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抢劫的人判决已经下来了。”傅明阳说道,表示自己来也不是完全没事。
这时候是严打,很多案子判刑很快,尤其是危害社会的暴力犯罪,毕竟抢劫的受害者也不只有她一个。
若不是为了找出幕后同伙,估计会判得更快。
夏黎问:“判的什么?”
傅明阳道:“三个首犯是死刑,四个是无期,剩下的都是有期徒刑,明天会举行公审,你要看吗?”
夏黎没看过公审,也不能说完全没看过,前些天路过一个广场的时候就看到过,一些人被绑着,对,就是用麻绳绑着,胸口挂着个牌子,写着名字和罪行,一大堆的群众围着看,指指点点。
那场面她看了一眼就离开了,她还是不太能接受现场枪决。
倒不是同情罪犯,顶风作案本来就是藐视法律,更何况他们的行为本就是犯罪,付出相应的代价没什么好同情的,就是活该。
是自己心理素质不行。
怕做噩梦。
“我就不去了。”夏黎对自己几斤几两还是有数的,她听结果就行了,现在她不去。
“这次破案的功劳不小。”傅明阳说道。
夏黎没啥反应,破案了,获得功劳很正常,有必要跟她说吗?
“家里面会运作一下,估计我很快就会离开这个片区。”傅明阳发现她毫无反应,接着说道。
“那是高升了?恭喜啊。”夏黎算是明白了。
傅家知道他破了案子之后,又改变了开始放弃的态度,想要运作一下。
说实话,他能力还是有的。
只是扎下一根刺容易,拔出来不容易。
“我……”傅明阳犹豫再三,“真的不要汇报你在这案子中的……贡献吗?”
因为她手表里有定位器,她还有追踪器,才能将那伙人抓住的,要说功劳,夏黎肯定有一份的。
“绝对不要。”夏黎对这种事情异常清醒。
不是她不在乎荣誉,而是人最好不要被拿到放大镜或者显微镜下审视,尤其是她还一堆的秘密,最好是低调。
不然又要用无数的谎来圆一个谎。
傅明阳心里生起一抹怀疑,这有点不正常,难道那些东西还有别的缘由才会拒绝得这么坚定?
毕竟普通百姓是没办法弄到那些东西的。
夏黎见他有点紧张,所以利用系统很快知道他心里现在的想法,嘴上找补道:“我那是刚好碰巧,又不是见义勇为,你们才是帮我寻回财物的功臣。”
除了报警,也就是描述失物而已,她其实也没做什么的。
“再说了,那些人万一事后找我麻烦怎么办?我听说还有当官的人呢。”夏黎表示她是一点都不想惹麻烦上身。
傅明阳安慰道:“那些人都被抓起来了。”
“那不也有家人吗?家里有当官的,说不定就是那种不敢对你们怎么样,就只知道欺负我这种小老百姓的。”
夏黎坚持自己臆想的。
这疑神疑鬼的样子,倒是符合别人对她的刻板印象,傅明阳依旧问了一句:“真的不用把你的名字报上去?”
夏黎振振有词道:“报上去了又怎么样?我连见义勇为都不靠边吧,就算上面给什么奖励,估计也就只有一面锦旗,我拿着锦旗在家担惊受怕的,我脑子坏了吗?”
功劳这东西要看在谁身上怎么用,在她身上那是几乎无用。
她要是能打架斗殴还出去吹个牛逼,就她这身板,出去吹牛都不够。
傅明阳是真的没话说了,实在是那嫌弃的表情太明显了。
不知道是嫌弃奖励太少,还是嫌弃自己。
年末,冬日的寒风凛冽,夏黎穿着厚实的羽绒服,将夏一一也包成个小粽子。
街头巷尾已然弥漫着喜迎新年的热闹氛围,听说今年国家会大批量的供应猪肉,不少人都在商量买到肉了要做一桌什么样的年夜饭。
友谊商店外,人来人往,不少人都趁着年末采办年货,时不时的还有小车经过。
夏黎和叶秋棠相约来到友谊商店。
叶秋棠身边带着两个孩子,小男孩虎头虎脑,小女孩乖巧可爱,两个孩子都比夏一一要大,一个上初中一个上小学了,个子也比夏一一高不少。
这也是夏黎第一次见到他们——孩子长大了就也是这样了。
“夏黎,这是我家赵磊和赵宝珠。” 叶秋棠笑着介绍,她最近烫了个很时尚的头发,蓬蓬的。
“阿姨好!” 两个孩子脆生生地向夏黎打招呼。
夏黎笑着从包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小零食,递给孩子们:“你们好呀,这是给你们的小礼物。”
夏一一也很大方地说道:“阿姨好,哥哥姐姐好!”
两边人相视一笑,叶秋棠让儿子女儿牵好夏一一,便热络地跟夏黎边聊边往里面逛。
走进友谊商店,里面琳琅满目,摆满了各种商品。
因为是过年,各种精致的糖果糕点摆在很显眼的位置,饮料也很多种,果汁、酒水啥的瞧着就新鲜,夏黎决定以后喝肥宅快乐水不用躲着喝了。
叶秋棠带着孩子们先在食品区停下,五彩斑斓的糖果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相比国产的,进口的巧克力、糖果、饼干啥的摆得整整齐齐,别的不说,光是那些包装都看得高档,浪费钱是浪费钱,但这时候送礼极有面子。
“妈妈,这些糖看起来好漂亮呀!” 小女孩拉着叶秋棠的手,眼睛亮晶晶的。
“那咱们挑一些,过年的时候吃。” 叶秋棠笑着说道,男人赚了钱,她才敢来这地方。
要是几年前,她可舍不得买这些东西,实在是太贵了。
转头看向夏黎,“你家孩子喜欢吃什么糖,也一起挑挑,过年必须吃糖。”
夏黎笑着点头,和叶秋棠一起帮孩子们挑选糖果。
她对糖并不是很感冒。
以后说什么年味淡了,鸡鸭鱼肉啥的都吃不出啥味道了。
其实那还是好的,至少鸡鸭鱼肉还在桌上,要知道过年的糖果差不多都变成垃圾食品成了被批判的对象,家长们都习惯对孩子说:“少吃糖,长蛀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