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和英国公的嫡幼女定下婚约的事情很快,朝廷和后宫的人都已经知道了。
那英国公可是手握兵权的。英国公又十分宠爱嫡幼女,这在京城里面都是出了名的。
英国公府不仅是权贵,英国公那几个儿子个个都是出色的好。在军中现在已经有了一部分建树。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么将来还能够在富贵几代。
皇帝这心思显然已经十分明显了。明显就是已经看上了三皇子来成为这个朝代的继承人。
如果不是因为三皇子现在年纪还小,又住在皇子所里面,恐怕早就要封王了。
现在朝堂上上下下的人,可是都已经知道了这位三皇子在皇帝心目中的分量。
啧,看来皇帝说不定很快就要让三皇子当太子了。又或者将来直接送上皇帝的位置。
知道英国公的嫡幼女已经成为了三皇子的未婚夫。朝堂上的这些官员和大臣们有些羡慕同学,心里面又多了一些想法。
其实他们也是能够将家里的女儿一起给送上去的吧。能够和这位三皇子搭上关系,这也是很不错的。
英国公现在被那些眼红的眼神盯着也是无动于衷的。虽然说自己家的小闺女,将来很可能会成为太子妃,最后成为皇后。
但是他最开始之前可是没有把闺女送到皇宫里面的想法。
三皇子现在确实是挺矜贵的,但是自己的宝贝也不差。这可是他们英国公府的嫡幼女,掌上明珠。
季风在知道自己多了一位名门贵女做未婚妻。他想了想,自己这个亲爹还算是有些良心的。
起码知道开始给自己增加助力了。
上辈子的他虽然是容贵妃的养子,后面也是将皇位传承给了他。
可是这位父皇却从来没有为自己这个儿子想过。他也没有给自己定一门这样好的婚事。更不会私下将一些人手拿给他。
不过上辈子他们父子两个倒是没有怎么相处。因此感情淡薄父皇不愿意照顾她,这个儿子想想勉强也算是正常的。
可是这辈子他经常会去皇帝面前晃悠,多少培养出来了一些便宜父子的感情。
现在这个皇帝也算是知道护着一下自己这个儿子了。
季风再次看到这个父皇之后,眼睛都亮晶晶的一脸的感动。
“多谢父皇给我定下了这门亲事。”
虽然他还没有见过那位英国公的嫡女,但是也能够想象出来一二。怎么说这种大家贵女都不可能够太差的。
况且那位贵女现在年纪还小,应该是属于那种活泼的类型。
季风目前还是比较满意这门婚事的。
皇帝现在看到成长起来的三皇子,心中也莫名有些欣慰。
再过几年自己这个儿子就要长大了。到时候就能够成婚生子了。
总觉得这时间过得可真快,一眨眼就过去了。
“英国公嫡女是个好的。她身后的势力将来也一定能够帮到你。
在武将这边有了英国公,父皇还打算到时候给你选两个文官之女。到时候也能够拉拢朝堂上的人心。
皇帝现在看到这个儿子的表情都是带着慈爱的。现在自己就只剩下这样一个能继承皇位的独苗苗了。
他可不是越发对这个儿子重视了吗?现在知道这个儿子薄弱的地方。
更是很多的,想要将所有的好东西都给他。
季风在皇帝的旁边又说了不少好听的话。
张家在知道三皇子和英国公的幼女定下了婚事之后也气的不得了。
如果三皇子还是容贵妃的养子,那么在这种事情上面他们是可以操作一波的。
到时候也能够将三皇子的未婚妻,直接安排成他们张家的女儿。
这样到时候如果三皇子真的上位的话,那么以后他们张家的女儿就是皇后了。还是正统的第一位嫡妻。
可是现在这大好的前程却全部都已经被破坏了。
张家的家主回到家里面色铁青的。就连他的其他几个亲兄弟脸色都不怎么好。
“这怎么就让英国公那边捡漏了。大哥,容沁侄女到底是怎么想的?
前几年就不要三皇子这个养子了。非得说要自己生下一个亲生的皇子出来。
可现在连孩子的人影都没看到,你们说这到底算怎么一回事?”
说话的是张家家主的二弟,现在他也是一脸愤恨的。他们张家这些年因为家族之中出了一个宠妃。
这些年在京城这边一直都挺风光的。可是现在却马上要有比他们要更风光的人了。这心里面总是有些不太舒服的。
明明他们也要仰仗后宫中容贵妃这个侄女,可是现在却对容贵妃有所不满了起来。
至于另外一个眉眼中带着几分跳脱的中年男人,现在也正嘴漏地说话。他表情一脸怀疑的说道:
“这几年皇宫之中也没有一个新生的皇子皇女。你们说该不会是那位….不行了吧?
还是说大哥,皇宫里面的侄女一直霸着皇帝。也不让其他的嫔妃生孩子?”
他们张家一共有三兄弟,也都是一母同胞出来的。就连容貌都有几分相似。
这几兄弟目前在朝中也都是在当官的。
之前老大也就是张家的家主都有些认为老二说的话太冲了,没想到自己的三弟那里说话还更加的大胆一些。
现在他们都将视线齐齐地放在了这个三弟的身上。张家的老三被看得有些发毛。
“大哥,二哥,你们看着我做什么?”
张家的家主黑着脸开口说道:“三弟,以后你还是少说话吧。
要不然咱们张家也可能会因为你这张嘴而出事。”
自己这个三弟是兄弟里面官位最低的,在京城当中也就是个九品芝麻官的存在。可能是因为他的能力不太够。
同时也可能是因为他的情商比较低。这种话难道是能够随便说的吗?
谁知道他们府邸之中有没有探子。万一要是让皇帝知道了的话,那他们可能就要遭殃了。
张家的老二刚刚脱口而出那些有点冲的话。他又突然想到怎么说皇宫里面的容贵妃也是大哥亲生的女儿。
大哥能说容贵妃的不是他们这些当叔叔的可不好说。现在还没来得及后悔,就有一个比自己更冲的人了。
张家老二忍不住端着旁边的茶喝了一口,然后咂吧了一下嘴巴。
“老三,你都这么大一把年纪了,怎么还跟个愣头青似的。就连说话都不会说。”
张家老三听着这两个哥哥的话也瞬间歇了起气。
他挠了挠头看着大哥铁青的脸色也意识到了自己说的话确实是不对的。
“嘿嘿,我知道了大哥二哥。你们放心吧,我一定不会在外面乱说话的。”
张家这边因为这三皇子订婚的事情很是不高兴。想着这几年后宫之中的容贵妃也没能够再生下一个孩子出来。
他们动了想要将家族中的女孩再送进去一个的想法。这件事情肯定是要经过张家家主夫人的。
张夫人想到现在的情况,也只觉得只好这样了。到时候还得和后宫之中的闺女通知一声。
到时候别一个劲的霸占着皇帝,总得要给其他人一些机会,就算闺女不能够生了,那么也有其他人可以生。
几天后,张家往后宫之中送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那容貌还和容贵妃有着三四分的相似。
容贵妃收到了家族那边的信,也同样看到了这个女子。
这些年容贵妃,虽然容貌依旧保持的很是美丽,可是眉眼之中还有那气质却多了一丝阴冷的感觉。
看着跪在地上那年轻貌美的女子。
身着精致华服的容贵妃慢悠悠地走了下来,在后宫之中协理六宫那么些年身上的气势倒是越发的重了。
那纤长的点缀着红色丹蔻手指,轻轻的划过那年轻貌美的少女脸颊,少女白皙的脸上就瞬间划出了一道浅浅的血痕。
可是那跪在地上的少女,却丝毫都不敢动弹。
容贵妃一脸骄矜傲慢:“看来你就是家族中送进来的女子了。长得确实是漂亮,这皮肉也都如此的鲜嫩白皙。
这倒是一张皇帝会喜欢的脸。那你现在就先在本宫这边做宫女吧。等到有机会,本宫会将你举荐上去的。”
容贵妃是知道家族那边将这个女子送进来,是给自己生孩子的。到时候如果生下一个皇子的话。
那么将来还能够寄养在自己的名下。这个女子也是家族中的一个庶妹。生下来的孩子也会有他们张家的血脉。
跪在地上的少女,虽然一脸乖巧的表情唯唯诺诺的连话都不敢说。被欺负了也都不敢反抗的。
可是等到她垂下眸子的时候,眼睛里面却迸发出来了强烈的野心和欲望。
谁不知道张家出了一位受宠的贵妃。自己这张脸和贵妃还是有几分相像的。
如果她也能够受宠的话,能够成为皇上的嫔妃。那么将来自己岂不是也能够和容贵妃一样风光吗?
容贵妃其实现在也有些后悔,本来以为自己调养好了,身体就能够再生下一个皇子。
没想到,这几年来肚子一点声音都没有,渐渐的容贵妃也在怀疑着之前在御花园假山那边听到的话是不是有些水分。
可就算是有水分怎么样?现在后悔都来不及了。
自己当初和皇上提了一句要和三皇子结除养母子。其实就已经变相的得罪了三皇子。
他们以前的养母子关系本来就不太热络,这几年更是都快要差不多成陌生人了。
容贵妃当然知道自己总不可能,现在又将那个孩子给要回来了。
她自己没办法生,那么就只能够指望着家族送来的女孩生了。大不了到时候候来一个去母留子。
张家这边现在是巴不得容贵妃,现在蹦出来一个皇子。那被送入宫的少女,最近已经被皇帝给宠幸了。
还安排了一个贵人的位分。这也是皇帝给容贵妃和张家的脸面。
可是张家想的那些事情实在是太美好了。
春日里面的风寒就直接让皇帝给病了。这次的病症来得很是突然。
更糟糕的是,在这个时候皇宫里面还莫名多了几个生了疫病的宫人。
这下整个皇宫里面的人都动荡了起来。这可是疫病,一个搞不好,这是会死人的。
如果是主子得了病,还会有太医治疗。皇宫里面的这些下人们那么只会被放弃被挪出去,然后悄无声息的就这样没了。
谁也没有想到这场疫病居然还会波及到生病的皇帝那里,皇帝本来就已经严重感染了风寒,现在身子骨很是脆弱。
恰好皇宫中皇帝身边伺候的一个小太监不小心接触了病人。直接将这场疫病给传染到了皇帝身上。
皇帝怎么着?也没有想到自己还这么的年轻力壮为什么突然的直接得病了
皇帝甚至还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一天比也比之前的颓废。
他知道他恐怕就要不行了。
看着窗外那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大病之后一场的皇帝现在却有些有心无力的。
他脑海之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大概是在想着自己这年轻的一生。
又回想起自己宠爱的嫔妃。
其他的女人们还好。可是容贵妃却是他这些年一手宠着的。这些年来他们也是有感情的。
在皇帝生病之后,都一直是容贵妃在旁边悉心照料。因为一直在皇帝的身边照顾容贵妃最近还病倒了。
想到这个被自己一直宠着又任性骄傲的女子。皇帝闭上眼睛,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如果现在他下一道旨意让容贵妃直接成皇后的话,那么容贵妃的将来也能够继续荣华富贵的也有了保障。
可是这些年来张家因为容贵妃在京城当中也过分霸道张扬了。张家那边也有家族中的子弟做出了一些欺男霸女的事情。
要是容贵妃将来成为了太后的话。那么张家指不定会做出什么其他的事情来。
而他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自己那个三儿子的面孔。自己对这个儿子是有所亏欠的,他如果人没了….
这一次皇帝选择了以江山社稷为重。
前朝那些重要的大臣,在皇帝生了重病的时候被召入了宫中,很快封皇子为太子的旨意也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