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年,秋,七月。
唐显所知道的历史中的事件依旧发生了,足以证明他现在对于整个三国时期的影响不大,问题不大。
兖州东郡太守,王肱,被黑山贼打成了大傻批一般的状态,残血。
东郡危在旦夕。
大营。
“袁绍那边来了消息了,只要拿下东郡,击败黑山贼,袁绍会上书天子,请来东郡太守的位置。”曹操看着手中的信书笑道,虽然只是借袁绍之手来达成目的,但,多少有些恶心。
幸好,曹操不是置气的主儿,这就很好。
东郡,曹操集团的兖州大本营,第一块版图即将到手!
“王肱那位东郡郡守扛不住了,呵呵。”
曹操嗤笑了一声,看向下面所列文武。
“主公,不知白绕所部守城多少兵马?”荀彧还是很稳妥的性子,当即起身拱手行礼问道。
“据袁绍,王肱以及我部流星马查探,人马近两万分散于东郡各处,但,治所濮阳约有一万人马。我欲率军直扑濮阳,拿下濮阳之后再分兵围猎其他小股游散黑山贼,不知诸位有何以教我?”
曹操心态也是稳定的一批,虽然自己定下来计划,但并没有孤注一掷的意思,反而是看向了自家三位军师。
嗯,蔡邕目前不算军师了,他会带兵留守荥阳,做好镇守以及粮草供应一事,只待拿下东郡之后再起兵前去会合。
唐显对于必胜的这场战斗没有任何的意见,按照历史走向,曹操必定胜利,并且当时曹操的兵力可不如现在充实啊!
哪怕留守一万兵马在荥阳,剩下的两万五千步卒加上虎豹骑也能在东郡横行了,有啥可担心的?无非就是攻城罢了。
三位军师对视一眼,皆是沉默,因为,三人对于自家的兵马很有逼数,不可能输。
“哈哈,好!子龙典韦,元让妙才,曼成子和点齐兵马,即刻出征!”
所点名将军纷纷出列,披甲行礼,“喏!”
天知道他们准备了多久,手底下那群狼崽子们一个个的早就把獠牙磨的锃亮了,就等着今天呢!
“曼成等人,留守荥阳!”
“喏!”
说实话,刚刚随军出征的将领已经足够多的了,留守的这些将军们,怎么说呢?去了怕是也喝不上什么汤汤水水的,还不如守城呢。
毕竟,以后的战事还多的很,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
营帐内的大部分人瞬间散去,留下曹操和三位随军军师。
蔡邕也跟着出去了,他还得守好大后方呢。
“求臻志才文若,你们随军吧!”曹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看向自家三位军师,这可都是宝贝,务必带上!
途中万一有些什么突发情况,也好应对。
“喏!”*3。
三人齐齐应诺,然后离开大帐前去准备,至于准备工作,也很简单。
骑马就行了,哪怕是身子骨最弱的戏志才,结婚之后也被甄姜调养的健健康康,脸上常年可见的苍白已然消失变成红润之色,骑马而已,没什么问题。
再加上第一次跟唐显喝酒,成功被喝伤了之后,戏志才的饮酒频率便急速下降,然后结婚,婚后更是滴酒不沾,看样子,不会英年早逝了。
也算是他唐显来到后挽救的第一位意难平了。
不多时,出征的兵马便已经备齐在荥阳城外,等候着他们各自的将领,与其他势力的兵马不同,曹营麾下兵卒,眼中并无怯懦,却是眼中带着炙热之色。
家人已经安顿好,曹营管吃管住管工资,他们只需在乱世中以命相搏,搏出一个大好前程即可!
乱世人命如同草芥,他们能在曹营麾下已经实属幸运了。
“嘶,不是,求臻,你骑马也就算了,怎么还带着环首刀?”戏志才眼角跳了跳,又看向自身的佩剑发出疑问。
荀彧也是一样的动作,他也很好奇。
这环首刀与剑不同,一眼看去,杀机凛然!
环首刀在西汉中期开始普及使用、彻底取代长剑是在东汉。三国时期,士兵几乎人手一把环首刀,环首刀成为了衡量军力的重要指标。南朝梁陶弘景在《刀剑录》中描述,孙权在黄武五年(226年)造剑十口、刀万口,从这可看出,剑在这时已成为礼仪性兵器,而刀则为军队将士实战的兵器。
比如荀彧戏志才所佩长剑,已然属于一种礼仪性的兵器,嗯,可以理解的配饰。
“嘿嘿,真上了战场,还得是这宝贝啊!”唐显咧嘴笑了笑,拍了拍自己腰间的环首刀,安全感十足。
并且,他这把刀还是曹操专门命人打造的,身为曹营中最特殊的那一名谋士,善拳脚武器,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刀一体锻造,环首内刻画有精美龙雀类图案,所谓“龙雀大环”。
荀彧戏志才只见过唐显打拳,没见过他翻墙,更没见过他练习兵器,但依旧被唐显小小的震撼了一把。
曹操拍马来到三人中间一乐,不用问他都知道两位正经的军师在惊叹于某位奇葩军师的武器。
“出发!”
两万余人马,浩浩荡荡的分批次离开荥阳,直扑东郡!
——
中军营帐。
曹操带着军师还有武将正在点灯看着地图。
“明日一早,便可到达濮阳,我们来的这一路上,一共扑杀掉了三股黑山贼势力,约莫2000人左右,但没有这东郡治所濮阳城内的贼军,全是些散兵,相信濮阳城内白饶也已经得到了消息,正等着咱们过去呢,呵呵。”
“于毒,眭固二部还在抄掠魏郡,并且根据线报,俩人暂无支援白饶打算,但我们也不能放慢脚步,明日一到,安排好营寨修建,即刻攻城!”曹操双目中燃烧着火焰,死死的盯着地图上的濮阳。
这将是他的第一战,也是关系到曹营日后根据地的一战,绝对不能失败!
不但不能失败,还要拿下的快,拿下的漂亮!以磅礴大势打下濮阳,在这东汉末年,站稳脚跟!
“喏!”