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煤专公司这样的初创小企业而言,能有一两个产品在市场站稳脚跟,生存就不存在问题,何况在公司成立之前,宋超手里已经有了矿车这个需求稳定,利润也有保证的拳头产品打底,所以,没费太大的劲,也没有耗费太多的时间,就让煤专公司从筹建期,很丝滑地过渡到正常生产经营阶段。
完成了对农机厂的产权收购和改制后,宋超便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到了在煤专公司这边,而且把王晨也调了过来,继续负责供应链的同时,协助自己搞矿用机电设备的销售。
煤专公司的管理层很扁平,两三百人的工厂,只设了一个董事长、一个厂长和三名厂长助理,管理人员总共只有六七个人,其中还有一半是产品销售经理,既没有设立管理部门,人员的分工也不是特别明确。
生产和技术管理方面,基本上由陈明华一个人说了算,由生产助理负责协调落实,另一个助理则负责行政、人事、后勤和所有的杂务。
宋晨是排名第一的厂长助理,名义上只负责采购、事实上代表宋超管理着财务工作,同时也参与了市场开发。
宋超给自己的定位很明确,除了销售还是销售,说他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把陈明华厂长造出来的东西变成现金。
煤专公司共有四名股东,宋超持股百分之六十,王晨百分之二十五,我占比百分之十,陈明华手里,有董事长赠予的百分之五股份。
其他董事都在为公司做贡献,唯独我像个事不关己的外人,对煤专公司的事情从不过问,偶尔来一次,不是为了和宋超喝酒,就是跟陈明华下棋,绝对不会对公司事务指手画脚。
我在煤专公司的股份,是无意中得来的,不是用真金白银换的,我自始自终没把这点股份当回事,而且现在也看不上煤专公司三瓜俩枣的利润。
家里有矿、靠资源赚钱的生意人,根本瞅不起制造业那点蝇头小利,认为那种挣钱方式太慢太累,就像cbd大楼里那些金融行业的精英们,瞧不起经营实体企业的老板,认为他们是凭力气和汗水养家糊口的“力夫”的道理是一样。
采矿业危险程度高,风险大,挣钱速度快,赔钱的速度更快。老板的亿万财产,有可能会顷刻间灰飞烟灭,连条裤衩都不给你剩下。
有些人昨天还踌躇满志,趾高气扬,香车美女,灯红酒绿,今天也许就不得不亡命天涯,或者身陷囹圄。
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几乎在所有矿区都屡见不鲜。
卫大宝就是这种情况,4-11事故的罪魁祸首,承包陈村矿劳司小煤窑的老板,也是这种下场。
那位仁兄前几年靠盗采大矿的资源,盗用陈村矿的设备材料和电力,没少赚昧良心钱,据传身家早就过了千万,但还不是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被七十多名无辜者的冤魂,送上了逃亡之路。
听了解情况的人说,那老小子被爆炸声从睡梦惊醒后,给陈村矿调度室打电话问明情况后,一句话都没说,打开家里的保险柜,把里面的现金全部装进行李包,然后要过儿子的摩托车钥匙,一溜烟跑了。
事故发生当天,河西省公安厅就发出了通缉令,公开悬赏缉拿陈村矿闯下弥天大祸的小煤窑老板,到现在,通缉令已经发了三次,但缉捕对象依然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毫无疑问,陈村煤矿那位贪心老兄,这辈子永远别想有翻身的机会。要么某天被缉拿归案,被押上断头台,要么隐姓埋名,最终孤独老死他乡,大概不会有第三种下场。
采矿业虽然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让经营者家破人亡的概率不应该被忽视,但因为其中蕴含着巨大利益,有非常大的机会因素,所以总有认为自己运气好的人,有一些对财富占有欲特别强的人,争先恐后下场,想赌一把。
谁也挡不了这些后来者的脚步,就如这次古城矿务局准备剥离附属小煤矿,消息一经发布,便迅速引来众多有钱人的趋之若鹜。
不是大家不知道有风险,也不是每个人都无惧无畏,关键在于“利”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很少有人能抵御得住自己的心魔。
千年前,鬼谷子就说过“人性就是逐利的”,洛克菲利也曾断言:“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神,没有谁不去追逐利益。”
逐利行为,是人类谋求生存的必备技能之一,是人的本能动作,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原始动力之一。
在煤圈子里摸爬滚打了两年多,我身上也沾染上了煤老板的某些毛病,体验过挣快钱、赚大钱给自己带来的快感后,对其他行业的相对稳定,但却低得不屑一顾的利润率,从此很难再能提起兴趣。
就如喝惯了高度酒的人,你给他一瓶啤酒,无论你说这瓶酒市价八千一万,是蓝星上最贵的,还是把它吹成伊利莎白女王的御用,对方都会觉得寡淡无味,远比不上两块五一瓶的二锅头那样解馋。
古城地区“煤荒”那段时间,飞龙洗煤厂犹如一台高速运转的印钞机,每天都能给我带来数万元纯利润,最高峰时,超过了十万。那种天天守着钞票堆数钱的感觉,让我感觉非常爽,产生了这就是天底下最挣钱的生意的想法。
正因为如此,在经济大环境不好,煤炭价格很低,市场非常低迷的情况下,大部分小煤窑的老板,都在坚守着自己的阵地,绝不轻言退出。
其中包括一些地质条件差,生产成本高的小煤窑,明明只要出煤就会赔钱,但是老板还在咬紧牙关,苦苦坚持,宁肯亏损,也不停产,借钱给民工发工资,也要少量出煤,不想因为长期不生产被政府强行关闭。
对民营煤矿来说,一年赔个三二十万,根本就不算事,等到行情好,煤炭价格回暖的时候,这点钱,可能十天半月就挣回来了。
在煤炭打交道的时间长了,我发现自己的观念慢慢发生了变化,对煤炭行业之外的所有行当,兴趣越来越淡,不愿关注,也不想和人讨论。
所以当陈明华把茶杯递到我手中,笑嘻嘻地说,欢迎三老板莅临视察,您先喝口茶,然后请听近期工作汇时,我唾了他一口,回应到:“别这么酸溜溜的,要不我把自己在公司的股份转让给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