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延年又一次站在了北阙之下。
仰天看着高大的门阙,赵延年觉得有点晕。可能是头仰得太高,也可能是这些天一直坐在车里读书,练武的时间不够。
伤愈之后,他就没怎么习武。偶尔练,时间也不长。
既有体力上的原因,也有心理上的原因。
大部分时间,他不是看书,就是躺在车里闭目养神。全身上下除了心跳和呼吸,没有任何多余的运动。
倒是吐纳功夫大有精进,腹式呼吸已成自然,甚至有呼吸至踵,提挈阴阳的感觉。
“赵君,怎么了?”见赵延年情绪不对,张骞连忙关心地问道。
一路上,他已经感觉到赵延年与往日不同。
“没什么,就是忽然有些不舒服。”赵延年尴尬地笑笑。“没什么大碍,我们进宫吧。”
张骞点点头,带着赵延年进了宫。
进宫之前,他特地关照赵延年低头,不要四处乱看。宫中规矩森严,一不小心就可能犯错。
赵延年有点紧张,难得乖巧的低下了头,跟着张骞一路前行,以至于走了一路,除了墙角和台阶,也没看清几幢建筑,更别说人了。
站在郎中令官署的门口,张骞引着赵延年拾阶而上,来到正堂。
一个中年人正坐在堂上,和几个小吏说话,见张骞进门,他连忙起身离席,转到堂前,降阶相迎。
“子文辛苦了。”
张骞连忙行礼。“郎中令,岂敢岂敢,折杀骞了。”
赵延年也有些意外。
一路上,他听张骞大致介绍过宫里的几个要员,其中就包括顶头上司郎中令石建,也知道张骞这个太中大夫也是郎中令的属下。此刻见到石建主动向张骞行礼,他是完全没想到。
汉人重功名,官威很大,上官不找下属的茬就算仁慈了,哪有主动打招呼的。
不过想到石家父子出了名的谨慎、小心,这也能接受。
石建与张骞见了礼后,又看向赵延年。“想必这位就是威震北疆,令匈奴人丧胆的鹰击校尉了?”
赵延年叉手行礼。
石建打量着赵延年,关切地问道:“校尉脸色不佳,是伤势未复,还是旅途劳顿?”
赵延年顺势说道:“多谢郎中令关心,兼而有之。失礼之处,还请海涵。”
石建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先回去休息几天。等身体恢复了,再来宫里当差,如何?”
赵延年正中下怀,连忙称谢。
“子文,你这一路也辛苦了,回去休息两天吧,补上休沐。”
张骞躬身领命,
说完了公事,办了相关手续,比如入宫的腰牌,张骞便领着赵延年出宫。
在北门外,两人分了手,张骞向北,赵延年向南。
“延年,好好休息,不要想太多。”临别之前,张骞郑重地关照道。
赵延年心中明白,自己这一路的情绪不高,张骞是很担心的。
“请大夫放心,我会调整好的。请大夫转告东方兄,有空我去拜访他。”
张骞松了一口气,与赵延年拱手告别。
——
赵延年骑上了马,带着马车,向东转入章台街,一路向南。
回家之前,他要先去一下平陵侯府,帮苏武送家书。
看门的仆人说,苏嘉今天当值,不在府中。赵延年也没耽搁,留下苏武的家书,就直接回家了。
出了安门,又折向西。
路上人很多,赵延年不得不放慢速度,以免撞着人。
速度慢了下来,赵延年的心情也慢慢放松了些。看着大道两侧匆匆赶路的行人,赵延年嘴角不知不觉的挑起,脸上也多了些笑容。
还没进里门,赵延年就看到了雷电和小鹿。
雷电和几个年龄差不多大的孩子正在追逐打闹,小鹿抱着一只小狗,坐在里门外的栓马石柱上,嘴里嘀嘀咕咕地不知道说些什么。她梳着丫髻,穿着汉家服饰,看上去就是一个汉人女娃,一点也看不出匈奴人的样子。
赵延年下了马,走到她身边,这才听清她在说什么。
“虎子我告诉你,我阿兄要回来了,你可老实些。你就算跑得再快,也没有阿兄快。你就算爬得再高,也没我阿兄高。他要是不高兴了,你就有苦头吃了。你可千万记着,不能惹他生气,要不然我也帮不了你……”
赵延年忍俊不禁,笑出声来。“我会和一只小狗生气吗?”
小鹿一愣,抬起头来,随即喜上眉梢。她扔了狗,一跃而起,直接抱住了赵延年的脖子。
“汪……”小狗委屈的叫了一声,蹲在地上,仰起头,不解的看着赵延年。
雷电也看到了,舍了小伙伴,飞奔而来。他的小伙伴们不明就里,愣在原地。雷电跑了两步,回头见小伙伴们没跟上来,急得连连招手。
“快来啊,这就是我阿兄。你们不是想见他么,现在他回来了,还不过来拜见?”
那些小孩子这才走了过来,排成一排,一本正经的躬身施礼。
“见过天武士。”
雷电踢了一个小孩一脚。“叫什么天武士,那是匈奴人的称呼。叫校尉。”
小孩们又整整齐齐地向赵延年施礼。“见过校尉。”
雷电挑挑眉。“阿兄,怎么样,他们都是我的小弟。这条街上,我最厉害了。”
赵延年忍不住笑出声来,伸手拍了一下雷电的后脑勺。“天子脚下,岂是你称王称霸的地方。”
雷电嘿嘿笑了两声,挥挥手,让小弟们自行散去,然后牵着赵延年马,赶着马车,进了里门。还没到家门口,他就大声喊起来。
“阿母,阿母,阿兄回来了。”
邻居们纷纷侧目,有的还特意打开门,见到赵延年,有的点头微笑,有的走出来拱手见礼,慌得赵延年连忙还礼。
“没想到校尉这么年轻,真是英雄出少年啊。”一个老者抚着花白的胡须,看着赵延年,满眼的羡慕。
“这少年看起来俊秀,一点不像是杀人如麻的莽夫,倒像个儒生。”另一个老者欣慰地说道:“更难得的是有礼貌,像是王夫人教出来的。”
“是的,是的,王夫人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身。虽然流落匈奴,依然不失风范。”
“……”
赵延年听得尴尬,匆匆回到家。
王君曼一边在围裙上擦手,一边迎了出来,笑容满面。“这个雷电,喊得这么响,怕是整个里都知道他阿兄回来了。你看着吧,用不了几天,提亲的就要踩破门槛了。”
阿虎在厨房里说道:“他们来得再快也没用,赵君岂是一般女子配得上的?依我看,至少要是侯家的女儿。说不定天子一高兴,配个公主也是有可能的。”
赵延年正好走到门口,听得真切,顿时臊得满脸通红。
不用说,他人虽然不在长安,但他的传说已经经由雷电等人之口传了出去。不敢说名满长安,至少这一里的邻居都知道了,连提亲的事都已经安排上了。
真是暖心啊。
“阿嫂。”赵延年放下小鹿,向王君曼行礼。
“阿弟,都是一家人,这么客气做甚。快进来,快进来。”她又转头叫道:“阿虎,快去叫孙贾出来,把阿弟的车马赶进去。”
阿虎应了一声,匆匆从厨房出来,向后院去了。
赵延年进了门。“孙贾也在?”
“嗯,知道你要回来,他这两天休了生意,来家里帮着整饰一下房屋。他现在也算是长安市有名的商人,不仅卖家具,还顺便帮人装修房子,忙得很。”
正说着,孙贾赶了出来,大笑着向赵延年行礼。
“贺喜赵君,几个月不见,你又升官了。我也能跟着沾光,被人高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