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5章 海盗电影宇宙计划(上)
啸风,迪士尼在创造这个角色时,参展的原型是是清朝时期华夏广东的传奇海盗张保仔。
历史上,这位海盗的势力范围覆盖整个南海,触角甚至延伸至越南、马来群岛一带。他们劫掠商船,敢于挑战清政府的水师与葡萄牙舰队,使得清廷一时束手无策。
最后逼的清政府和葡萄牙舰队联手围剿,在这严峻的形势下,他审时度势最后接受清廷的招抚,为自己和部下争取到较为优厚的条件。
他本人则被清政府授予官职,负责镇守广东沿海。
这么一位历史上有勇有谋还能得到善终的传奇角色,到了迪士尼的镜头下,却是光头、烂面,而且长胡须,长指甲,尤其是那两条老鼠须,造型设计明显是参照了漫威的经典反派<满大人>。
海盗的长相也不用多么的伟光正,但这副尊容要说没点西方世界对东方人的刻板印象,那就是自欺欺人了。
原时间线,周润发参演了个角色后,哪怕是和他合作了多年的导演王晶都是数次在公开场合怒喷对方角色涉嫌辱华,不该接演这个角色。
而现在,林凡负责这个项目,自然不会在允许那副姿容的出现。
形象设计,只是其一,毕竟大多数外国人看华夏人,跟华夏人看外国人一样,都是一个样儿。
重要的还是角色塑造的失败。
在迪士尼原本的设定里,啸风坐镇新加坡,手底下有数量庞大的华夏海盗组成的军队,大批戎克船唯他所在的旗舰女皇号马首是瞻。
他像是皇帝一样,统治着他的地盘和战士。即便是当时纵横四海的东印度公司,在这片海域都要看他的脸色。
而当战斗时,他又会化身最勇猛的战士,挥舞着一把传统的中国刀冲锋在前。这位设定强大冷酷的海盗,在《加勒比海盗3》里,一共只出场了15分钟。
他的死法,更是憋屈,一发毫无目标的炮弹就把他打飞,然后被一块突兀出现的破裂木板对穿身体,匆匆下线。
现实中,对一位将军来说,能死在自己齐名的将军手下,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奢望。
有太多的将军,都只能憋屈的死在了某个不知名的小兵手上,被这些平日里正眼都不会瞧上一眼的丘八拿着他们的残肢去换取军功。
现实是现实,但这是电影,花了那么多的钱请来最顶级的演员,动用了那么多的特效技术和人员,最后只为了让观众看到他被流弹打中,然后死于一块突兀出现的木板。
观众多少会有落差的情绪。
林凡更不会允许自己的《加勒比海盗3》里,出现这么浪费的事情。
为了复刻原时间线的成功,他不会改变《加勒比海盗3》的故事主线和走向,啸风这个华夏海盗王肯定还是会死。
但这次,林凡重新给了一个归宿。
他会在一场匹配他身份的战斗中,以战士和海盗王的姿态,战死。
同时,原剧情里接替啸风男孩海盗王的,也不再会是凯拉奈特利扮演的伊丽莎白·斯旺,而是啸风的女儿,一位华人海盗公主。
啸风的势力本身就是华夏海盗联盟,他的传承更应该在这个体系内延续。
至于新出现的海盗公主能否在这个Ip的后续开发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看欧美乃至全球市场对这个角色的接受度了。
确定主线剧情按照自己之前所想后,林凡又对和华夏海盗相关的几处支线剧情提出了自己建议。
现场两位迪士尼剧本部门的负责人认真做着笔记,跟上一部比起来,这次林凡对这个Ip的话语权高了不止一点。
结束了讨论,林凡看向了杰瑞和迪士尼的<加勒比海盗>项目的负责人。
“从目前大家对《加勒比海盗2》的反馈来看,人物过多,情节繁杂,是拉低这部电影评价的重点。
但第三部的出场人物更多,相同的问题出现两次,一部分苛刻的影迷可能不会容许。
并且,这也会加大观影难度。
你们也不希望第三部上映后,只能吸引那些老观众。想要更高的票房,想要进一步开发这个故事,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杰瑞点着头,附和道:”的确,这个问题我们也考虑到了。我们之前曾提议增加电影时长,扩展这些支线人物的剧情。但这提议被否决了。“
迪士尼的项目负责人接过话茬无奈道:”2个半小时,已经是极限,不只是观众的,也是院线的。如果继续增加片长,我们担心,全球各地会有大量院线放弃引进这部电影。“
一天只有24小时,一块荧幕同一时间只能放一部电影。这是句废话,却是院线运营的底层逻辑。
普通电影一般在100到120分钟,这意味着去掉基础的打扫时间,以12小时的营业时间算,一块荧幕一天的营业时间内可以放映6到7次。
而加勒比海盗,因为时长足足150分钟的原因,同一家影院,相同时间内只能放映5次。
靠着大Ip的优势,带来的高上座率,院线可以忽视这中间的差距,但如果片长被拉到180分钟。
这就不是上座率能弥补的了,院线权衡之下,是真的有放弃这部电影的可能。
”所以,我有一个新的提议。”
林凡扫视了几人一圈后,说出了他的提议:
“衍生剧。为《加勒比海盗3》里登场的新人物,制作拍摄他们的独立故事。可以是电视剧,也可以是独立电影。
通过这些独立的故事,吸引新的观众。同时也可以根据观众对这些人物的反馈,决定第三部,乃至第四部出场的核心,就好像树干和树枝。
等这些角色故事足够深入人心后。
让这些角色会以某个大事件作为契机,聚集在一部电影里,彻底引爆票房。我把它称作<海盗电影宇宙计划>。”
电影宇宙其实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那一时期环球拍摄了《德古拉》《木乃伊》等电影,并让这些怪物角色在后续作品中交叉出现,这算是早期的电影宇宙了。
至于这个概念真正形成和爆发,则要到3年后的2008年,《钢铁侠》的上映。
漫威以这部电影做为起点,结合之后推出的《无敌浩克》《雷神》《美国队长》以及《神盾局》等几部美剧,最后在2012年推出了大电影《复仇者联盟》。
漫威电影宇宙也初见雏形。
在此之后陆续出现了,索尼蜘蛛侠宇宙,dc英雄宇宙,环球怪兽宇宙。
现在林凡至少提前3年提出这个概念,绝对是超前的。而他之所以提出,则是为了对抗日后的漫威电影宇宙。
3年后,英雄电影就会大行其道,甚至横扫全世界票市场。
林凡也想分一杯羹,但是漫威的Ip都被各个大公司把持,他很难插进去。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打造一个新的电影宇宙。
细数之下,论影响力和知名度,以及世界观得完整程度,《加勒比海盗》无疑是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