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国公当先开口。
“陛下,秦浩造出此等国之利刃,当本届金科状元,绰绰有余。”
郑国公也是这个意思,表示赞同。
而且秦浩总能带给他惊喜。
杨国公和世家官员脸色微变。
秦浩和他们可是还有很多仇怨。
哪怕目前明面上过得去,但他们心里当然不希望秦浩能成为金科状元。
这么一来,秦浩崛起的速度就会更快了。
可他们还没来得及反对,有人先开口了。
严世蕃闻言,立刻道:“陛下,此举不妥。”
“自古以来,科考并非单一考题。”
“您刚才说新型弓箭是秦浩用的新思路所写的第二份答卷。”
“这份答卷可另给奖赏,但将秦浩点为金科状元,却是对其他学子的不公。”
赵如风也跟着道:“陛下,臣赞同严首辅所言。”
“恩科仍需以公平选才为主。”
“投机取巧之法,不可取。”
其余大臣也都是这个意思。
宣德帝便也就认可了这个说法。
众多世家官员松了口气。
还好陛下没有因此点秦浩为状元。
这时候赵如风又道:“陛下,其实不妨将秦浩的卷子取来一观,若是的确出彩,那配上秦浩制造的新型弓箭,倒可成为本届状元。”
“臣附议。”
严世蕃及时跟上。
赵如风瞄了眼严世蕃。
严世蕃露出了我懂你的眼神,你不就是想提前看秦浩的卷子,其实我也想。
赵如风撇撇嘴,不再看严世蕃。
这下诸位大臣竟然出奇的都没反对。
其实是他们对秦浩这位神秘的传奇子爵,都很好奇。
也想提前一观秦浩的答卷。
宣德帝见状笑道:“任乘风,去将秦浩的答卷取来给诸位大臣传阅。”
任乘风领命而去。
贡院。
杨大人刚和一起舞弊的同伙交代好如何给秦浩的答卷做记号,秦浩的答卷就被任乘风拿走检阅。
杨大人当然不敢不给。
反正做记号也不一定非得今晚,阅卷的三天内都能做记号,也不着急。
很快,任乘风便带着卷子偷偷离开贡院。
因为任乘风的身份太高了,而且还带着陛下的令牌。
所以他带卷子离开这件事情,谁都不知道。
其中甚至包括太子都不知道。
皇宫内。
等到所有好奇的大臣看完秦浩的作答。
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秦浩是真有些万能了。
他们本以为秦浩其它事情做得好,至少科考总要有些瑕疵吧。
谁想到秦浩的文章,竟然也写得如此好。
就算历届科举状元的文章,也无非如此。
包括最后兵法题的书写,明显也有一定兵法造诣。
殊不知。
秦浩用的就是前世历届状元的文章,能不厉害么!
此刻赵如风看完后,终于有信心为秦浩站台:“陛下,秦浩文章足矣成为本科状元。”
“历届状元的文章,也无非如此。”
“不过为了公平。”
“还是要看一看其它考生文章。”
“若是有和秦浩作答水准相持平的卷子,秦浩凭借兵法题的第二份答卷的加分,自然可为状元。”
“可若是有超过秦浩作答的局卷子,再另行判断也可。”
宣德帝微微颔首:“诸位爱卿觉得呢?”
“臣等觉得赵侍中所言极是。”
诸位大臣整齐开口。
但他们说话都有气无力的。
因为秦浩的文章,真的是状元之姿。
他们挑不出任何毛病。
并且他们心里清楚,想要找出一篇比秦浩还好的文章,太难了。
就算真有,以秦浩所创造的新型弓箭,也能给他加大分,占尽优势。
所以他们都知道。
秦浩大概率是要成为金科状元了。
宣德帝龙颜大悦:“既然诸位爱卿都没意见。”
“便这般暂定。”
“任乘风,就由你去筛选更好的文章。”
“臣领命。”
“……”
次日。
***府。
秦浩虽然累,但并没有睡懒觉。
他起床就在捣鼓一个小物件。
小玉看了很久都没看懂。
但秦浩却始终很专注地用木头雕刻着奇怪的圆。
小玉就在一旁安静看着,越看越迷惑。
终于她忍不住了:“少爷,这到底是什么啊,有点丑丑的……”
秦浩闻言温和笑道:“一件很有意思的东西,可以说话哦。”
“少爷又骗我,木头怎么可能说话。”小玉嘟嘴道。
秦浩笑着不解释。
因为秦浩雕刻的是各种齿轮。
他正在制作简易的手摇留声机。
此时。
吴通来汇报。
工部尚书薛礼来访。
秦浩一听是薛礼,脸上露出喜色。
任何人来访,秦浩都能很平静。
可唯独薛礼的到来,让秦浩很开心。
因为薛礼和他才是一类人。
正好他的留声机雕刻好了,可以让薛礼一观。
薛礼激动进来。
他也掩饰不住脸上的笑容。
“秦子爵,恭喜啊。”薛礼一进来就恭贺道。
“薛大人,何喜之有?”秦浩笑问。
“昨日你的答卷,被陛下和众位大臣提前阅览,你已经是暂定的状元。”
薛礼没有丝毫隐瞒,将昨晚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秦浩心中一喜。
好好好。
没想到他留的后手,竟然还起到如此作用。
陛下和众位大臣在他考完后,便连夜阅览他的卷子。
并且这件事阅卷官们还都不知道。
那谁要诬陷他作弊,对方岂不是死定了。
谁又敢在他的卷子上做手脚。
这可真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现在他巴不得杨素心对他出手。
想想都期待呢。
然后。
秦浩询问薛礼过来的目的。
当即薛礼就将他对床弩的看法说一遍。
同时还问秦浩所写的力量加速度是什么?
秦浩一听就来了兴致,也忘记介绍留声机了,直接拿起一旁吃完饭的碗道:“薛大人,你看这是个碗”
薛礼纳闷儿,秦浩指着碗告诉他这是碗,难道他还不认识碗了?
秦浩不慌不忙讲解:“这个碗放在桌子上,不出意外,他不会掉吧?”
薛礼表情怪异,但还是配合点点头。
“可我如果推一下碗,他是不是就会掉。”
秦浩又道。
薛礼继续点头,但心里有些无语。
秦浩最后道:“我用力推碗,碗朝桌边移动的过程,就叫力量加速度。”
“也就是说,当你用外力干涉一件物体,使其运动的时候,便是在给物体施加力和速度。”
“反之我拿起碗扔出去,那需要更多的力气,所以碗飞出去的速度也会更快。”
“因此可以得知,对物体施加的力量增强,物体速度便会增加。”
“你明白了么?”
薛礼猛然就瞪大眼。
对啊。
这么浅显的道理,人人都知道。
可由秦浩说出来之后,怎么变的就不一样了。
“怎么样,是不是很有意思?”秦浩笑问。
薛礼总感觉自己明白一些什么,却又没明白。
当即他开始向秦浩请教。
秦浩很需要薛礼这样的助手,他教起来不存在任何私藏。
短短一上午,薛礼被秦浩所有的东西,刷新了世界观。
虽说秦浩教的基础力学他都没来得及去验证。
但秦浩所说的,也都是他以前看到过的现象。
就连现象这个词汇,都是秦浩教他的。
简单来说就是,事物在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所表现的外在联系性和客观形式的体现,称之为现象。
于是。
薛礼第一次知道,除了圣人之言被称之为真理外。
原来工匠也有自己的真理。
这份真理,被称之为。
科学!
可圣人的真理却没有科学。
也就是说,工匠的真理还大有发展前景。
这大大地满足了薛礼对未知的好奇心。
秦浩也答应,等到他处理完自己的事情后,带着薛礼一起研究科学。
薛礼就像是一个孩子一样,激动地点头。
后来薛礼离开时候。
整个人都是晕乎乎的。
回府的李清瑶也见到薛礼的样子。
她来找秦浩便问:“你又给薛大人灌什么迷魂汤了?”
秦浩道:“他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说了你也不懂。”
“来,让你看看我的小玩意儿。”
“什么东西。”
秦浩道:“留声机,特别好玩儿小东西,以后你说的话我就能储存起来了。”
“快让我试试一片陶瓷胚,能记录多少话。”
“……”
三天后。
京师一片热闹场景。
此次来参加科考的学子足有近千人。
这些学子分聚不同酒楼成群相聚。
张仪则邀请秦浩一起去参加才子宴。
因为是张仪邀请的。
秦浩所去的才子宴,都是比较出名的才子才去的酒楼。
其中就有青丘公子和南风公子。
这些人都在等放榜,庆祝自己金榜题名的时刻。
秦浩也仿佛受到各个学子情绪的感染。
心中莫名多了些忐忑和期待。
然而……
与此同时的另一处。
杨国公府后门。
杨素心脸上露出一抹阴冷,旋即他对身边的手下道:“做好准备,等到放榜时候,就可以开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