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了那么多的礼物,好在老妈这两天也准备了不少回礼。
比如自家的衣服啊、老庙黄金的首饰啊、一些新潮的奢侈品包包什么的。
特别是给大哥的一根老粗的金项链,让大舅立马就戴上,笑的特别开心。
而给大嫂的礼物却是老爸老妈精心挑选的。
是昨天晚上,从藏宝室里,挑选的一幅白石老人的山水。
是王鲁海某次参加拍卖,买回来的藏品。
从马诗韵这里了解到,大嫂唐静姝家,在大岛上也是不小的家族,诗书传家在当地文化界声名远播。
而大哥马正伟也是知识分子,如果都送首饰的话,有些太土了,没有心意。
于是就拿了这幅国画作为礼物,各方面都极为恰当。
果然大嫂一看到画轴眼睛就是一亮,接下来展开后,那就更是欣喜。
一边惊叹这画作的美妙,一边又是感谢妹妹妹夫的情谊。
“妹妹啊,这份大礼,实在是受之有愧啊。这个有些太贵重了吧。”
“大嫂,你们的表不是也不便宜吗?这个也算是给大哥大嫂的结婚礼物,听诗韵说你从小就喜欢这些字画。这不正好吗?”
“哈哈哈,妹妹这是有心了,我看你们中堂于老的对联,还有几幅大千、黄老的画挂着。说明你们也是很喜欢字画的,算是割爱了吧。”
“没事,家里还有不少,都是你妹夫和你外甥喜欢,陆陆续续收了很多回来。别再推辞了,收下吧。”
这样才让大嫂收下了这幅画,也看得出来大嫂极为高兴和满意。
兴致来了的大嫂,起身说道,
“妹妹妹夫,就先让他们娘俩在这里说说话吧。我们给他们留点私人空间,大家一起转转,怎么样。方便吗?”
外婆也赶紧说道:
“对对对,都杵在这里干嘛,你们该干嘛干嘛。来来来,小宝,你跟妈上楼来,到我屋子坐坐。”
之后老妈王永中带着大家和小朋友们开始转悠起来。
而几个男的,就出门坐在太阳伞下,吞云吐雾起来。
王永中也不见外,几个房间都参观了一下,这次三个客房都准备了妥当给三个姐姐住,王永中的房间给了大舅大舅妈住。王永中又苦逼的住到了书房里,而四姐和四姐夫就主动选择了影音室睡那两张大沙发,也不错。
众人对于如此豪奢的装修,还有顶级的影音设备叹为观止。
而懂得传统艺术的大嫂,到处可见的一些名人字画也感到吃惊。
“永中啊,你和你爸是不是淘弄了不少字画吧。我今天算是大开眼界啊。待会让我好好的一个人细细的欣赏一会。”
“大舅妈,待会我带你去地下室的藏宝室去看,里面还有不少呢。”
这回大舅妈算是彻底被惊到了,居然还有独立的收藏室。
这家人家看来不得了啊,又是豪宅又是豪车的,就已经觉得不简单了。
谁知道还有那么多藏品,那说明底蕴是更不简单啊。
当初稍有的一些对于大陆穷亲戚的偏见,那是彻底没有了,更多的一种敬重和仰视感渐渐浮现。
兜了一圈回到一楼,两个小朋友早就忍不住,也不管大太阳的照射,问这个新舅舅拿了个足球,就冲到草坪上去撒欢了。
而舅妈不愧是书香门第出身,在看到如此豪华的琴房之后,忍不住坐下来弹奏了起来。
一曲脍炙人口的《土耳其进行曲》,既活泼又流畅,至少技法上非常不错。
而几位姐姐在妈妈的教导下,多多少少的也会一些。
轮流秀了一段,水平嘛也就马马虎虎,自娱自乐的水平。
“小妹啊,这琴真不错啊。还是两台,你们都会弹吧。”
“大嫂,我不行,只是学了下和弦用来弹唱。儿子来,给大家来一首。”
王永中当初那种被支配的尴尬感再一次浮现,当初的“儿子给大家背一首唐诗。”的血泪史历历在目啊。
无奈之下,一首《降e大调夜曲》,在王永中的深情演绎下,算是来了个技惊四座吧。
算是让港城的亲戚对大陆的素质教育刮目相看了一些。
午饭是来不及做了,老妈打发儿子去王家沙买了馄饨半成品回来,自己家里对付着就解决了午饭。
下午小舅一家和大姨小姨一家都来了,终于马家的所有亲戚神奇般的聚齐了。
前年说到的新的全家福终于可以再拍了。
小舅大姨和小姨刚到的时候,见到硬生生多出一个大哥,还有多出四个侄女,三个孙辈,都有些不可思议的感觉。
因为是临时被叫来见面的,所以也没准备什么礼物。
当每个人都拿到大哥大嫂的礼物之后,就有些不好意思。
还好王永中机灵,带着小舅和阿姨们,去了储藏室。
在里面找了一些陈年酒、首饰、人参什么的作为回礼。
而且最让他们感到别扭的就是,原本以为是自己的同父同母的亲大姐,也变成了同母异父的姐姐。
不过毕竟是三十多年四十年的感情了,同不同父也没什么所谓,不影响任何感情。
而马家的两个男人这次相见,显得特别的亲热。
“小弟,感谢你那么多年细心照顾姆妈了。哥哥不在姆妈身边,家里就你一个男人,太感谢你了。”
“大哥啊,这有什么好谢的,这也是我的姆妈呀。倒是苦了你了,才十岁就不在妈的身边。”
两个大男人有说不完的话似的,直到太阳有些偏西,室外的光线柔和了起来,这才被王永中叫去拍照。
第一排c位是老太太,左边大舅大舅妈,老妈老爸,大姨大姨夫,右边就是小舅小舅妈大表弟,小姨。
新的小姨夫,好像还没上门,婚事还没提上日程。
后排就是王永中中间两边四个姐姐姐夫最两边就是表弟表妹。
第三代统统坐在老太太前的草地上。
苏哈中画幅再一次上场,整整拍了两卷24张照片这才保险。就是苦了王永中一次次的跑来跑去按快门了。
晚饭这次终于又拿出传统手段,分了大小桌。而且这次的主厨变成了外婆亲自掌勺。
前前后后烧了七八个,甬州特色的拿手菜。
目鱼蛋蒸肉糜,家烧大白鲳、熏鱼、雪菜大黄鱼等当地特色菜。
而吃到家乡妈妈味道的大舅,一边吃一边哭,一边哭一边说着怎么好吃怎么好吃,当年是怎么烧的小时候是多爱吃。
这些外婆的拿手菜王永中也是近十年没有吃到了,但是刚下了几筷子,就被老娘瞪了一眼,结果只能收敛下来,让给大舅以解思乡之苦。
老爸也大气的拿出了两瓶,家里收藏的70年代的茅子,让大家彻底的兴奋了起来。
“大妹夫啊,我不是说你的酒不好喝啊,我是想说,我小时候就喜欢偷偷的喝我阿爸的同山烧。哈哈哈,他那个时候还不信我会喝酒,总是觉得自己的就少了,是被厨娘拿去当料酒烧菜用掉了。那个酒的味道啊,我是至今忘不了啊。”
老爸也不介意,笑着说道:
“我懂我懂,我也偷喝我爸的。那是有偷喝这个动作的加成,所以酒特别好喝。我爸喜欢喝汾酒,那是我也是十几岁,就觉得太好喝了。后来成年了自己去买了喝甚至买四五十年代的陈年汾酒,喝起来也没有以前偷偷的喝的好喝。哈哈哈。”
说完全场懂酒的爷们都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