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董卓一个踉跄,瞪大眼睛盯着眼前的斥候。
“你说什么!五十里?”
“洛水东岸皆是火把,至少有两万之数!”
斥候恐惧道:“他在过河!”
“两万大军?”
董卓顿时六神无主,“他哪里来的两万大军?”
“相国,现在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了!”
贾诩疾声道:“当速速将士卒们叫醒,布防才是!”
眼下正是深夜,董兵士卒大多都还在睡梦之中。
再不布防,等张新大军杀到,他们就和待宰的羔羊没什么区别了。
“啊对对对。”
经由贾诩提醒,董卓也反应过来,立马派人前去传令,叫醒士卒。
随后董卓又问道:“文和,西园附近无险可守,我军当在何处布防?”
“帝陵。”贾诩沉声道。
“好,那便依文和之言。”
董卓稍加思索,采纳了贾诩的建议。
西园只是一个大花园而已,根本不足以支撑大军防御。
而雒阳附近皆是一马平川,唯有在大汉诸位先帝的陵墓附近,才有一些可供防御的地形。
此时董卓也已冷静下来。
从孟津到成皋有百余里,从成皋到雒阳又有百余里。
这一来一回,有近三百里的路程。
张新前日还在孟津攻山,今日便到洛水,三日疾行近三百里,显然是日夜兼程,轻装疾行。
如此虽然出其不意,但当张新军抵达雒阳之后,必然会面临士卒体力不足,以及粮草不足的问题。
虽说他这边也是仓促迎战,但只需要坚持一会,北邙山上的徐荣就能率军来援。
到那时,疲惫不堪的张新就要面临他和徐荣的夹击。
想通了这一关节,董卓立刻派人前往北邙山传令,让徐荣率军来援。
同时,除了负责镇守广成关,需要抵挡孙坚的吕布以外,其他将领也全部调回来。
他要在这里,一举歼灭张新!
一道道军令随着快马发出,董卓披甲带剑,来到西园之中。
园中董兵听闻张新来袭,一片慌乱。
有找不到武器的,有还在穿铠甲的,甚至还有找不到自己上级的......
董卓越过这些士卒,找到李蒙和王方。
“你二人即刻率领骑兵出营,无论付出任何代价,一定要缠住张新的骑兵,给我步卒争取布防的时间!”
五十里,步卒行进,还需要三个时辰左右。
但骑兵只需要一个时辰!
董卓的麾下原有万余西凉铁骑,孟津一战,被张新吃掉了五千,李傕郭汜镇守大谷,也带走了三千。
此时他的营中也只有不到三千铁骑了。
董卓知道,即使不算那些被俘虏的西凉铁骑,张新也有五千骑兵,他这最后的三千骑兵,大概率不会是对方的对手。
强行上去纠缠,损失一定会很大。
但事已至此,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
现在无论是他还是张新,都已经没了退路。
双方皆是背水一战,不胜便死。
张新若败,以他士卒的疲惫程度,连逃命的力气都没有。
董卓若败,张新便可趁势进军函谷关,切断其余董兵的退路。
这样一来,雒阳附近的董兵回不去,董卓麾下的嫡系部队,基本上就等同于没有了。
即使他能顺利的逃回长安,没有了忠心耿耿的西凉兵作为震慑,长安朝廷的公卿百官一定会趁此机会,群起攻之。
到那时,恐怕他连求个埋骨之地都是奢望!
“相国放心。”
李蒙、王方忙道:“但凡我等还有一口气在,定为相国挡住张新骑兵!”
“好!”
董卓上前拍了拍二人的肩膀,“此战过后,我给你们封侯!”
“多谢相国!”
二人大喜,连忙领着骑兵,向东而去。
董卓亲自率领步卒五千余人,出了西园,往诸位先帝陵墓而去。
“快!快!”
一路上,董卓大声催促。
天色微明之际,董卓率军赶到帝陵附近,连忙指挥士卒布防。
正在此时,百余骑兵身披血迹,狼狈而来。
董卓见状,心中暗道一声‘不好’。
从服饰上来看,这百余骑兵,皆是他的西凉铁骑。
这是......败了?
果然,这百余骑兵行到近前,一脸惊慌。
董卓辨认了一下,见为首之人是他认识的一名小校,连忙迎上前来询问。
“如何?”
董卓的声音十分急切。
“云、辽不可挡!云、辽不可挡......”
小校一脸惊恐,语无伦次,显然是被吓得不轻。
“到底是怎么回事?”
董卓大惊失色。
这名小校他知道,向来以有胆气和勇猛闻名军中。
这样的一个人,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被吓成这个样子?
小校哆哆嗦嗦的向董卓汇报战况。
李蒙、王方二人出营后,行出二十里,便一头撞上了张新的骑兵。
二人谨记董卓军令,不计代价,上前纠缠。
不料一骑拍马杀来,口中大呼‘常山赵子龙在此’,一枪便将李蒙刺于马下。
王方见状,正欲上前死战,又有一骑口中大呼‘雁门张文远在此’,拍马赶来,一刀将其斩落马下。
董兵刚与张新军交战,主将副将便接连阵亡。
赵云、张辽趁势领军冲击,二人宛如魔神降世,一下一个小朋友,杀的这些西凉骑兵哭爹喊娘,心惊胆寒。
西凉骑兵无法抵挡,大败溃逃。
“张子清这是从哪里寻来的这么多猛将?”
董卓心中大骇。
李蒙、王方二人能够统领西凉骑兵,本身就代表着他们在军中也是难得的猛士。
一个照面,就被斩了?
正在此时,大地震颤,轰隆声响起。
董卓的经验何等丰富?
这种由骑兵冲锋所造成的轰隆声,他再熟悉不过了。
“快,布防!”
董卓顾不得安抚这些溃败的骑兵,连忙指挥步卒防御。
帝陵之中,林木众多,骑兵无法冲锋。
他只需要等徐荣的援军到来即可。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
“芜湖~哟吼!”
一阵呼哨声传来,留着髡头的乌桓突骑出现在董卓的视线中。
乌桓突骑来到帝陵,看都没看里面的董兵一眼,就越过帝陵,往北邙山的方向疾驰而去。
“布豪!”
董卓下意识的惊叫出声:“徐荣危矣!”
“文和,文和何在?”
“相国。”
左右开口道:“方才行军的时候,贾都尉便带着一些人走了,说是先去函谷关,为相国保障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