣子家了。
那她现在还是没有自己庙号的小卡拉咪,回想起当年赵祯假死之时,很快便被定下了庙号“仁宗”。每当妤兰称呼赵祯为仁宗时,总能看到他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不过妤兰可不在乎这些,反正都已经这样叫习惯了,干脆就一直这么叫下去,气死那个家伙也好!
大宋朝但凡新皇登基、大婚或者其他重大事件发生时,朝廷往往会增加一场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俗称——恩科。
此次妤兰即位自然也不例外,皇帝即将开设恩科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大宋王朝。各地的学子们听闻此讯后反应各异:有的人欣喜若狂,仿佛看到了飞黄腾达的机会就在眼前;而另一些人则对此表现得极为轻视和不屑,认为这种临时增设的科考未必能够真正选出贤能之才。但无论如何,总有人愿意为了踏入官场、实现抱负而心动不已,同时也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对功名利禄毫无兴趣。
朝堂之上,大臣们围绕着这次恩科展开讨论。一名官员向妤兰进言道:“陛下,既然决定举行这场科考,是否意在招揽天下英才呢?”
妤兰微微颔首,表示肯定。紧接着,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接过话头说道:“启禀官家,确如大人所言。此次恩科乃是为国家选贤举能之盛事,必当吸引众多有志之士前来应试。”
“遥想当年嘉佑二年之时,天下贤才辈出,真可谓是群星璀璨、熠熠生辉!这其中尤以一门三苏和同榜六进士最为引人注目,他们的才华横溢令朕惊叹不已。朕虽贵为天子,但面对如此众多的杰出之士,朕心甚向往之?若我朝此次科考能出现如此多的优秀人才,那该多好啊!苏洵苏轼苏辙何在啊?”
此时身穿红色官服的苏辙与苏轼,手中拿着芴板,缓缓拜了拜,“臣苏轼苏辙拜见官家。家父早已去世,万望官家勿怪。”
妤兰定睛一看,这不就是那个天天喷她,说她不守大宋礼法,又不尊太上皇得愤青吗?看来,还是待贬一贬啊,黄州待着去吧!要不然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怎么出来的。
算了,如此有才的人物,就是稍微在诗句中提点她的名字,她就名留千古了。
“听说你诗写的不错,苏卿既然有如此才华,何不让朕见识见识。”
苏轼心想:见识,我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疾言厉色。苏轼清了清嗓子,开口吟道:“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此句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哗然。众人皆惊于苏轼竟敢当着皇帝的面说出这般犀利的话语。
妤兰却轻轻一笑,“好,好诗。苏卿果然才情不凡,这诗句看似哀怨,实则藏着一颗忠君报国之心呐。朕岂会不知苏卿的心思,不过是借诗句抒发心中的抱负罢了。如此敢说敢做的肱股之臣古来只见魏征罢了,如今我大宋出现这样的大臣可见是我大宋的之幸啊!”
苏轼愣住了,本以为要遭受贬谪,没想到皇帝竟如此开明与不要脸,居然自比唐太宗。妤兰接着说道:“朕希望你能将这满腔才情用到实处,为朕出谋划策,莫要再只以诗句暗讽朕了。朕愿与诸位爱卿共创盛世,像你们苏家兄弟这般大才之人,定能大有可为。可惜了,欧阳卿早已至仕,未能得见,也是人生一大憾事。”
苏轼听后,满心愧疚高呼:“陛下圣明,臣定当竭尽所能。”又在心里补充道:喷死你。
“张卿又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怜朕自幼长于闺中,未曾得见如此胸襟开阔的人物,实乃人生大不幸也!人生如白驹过隙,无论男女若不能实现人生的抱负与理想,又是何等悲哀啊!尔等若忠心为国,朕在此承诺必不会让尔等的抱负与理想纸上谈兵。朕自幼盛家,常常看见平燕郡主生母卫氏,手握着李娘子镇守娘子关图落泪。一介女子尚且如此,何况尔等大丈夫乎。开完科考,我们该谈谈如何收复燕云十六州了。”
下朝之后,各个部门就开始准备科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